打开

面向未来培育教师 复旦大学启动“国优计划”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戴晶磊

2024-04-05 09:20

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作为首批试点的30所高校之一,本周,复旦大学正式启动“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



师范类院校历来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国优计划”为何要打破传统,支持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呢?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由一流大学承担部分中小学教师骨干的培养输送任务,可以更好地将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等内容融入基础教育,是师范教育的有益补充。那么,复旦将如何面向未来,培养中小学教师呢?


2023年秋季起,复旦先行从优势学科院系: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等6个院系开展试点,首批录取53名推免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占比98%;从9个院系和科研机构二次遴选录取20名在读研究生,首批录取优秀生源共计73名,在试点高校中名列前茅。


聚焦“教师胜任力”,复旦提出“国优计划”培养目标,即为国家培养师德高尚、学识博通、专业精深、钟情教育事业、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把“国优计划”的研究生培养作为学校探索学科交叉协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试点,复旦开展了系统的设计和培养创新;包括建设指向未来教师胜任力提升的课程体系,为“迁移而教”的教学方式,致力于“无缝衔接”的职业准备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学生可以通过以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未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真实情景中运用科学思维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内组织的教学设计比赛,以赛促学,引导未来教师自主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此外,学校还要求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必须完成一门相关学科大学本科课程的助教工作,同时也需在基础教育名校进行一学期以上的教学实践,期间实行双导师制。


下一步,学校将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区教育局开展合作,探索建立“国优计划”研究生订单式培养制度,共同探索高校与区域共同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从而为构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学校也将探索建设“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为基础教育的科学教育的课程开发、教学创新和评价改革提供扎实基础。同时,将这些成果辐射基础教育学校和教师学习,为创设一个更好的科学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生态提供“复旦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启动仪式上,人民教育家、复旦大学教育系51届校友于漪先生也发来视频致辞,共话教师使命与担当。如今已是鲐背之年的她躬身在教育第一线。以个人经历,她寄语“国优计划”入选研究生:“一个人狭小的心灵装进了学生、教育,装进了国家、民族,装进了世界,就有了一个宏大的宇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面对‘卡脖子’等技术困境,高质量的理科教师,对此要有切肤之痛,要继承和弘扬前辈科学家的赤诚报国精神。”

编辑: 戴晶磊
责编: 师玉诚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