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网络媒体走转改】美丽乡村建设让庄子村留住乡愁,奔向小康

时讯

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

2016-10-17 21:38

庄子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全村现有243户968人。10月13日,走在庄子村整洁的道路上,远处的青山、五彩的花海、别致的农家小楼,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庄子村曾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2010年以前,这里人均纯收入还不到3千元。近年来,庄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庄子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试点。去年,该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2万元。这一切都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年我家经营家庭宾馆,毛收入大概上百万元,纯收入40万元左右。”村民郭留太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坦承。49岁的郭留太被公认是庄子村里的“大能人”,家里有3口人,其中孩子在外地上大学。2003年起,他依托这里的龙峪湾景区,开始做起了家庭宾馆生意,但一直是小打小闹。起初,房屋设施比较简陋,连卫生间都没有,住宿一晚的房价只有20元,游客数量也不多。当时,收入来源主要还是依靠种植山茱萸、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一年下来,郭大叔家庭纯收入往往不到1万元,而这样的收入在村里还算是高的。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而美丽乡村建设也由此进入了加速发展期。2013年以来,栾川县提出“全景栾川”理念,全力推进“旅游景区+风情小镇+特色农庄”建设。庙子镇党委、政府结合庄子村实际,将该村作为全镇的美丽乡村示范点来布局。“有的村子过度密集开发房地产,没有留一点空闲地。当初规划时,我们就想好了要保留哪些地方种植景观花卉,为的就是留住乡愁的味道。”长期主管旅游的庙子镇人大主席马向阳如是说。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庄子村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公司运营”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民居改造和环境营造,带动了以旅游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庄子村自2012年以来先后流转土地880余亩,由公司运营发展生态农业,种植月季、蓝莓、玫瑰等作物,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同时,结合村庄生态环境进行景观营造,种植月季、美人蕉、黄金菊、萱草等观赏花卉,使其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完美融合,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独特景观;还对村庄内民居进行了统一设计改造,突出豫西村落民居特色。“农村就要走农村的路,美丽乡村建设绝不能照搬城市,必须要有充分的空间,否则就失去意义了。”2010年任职至今的庄子村支部书记温天序向记者表示。

  

通过精心打造,庄子村成为了“没有围墙的公园”,当地旅游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游客数量猛增,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13年当年,郭留太一家的纯收入也爆发式地增长到15万元左右。


(编辑:刘喻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