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视频 | 从“群租”到“一张床”的距离如何缩短?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彭菁菁 陆熠

2024-06-20 09:38

有市民向我们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出现了外卖员宿舍,居住人数明显构成群租。而此前,上海已经在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中新增“一张床”模式,主要面向快递外卖、保安保洁、建筑工人等一线劳动者提供床位租赁。那么,这些外卖员为什么不选择政府提供的正规“一张床”,而是选择小区群租呢?



徐汇漕河泾的三江小区里,一间不足60平米的一室一厅里摆满了高低床、折叠床,总共有十张床位。自称“管理员”的男子说,这是众包公司给站点的外卖骑手们安排的“员工宿舍”:“公司直接和二房东对接的,房租九千多,我们这里平均每个人扣一千多房租,挺贵的,公司肯定想住得越多越好。”


接到居民投诉后,属地执法部门上门认定存在群租情况,要求立即整改。几天后,高低床已经不见,但还有外卖员没找到住处。“我是刚来一个月,其实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搬到哪里。”“都搬了好几回了,这个宿舍我来之前就有的,我们都被卖了好几回了。”


这正是活跃在市区的不少外卖员的居住现状,中心城区居住成本高,找居民区普通住宅改“群租”变宿舍,成了不少外包公司的常见操作。外卖员小杨入住的公司“宿舍”,同样也在一个居民小区里,两室户里满满当当安置了十三个床位。小杨称自己“当时看到时整个人都傻了,这个宿舍最多的时候有十二个人。”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上海从2020年就开始探索保障房的“一张床”模式,来为这些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者解决住房难题,为什么这些外包网点仍然选择在居民区里搞群租呢?


“管理员”坦言:“一张床我们看不到,他们也不推广,公寓不行,住的人太少了,你想,房东给二房东将近八千,二房东给公司将近就九千,公司肯定要赚点,我们没有住房资源住房,现在全靠二房东。”


2023年,上海筹措供应的“一张床”数量为1.1万张,提供给多个行业的一线劳动者,然而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仅外卖员数量就超过15万人,供需数量并不匹配,这也使得企业在分配少量的一张床时“精挑细选”。



在这张去年11月的“骑手新家”招租启示上,床位租金在500-900元,但数量仅有98套,300张床位,要申请的外卖员需要符合一系列条件。“像平时的跑单量,每天的在线时长,还有日常的一些服务质量,因为申请流程应该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很多人都已经放弃了,我们基本上都是离跑单区就近的一些区域找住的地方,那边也确实太远。”


目前多个区的“一张床”项目,基本只针对企业签约,不向个人开放申请,不少项目的位置,还远离核心区。于是,为了省钱,在市区住群租,就成了不少一线外卖员不得已的首选。那么,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还有没有可能腾挪出更多的“一张床”呢?


上海市政协委员邵楠认为:“商办两用的房子,把具备改造条件的这部分拿出来,能够去改造成可供新时代建设者居住的种一张床的项目。”



静安胶州路昌平路的这处商办用房三楼,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处“新时代城市建设管理者之家”,总共136个床位,目前已入住了一批环卫工人。其余的床位,后续将以500元/张的价格向基层劳动者出租。又住在这里的环卫工人表示:“回来就像家一样,之前挣个5000块钱,起码要花个2000租房。”


这处房屋资源,此前由一家企业租赁,由于经营不善退租而空置;静安房管局则了解到,辖区内有环卫企业正因员工住宿问题犯愁,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盘活存量。目前,静安区已经走通了相关流程,指引企业着手盘活改造存量资源。



静安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方面表示:“会去引导和让企业存量资源,比如说一些闲置的厂房,一些出租率不高的商办来进行改建,完成竣工验收以后,我们再次召集12个部门上门现场验收,达标后会发一个正式的认定。”



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海荣也表示:“再有闲置的房子,我们企业愿意出资一起来建职工之家。”


中心城区建设空间有限,盘活既有房源,正是中心城区探索“一张床”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激活“存量”,让更多基层劳动者有安居之处,更好的匹配供需,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少居民区里的群租矛盾。



从目前情况来看,上海正在抓紧张罗的“一张床”数量,目前还无法满足海量一线劳动者们的需求,需要继续因地制宜、就地挖潜、走通流程、按需改造,根据实际需求来精准匹配“一张床”项目的位置、数量等,尽可能为更多基层劳动者们提供居住便利,这样也能反过来,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小区群租问题反复整治反复回潮的难题。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王岑峰
摄像: 李刚 孙翱 高原
责编: 李吟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