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戏剧”!未来艺术长什么样?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刘逸然
2024-05-12 18:01
昨天下午,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围绕“戏剧与城市”主题,聚焦“智能时代的戏剧艺术:创新与融合”时代话题,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戏剧研讨活动。戏剧艺术家、科技创新者、学术研究者以及文化产业决策者、上海戏剧学院师生、媒体代表等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戏剧艺术在继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创新高地的地位。
这次研讨以戏剧和人工智能为主题。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认为,艺术与科技本质上相通,核心都是创新,超越他人、做他人未做的事。未来戏剧的形态和特质,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走向理性,戏剧发展史大多没有脱离情感范围的控制,而当今戏剧的新面貌明显走向了更高的理性,比如罗伯特·勒帕吉的《887》基本脱离了传统的典型人物、行动与冲突等形式;
二是走向综合,尽管戏剧作为综合艺术已是常识,但主要指舞台、美术、灯光、化妆、服装等方面的综合,而这里说的“综合”是超越了传统戏剧形式,是不固定、没有统一、难以定义的独创形式;
三是走向技术,像罗伯特·威尔逊、蔡国强这些艺术家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未来的戏剧需要形成完全融合的技术团队。新的艺术创造需要有新的审美、新的观念,我们应鼓励创新,让年轻人敢于想象、放大自己的想象。
而在戏剧与人工智能强化联动、促进消费方面,嘉宾们也各抒己见。卢瓦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礼发言中表示,曾在上海热展的《消失的法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带入新的方向,提供了新场景、新消费、新形式,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项目的主办方,将艺术、科技、人文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满足了市场对于新型文旅的巨大需求,拉动、促进了附近商圈的文旅和大消费。
先壤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虚拟制作导演何川首先介绍了数字人/虚拟人的三种类型,即卡通形象、美型形象、超写实形象。先壤在影视广告等娱乐行业充分应用、创造了众多虚拟形象,包括腾讯QQ炫舞虚拟代言人星瞳、浙江卫视宋韵文化代言人谷小雨、新疆旅游形象大使昆仑羲等。相比真人演员,数字虚拟人外形定制化高、综合实力强、IP权益明晰,而且“永不塌房”。但由于缺乏实时性、一致性、不懂表演,目前AI还难以快速服务舞台表演,仍需今后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何晗指出,中国传统戏曲在发展进程中,从来不拒绝新技术与新媒介的参与,以及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碰撞与互鉴,并且以包容的心态将其容纳进艺术创作、传播、传承的各个环节之中。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戏曲的关键,在于充分尊重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的抒情性、写意性与虚拟性等艺术特点;将重点放在通过技术手段,助力传播,实现交互性、具身化的情感体验,最终达成有效的共情传播。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陈军在研讨总结时谈到,人工智能介入当下社会生活的话题已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未来已来,我们不能无视或回避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是要适应它、研究它、运用它、引领它,让AI技术成为促进戏剧艺术发展与进步的新质生产力。
编辑: | 刘逸然 |
通讯员: | 陈孝明(论坛摄影) |
责编: | 李吟涛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