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16亿斤 比2020年增长2.1%
时讯
国家统计局
2021-07-14 09:35
国家统计局网站14日消息,根据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调查,2021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下:
一、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438千公顷(39657万亩),比2020年增加265.5千公顷(398.2万亩),增长1.0%。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911千公顷(34367万亩),比2020年增加200.2千公顷(300.4万亩),增长0.9%。
二、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515.7公斤/公顷(367.7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57.4公斤/公顷(3.8公斤/亩),增长1.1%。其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863.4公斤/公顷(390.9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62.3公斤/公顷(4.2公斤/亩),增长1.1%。
三、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13434万吨(2687亿斤),比2020年增加258.9万吨(51.8亿斤),增长2.0%。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解读夏粮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13434万吨(2687亿斤),比2020年增加258.9万吨(51.8亿斤),增长2.0%。2021年夏粮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单产稳步提高,夏粮喜获丰收。
一、夏粮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
2021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438千公顷(39657万亩),比2020年增加265.5千公顷(398.2万亩),增长1.0%,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势头。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911千公顷(34367万亩),比2020年增加200.2千公顷(300.4万亩),增长0.9%。
夏粮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责任压实。各地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二是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农民种粮补贴,支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挖掘面积潜力。三是适期播种。2020年秋冬播期间,土壤墒情较好,基本实现适期播种,山东、安徽等地区2019年因旱未播种的面积实现恢复性增长。四是效益带动。去年以来,粮食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收入增加,稳定了市场预期,农户种植意愿增强。
二、夏粮单产水平稳步提高
2021年全国夏粮单产5515.7公斤/公顷(367.7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57.4公斤/公顷(3.8公斤/亩),增长1.1%,连续3年增长。其中小麦单产5863.4公斤/公顷(390.9公斤/亩),比2020年增加62.3公斤/公顷(4.2公斤/亩),增长1.1%。
夏粮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秋冬播以来,主产区大部降水充沛、热量充足、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夏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越冬期间,部分地区遭遇低温寒潮天气,但未造成明显冻害。初春气温回升较快,高于常年同期,小麦返青拔节期提前,发育进程加快。4月以来北方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低,小麦幼穗分化时间延长,穗粒数增加。抽穗开花期,各地光温水条件较为适宜。灌浆成熟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品质提高。二是田间管理得到加强。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风险高的情况,各地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加强田间管理,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落实“一喷三防”等措施,后期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托管,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及规范化播种、节水稳产等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单产水平稳步提高。
2021年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