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武夷路汤山村往事

旧时光里的上海滩

邱力立

2024-03-08 17:48

位于武夷路466弄的汤山村是一片以西班牙建筑风格为主的联立式花园住宅群,整条弄堂以“T”字型布局,共有三排房屋组成,最后一排房屋全部连为一体,与前两排在结构上稍有差异。如今的汤山村虽经岁月洗礼后已略显陈旧但却也依稀可见往日风貌,漫步于弄内,那连绵起伏的红瓦屋面,那造型别致的铸铁护栏,那典雅美观的水泥拉毛等映入眼帘后让人顿生流连忘返浮想联翩之感。



这是一片“身世”扑朔迷离的住宅群,有关于它的“出生”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目前较为流行于网络上的“建造于20世纪10年代”,尽管弄内的老住户在与笔者的交流中也持这种观点,但笔者始终没有找到可以支撑这种说法较为有力的证据;另一种说法笔者见于长宁区地名委员会、长宁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编《西区纪事—长宁地名寻踪》一书,据该书中所述“汤山村,1930年建造,为美商电力公司中外高级职员居住”。


有关这两种说法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理由有三:


1、结合与笔者交流的汤山村老住户所述:汤山村的每栋住宅内建造考究设施齐全,除了标配柚木地板和铁艺钢窗外,在1949年前每层楼内就已配有卫生设施(除底楼为不带浴缸的小卫生间以外,其余楼层都配有带浴缸的大卫生间,且洗浴时最初都可用“炮仗炉子”提供热水)、大多房间也内都配有壁炉和热水汀,这类配置如果按照近代上海建筑发展史的角度去分析应该至少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的“新式里弄”住宅中才有的,所以如果从建筑专业角度去解读的话“汤山村20世纪10年代建造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2、结合武夷路辟筑的历史来看,这条马路始筑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如《西区纪事—长宁地名寻踪》一书中所述“该道路建成后成为中外房地产商争相投资购地建房的区域”,正所谓先有路才会有成片规划的建房,这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很难想象汤山村是在这条道路辟筑前就已经建造好的。


3、结合汤山村原业主美商电力公司的历史来看,这家公司是在1929年通过收购工部局电力处及其下属企业才“诞生”的,如果说汤山村是20世纪10年代建造的话,那和原业主的历史也就存在有矛盾了,故笔者还是赞同《西区纪事—长宁地名寻踪》一书中“汤山村1930年建造”的说法。



尽管书中有记载着汤山村早先与美商电力公司的关联,但如今在这片住宅区中我们已经很难寻觅到有关该公司中外高级职员居住过的“痕迹”了,据与笔者交流的汤山村老住户口述“这片房子原来住的多是德国人,德国人走后很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华人纷纷顶入(顶房子是旧上海比较常见的一种房屋交易方式,一般入住者会采用支付金条给业主<也就是大房东>等方式获得对于某处房产相对较长时期的使用权,在这段时期内业主一般也无权让入住者搬离,如果这些顶房入住者再将房子转租于他人,那这些入住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二房东”),在这些华人中老住户记得有银行襄理、橡胶厂老板等,他们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上称不上名人,但却也都是些颇有家底的人家。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位老住户所讲述的内容应该就是从“二战到解放”的这个时间段,因二战中德国与日本为“同盟”的关系,故而导致汤山村中曾经一度居住过许多德国人,而原先那些与美商电力公司有关的人员则在之前就被“请出”了汤山村。二战结束德国战败后,德国人照例大多“打道回府”,从而这些房子才又更换了新的华人住户直到解放,而在这批华人住户中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船王”包玉刚。


包玉刚于1918年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曾就读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现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的他在1937年“初入职场”后并未立刻选择涉足“航运”而是在“金融领域”搏杀了近十年,这段时期虽不长,但包玉刚凭借着他的努力与才华在这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便从普通职员晋升到了副总经理的职位,可谓初露锋芒年少得志,他入住进汤山村2号的时间也大约就是在这十年的末段,没过几年后包玉刚离沪移居香港(他在汤山村2号的房子转给了永乐织布厂的经理唐元杰,听老住户讲这位唐经理有一个儿子后来在同仁医院当外科医生),从此拉开了他“世界船王”的序幕。


1978年当中华大地沐浴着改革春风的同时包玉刚的海上事业也迎来了巅峰,自从他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有了初次会面后,这位伟人政治魄力和人格魅力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两人经常见面,包玉刚也为改革开放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除了包玉刚外,听汤山村的老住户讲姚慕双周柏春两位滑稽大师也曾在这里“频频现身”,当然两位大师并非居住于此,而是来这里走访亲戚的,他们的一位亲戚曾居住于此。正因为这样,对于大多人而言只能在剧场或银屏中看到的两位大师在汤山村这里却时常能与居民们“零距离接触”,遥想当年两位大师的到来也一定会给汤山村带来许多欢声笑语。


姚慕双周柏春并非两位大师的本名,这两个名字的由来各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姚慕双,原名姚锡祺,祖籍浙江宁波,幼时家境殷实,家道中落后由于自身喜好等原因开始逐步在滑稽界崭露头角,后来姚老师因师承当时的滑稽名家何双呆故改名姚慕双,有取“仰慕老师何双呆”之意。周柏春与姚慕双是同胞兄弟,原名姚振民,后来因姚慕双在电台演出时需要搭档从而组成“兄弟档”,因以前唱滑稽戏是会被别人看不起的,若兄弟俩都唱滑稽戏总会觉得有点难为情,所以姚振民在与哥哥搭档后决定改名换姓,跟母亲姓周,本来预改名叫‘周柏荫’,有取‘门前大树可遮荫“之意,但是在第二天兄弟俩首次搭档演出的时候姚慕双一心想着祝福父母长寿时要叫“松柏长春”,故误将弟弟的名字说成了“周柏春”,就这样姚慕双与周柏春的名字开始红遍上海。



因姚慕双与周柏春自身在从事滑稽事业之前都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故而在他们的滑稽表演中除了诙谐幽默外更多了一份清新脱俗,他们的《宁波音乐家》、《英语翻译》等节目类型均是在当时的滑稽领域内前所未有的。在姚周两位大师的努力下滑稽戏的受众层面变得更加广泛,在他们培养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双字辈“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均成为了滑稽领域的中坚力量,姚慕双自己的儿子姚祺儿老师也子承父业,成为了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中闻名遐迩的“杜佬倌”。



这就是上海弄堂的魅力,每每走入其中总会有那些令你意想不到的名人名事从你的身边擦肩而过,在这里你能追寻到城市历史的肌理,也能寻访到各界名人的足迹,更能品味到海派生活的真谛,走入一片弄堂,停下你平日里匆忙的脚步,与老弄堂里的阿姨爷叔聊聊过去,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并品读这一切,相信你也会在其中有更多新的发现与感悟。


-END-


本文亦发布于“王阳明66 说上海”微信公众号。集笔者“数年走访收集总结之精华”的《觅.境—上海滩二十四小时》已与广大读者见面,现已在各大网店有售,大家如感兴趣可以关注,如需笔者的“签名本”也可在“王阳明66 说上海”公众号中进行留言。

编辑: 李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