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肥胖成为肾脏病隐形杀手 世界肾脏日首提肥胖与肾病关系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葛孝兰
2017-03-09 11:47
今年“世界肾脏日”及第四届“上海肾脏周”的主题是:肾脏疾病与肥胖,将肥胖这一肾病隐形杀手对外公布。据仁济医院肾脏内科科主任倪兆慧教授介绍,肥胖患者往往合并多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都可以加重肾脏的损伤。因此肾脏病与肥胖密切相关。体型偏胖,尤其是明确的肥胖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定期体检,筛查肾脏病。
肥胖患者如何发现隐匿性的肾脏病呢?首先应该定期体检。尤其是超重或肥胖患者,已经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各种药物的患者,有肾脏病家族史者,都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筛查肾脏相关指标,如尿常规、尿系列微量蛋白、肾脏影像学检查、肾功能等。
对于肥胖相关肾脏病来说,检查尿液白蛋白/肌酐比值十分重要。肾病相关指标众多,一份尿常规里可能就有十几个项目,有些指标又常常不敏感,比如血清肌酐,往往要到肾脏功能丧失一半时,血清肌酐才会超过正常参考值,有时候连非肾脏专科的医生也被迷惑了。一份被错误解读的体检报告,比不体检危害可能还大,因为它反而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使患者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眼睑、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加深,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尿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等症状都应尽早去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排查肾脏疾病,避免延误病情。对于有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史的人群最好进行肾功能及血压的终身随访。此外,还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有助于提高人群对慢性肾脏病的预防。
那么究竟何为肥胖呢? 体重指数(BMI)值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估方法,BMI值的算法为: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比如某人的身高1.6米,体重为55公斤,那么BMI值为:55/(1.6*1.6)=21.5,BMI值小于18.5为偏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大于28就属于肥胖了。
肥胖人群新发肾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比例比一般人群高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肥胖人群出现新发肾病的比例,以及发生尿毒症的比例,都比一般人群高。即使已经开始透析的肥胖患者,其残余肾功能丧失的速度也比正常体型者更快。肥胖人群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比例也比一般人群高,而有过急性肾损伤经历的患者,以后发生慢性肾病的机会也是增加的。肥胖会使肾脏的工作负荷增高,肾小球时刻处于高滤过、高灌注状态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长此以往肾脏就会不堪重负。
单纯由肥胖导致的慢性肾病,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单纯的肥胖相关性肾病在减重后可以得到缓解。在肥胖人群中,尤其是腹型肥胖人群中,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和肾结石等合并症的发病率都比一般人群高,这些合并症都引起肾脏损伤和纤维化,导致慢性肾脏病。肥胖合并的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肾结石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有些肥胖患者通过药物减肥。如果在药物品种、剂量、疗程等方面选择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药物肾损害。比如痛风发作或骨关节炎疼痛时,患者常需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而这类药物容易引起肾损害。又比如,近年来已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中草药肾病”,最早就是在一群应用中药减肥的患者中发现的。肥胖相关性肾病确诊后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以阻止或延缓肾脏病进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该减轻体重:肥胖是该病之源,所以减肥是治疗的重中之重。肥胖患者应该提倡低热量低脂饮食、加强有氧运动。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科学饮食和运动方案,持之以恒,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长期预后。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度肥胖患者在权衡利弊后可考虑药物、减重手术治疗。其次是合理用药,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患者在减重的同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纠正胰岛素抵抗,纠正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以达到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的目的。其他治疗包括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凝状态等。
对于体型偏胖但尚未确诊为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人群,则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并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以防患于未然。减肥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葛孝兰 编辑:余寒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