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机器声响起,在沪外企忙复工

时讯

人民日报

2022-05-04 19:26

半夜接到货车通知,刚准备休息的魏凯起身操作叉车卸货,完成任务时,已是凌晨2点。6个小时后,他又起床继续开工。


魏凯所在的丹纳赫集团旗下徕卡中国研发制造基地,是徕卡显微和徕卡生物系统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也是2021年丹纳赫集团全球最佳工厂。作为全球病理领域唯一一家拥有从活检到诊断全流程的企业,徕卡生物系统全球销售的三款病理切片机全部出自坐落于上海浦东金桥的生产车间。


企业复工复产,进料和出货是关键环节。物流部团队承担着两项重要职责,把守了所有工序的开头和结尾。4月底拿到复工批复后,公司骨干力量陆续进入厂区闭环管理,隔天即完成一批出货作业。


“好不容易复工了,能出就尽量多出点货吧,扛一扛就过去了。”作为物流部的一员,魏凯如是说。


徕卡中国研发制造基地机器声响起,是上海外资企业活力复苏的一个缩影。


4月底,经过各项准备,拜尔斯道夫上海制造中心的机器又转了起来,成为青浦工业园区首批复工的企业之一。截至4月28日,制造中心整体已逐步恢复3条生产线,总产能恢复至同期正常水平的25%。


“我们持有闵行区经委的商请函,上海莘庄工业园第一批已经批准了9名人员(复工复产)。第二批名单还在搜集中,搜集好了提交到工业区以及闵行区审批。同时,我们已经获得两张跨省货物运输许可证。”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


企业复工复产离不开每一个员工。


自4月初上海市全域静态管理以来,拜尔斯道夫上海制造中心5名人员留守工厂20多个日夜, 坚守设备维护、重点区域巡检等岗位,维持工厂随时可复产状态。4月中旬,随着复工复产的消息传来,一方面政府事务部门主动与市、区两级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联系,汇报企业情况,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员工返岗的要求、流程等, 另一方面制造中心管理团队根据要求,筛查符合条件的员工,落实应急预案。4月22日下午,首批核心员工在青浦区经委与区防控办的协调下,回到了久违的工厂。4月28日,随着青浦区复工复产的推进,公司政府事务部协调批复,工厂安排落实方案,又一批20多名员工次日返岗。未来,上海制造中心有望恢复至同期水平的30%-40%。


在这场复工复产的硬仗中,外资企业的作用毋庸置疑。据上海市统计局消息,一季度,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为66.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从投资领域来看,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房地产、商贸仍是引进外资的主要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合计占比接近90%。


“我们经历了考验,还会面临新的考验,但复工复产让我们有了迎难而上、韧劲不止的信心。”拜尔斯道夫上海制造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夜,同事们在工厂和衣而眠,明日,太阳升起,机器声响起,配制间的乳化反应正酝酿着美好生活。”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