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视频 | RCEP有哪些特别的意义?美国对华贸易战更难打!

这就是中国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2-01 10:51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签约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也由此诞生。这不仅是非常重大的一个经贸关系变化,同时也将会带来非常深刻的世界格局变化。在11月30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就“RCEP:世界向东方倾斜”展开了演讲与讨论。



RCEP有哪些特别的意义?首先就是,它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协议的核心就是削减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统一区域内的经贸规则、推动亚太经济的一体化。所有成员国都承诺,通过要么是立即降税、要么在10年内逐步降税的方法,最终实现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在贸易中零关税。现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特别是中日韩之间和中澳新之间,降低关税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总体上都是有利的,这个区域终将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资源、商品、服务、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区域内将更加便利地流动,经济活力将更加强大。相对于区域外来说,它将更有竞争力,特别是这个区域里边的制造业,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中国制造业本身就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于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韩国的芯片、日本的汽车、马来西亚的橡胶、新加坡的转口贸易、泰国的旅游、菲律宾的水果、越南的低端制造业产品、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煤炭等都会变得更加便宜。



第二,美国对华贸易战将更加难打,美国对中国经济制裁能力将进一步被削弱。有了RCEP,中国经济战略的回旋空间更大。RCEP是一个22亿人口的市场,比美国3.3亿人口市场大很多。美国市场除了极少数产品不能替代,多数都可以被替代,美国企业也可能更不愿意迁回美国,因为这里将是世界最大的一个统一的市场。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贸易战和各种制裁还能发挥多少作用呢?其实,特朗普政府发起对华贸易战已经打了两年,结果是凄凄惨惨。不久前,前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说,特朗普上任后宣布,他将结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2019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还是有3460亿美元,与2016年的赤字大致相当,也就是说即使在疫情暴发之前,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也没有减少。到今年8月,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了20%,现在又有了RCEP,美国将更加没有能力发动对华贸易战了。



第三,估计中国与欧洲直接的经贸合作也会加强。关于中欧投资协定,今年已经举行了9次正式谈判,也许到今年年底就能产生积极成果,中欧也在考虑早日启动双方的自贸协定进程。张教授估计,一是中国本身制造业的飞速进步,而是RCEP成员中有像日本这样的高端制造业强国,如果欧盟不能抓紧推进与中国的自贸谈判,未来欧盟的产品将在RCEP成员国失去很多市场。



第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也可能进一步加速。其实,随着RCEP的签署,中日韩自贸区的基础已经得到了确立,美国再破坏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特别是这次在RCEP框架内,中日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的安排,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中日韩已经决定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这将是“RCEP+”,“RCEP PLUS”。这是“RCEP+”意义上的自贸协定,也就是说三方会设定比RCEP更加高的一种规则标准,然后达成协议。

第五,中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一种新格局将更加容易形成。我们将用中国的经济内循环这种创造的巨大需求吸引更多RCEP成员国的产业与中国对接,形成更加可靠的产业供应链和产业链。我们也要利用内循环动力形成的产业进步和科技升级,争取与RCEP内外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六,台湾地区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现在这个RCEP框架中,中日韩已经决定互相降低关税、互相开放市场等。中日韩是RCEP中最大的经济体,这对台湾的产业链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是比较大的影响。如果长期处于RCEP之外,台湾制造业的外部市场将萎缩,台湾可能会出现生产线转移、产业空洞化、失业率升高、薪资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以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经济上推出所谓的“南向政策”,但效果不好,RCEP将使这个“南向政策”进一步走向破产。如果大陆从严惩“台独”加速促进国家的统一这个大目标出发,同时调整对台经济政策,张教授认为“台独势力”必将遭受更多的重创。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