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探访之旅,00后不一样的思政课

时讯

话匣子 作者《教子有方》

2019-07-01 23:19

捕捉细节,见微知著,让00后换个角度看上海


“原来每次坐地铁都会路过淞沪铁路江湾车站旧址!”


“以前只知道聂耳是国歌的作曲者,没想到在他短暂的生命中,还有这么多反映中国人民苦难的作品,我对聂耳更崇敬了!”


“我家与上海大厦只有一路之隔,最近查资料才知道它的原名是百老汇大厦,还在影像档案中看到了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在这里接待外宾的历史画面……”


6月28日,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精心策划的“‘虹’色记忆——探访之旅”第三季“回响篇”启动。中小学生们将在暑假期间探访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大厦、邮政大楼、提篮桥监狱,并将历史浓缩为3分钟短音频,反映出地标建筑背后的城市文化。


第三季启动仪式现场


在整个探访之旅中,参与活动的00后们往往选择从历史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地揭示采访对象的历史意义。从第一季、第二季学员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生动的认识,对于“上海为何是今日之上海”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例如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学生们不再是走马观花式地参观,而是会追问“为什么可以三人成支部”、“这对现在发展到九千万共产党员有何深远影响”等具体问题。


2018年6月23日,第一季启动仪式现场


如何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虹’色记忆——探访之旅”已开展到第三季,三季主题各异,但核心都是触摸真实历史,在一堂堂鲜活的思政课中,重启对上海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丰富认知。后续,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挖掘虹口区更多的文化资源,发掘其中的历史和当代角度,把这堂“00后不一样的思政课”中优秀的“上海样本”,及可复制经验进行融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谱写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行走虹口,重温初心,给00后上不一样的思政课堂


今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虹口区有“文化三地”称号,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区内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多达283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走向壮大,新中国从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


2018年6月23日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携手《教子有方》节目,打造“‘虹’色记忆——探访之旅”项目,在全区范围选拔三十名学生,探访区内红色遗址遗迹,并将其背后的故事通过短音频的形式呈现在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节目中。透过探访之旅,青少年能够知晓我们的祖国从何而来、为何出发,从而在他们心中根植红色基因、积蓄前行力量。


第一季“建筑篇”活动期间,中小学生们兵分六路,走访了了鲁迅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淞沪铁路江湾车站旧址、白马咖啡馆、左联纪念馆和上海戏剧学院旧址,发掘其中的历史故事。


第一季活动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讲授音频制作现场


第二季“人物篇”于2019年1月20日启动,学生们又将历史的镜头转向聂耳等革命先辈,通过实地探访名人故居、查找珍贵史料,重温历史名人当年入党的初心、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第三季“回响篇”则聚焦虹口区的历史地标,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大厦、邮政大楼、提篮桥监狱,挖掘20世纪以来,虹口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开营式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播们还朗诵了抗战家书、精彩演绎了情景党课——“李白夫妇”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为革命奉献一切的伟大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在他们心头升腾起红色情愫。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播深情朗诵抗战家书


在行走中,在追问中,在求索中,00后对上海的城市历史乃至中国的现当代史都有了跳出课本的越级认知,也更加认识到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