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4″
时讯

视频 | 扫码扫掉抢救黄金时间 AED使用岂可设“门槛”?海口一汽车站AED需扫码使用引争议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4-09-13 13:51

近日,一条关于海口汽车西站有人晕倒并成功获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而视频中提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需要扫码才能使用的问题,更是掀起一波讨论的热潮。不少人留言说:“扫个二维码,黄金急救时间就过了。”


发布视频的网友表示,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突然晕倒,就想用附近一台AED对其进行急救,却发现AED外箱上写着“微信扫码,打开柜门”。由于当时台风过境网络信号不佳,他迟迟无法扫开外箱取出AED,好在最后突发疾病男子接受人工心肺复苏被抢救回来。




海口市卫健委应急办工作人员表示,AED设备统一由市急救中心管理,外柜侧面有安全锤,紧急情况下可以砸开柜门取出使用。


运维公司表示,他们已提前检测到漏洞并且上报到海口市卫健委,将会对这些AED外箱进行更换。



“扫码开门取AED”的现象并不是个例。2022年5月,杭州某区发现,虽然辖区里大部分公共场所基本覆盖了AED设备,但取用方式是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并注册APP,还有一些设备箱直接标注说,只有具备AED使用资质的人员才能打开。此外,用于紧急开箱的安全锤存放位置也不显眼。问题曝光后,虽然得到了整改,但作为“急救神器”,AED面临的投放、推广、管理难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购买一台AED设备需要花费2-3万元,检修和维护成本也不低,而由于缺乏普及培训,AED设施还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不会用,也不敢用。



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即使不是专业人员也能使用,给予患者电击除颤,帮助心肺复苏。



据统计,出现突发性心脏骤停症状的前4分钟被称作“黄金4分钟”,生存率以分钟为单位递减:每拖延1分钟,生存率降低7%-10%,10多分钟后,生存率近于零。如果身边正好有AED设备且能够使用,将会极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早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就印发通知明确规定,要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做到显眼、不扫码、不上锁,方便公众寻找取用,避免错失抢救时间。根据上述通知,各地也进一步细化了AED使用及安装的规范,例如广州市卫健委今年要求,AED应配保护外箱或机柜,但要方便快捷开启,不得上锁、不采用扫码开启。


编辑: 张博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