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十八大以来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回顾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7-09-27 16:51

非遗源自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上海非遗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融合古今、交汇东西,呈现鲜明的近现代工商业文明特征,在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我国非遗体系中独具特色。田山歌、沪剧、评弹、独脚戏、顾绣、竹刻、海派玉雕、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制作技艺、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石氏伤科疗法、豫园灯会、龙华庙会等海派非遗项目,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切实保护好、利用好上海的非遗,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功完成地方立法



2015年12月30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6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非遗条例》是本市继《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后的又一部重要地方文化法规。《非遗条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指导,分类保护;合理利用,融入生活”为指导思想,相较上位法在法规名称上突出“保护”二字,并在法规中将此主线贯穿始终,分章表述七大板块内容,凸显上海的地方立法特色。

二、加强保护工作机制建设

成立了市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文广影视局牵头,共15个政府部门参与。组建了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共聘请各领域专家87名,为保护工作提供咨询和决策意见。加强专业机构建设,成立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指导各区建立区级保护中心。出台项目和传承人认定、专项资金管理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三、建立项目和传承人名录体系

2005年起,上海启动覆盖全市的非遗资源普查,历时3年,共搜集各类资源线索1万余条,其中有1939个立为资源项目。在科学严谨的普查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认定、公布了五批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传承人,逐步建立上海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三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项目55项(单项63项)、市级项目220项、区级项目400余项;国家级传承人94名,市级传承人647名,区级传承人700余名。

四、启动国家级非遗项目记录工程



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出版和数字化采录机构,以及各区和项目保护单位,启动非遗记录工程,推进上海市国家级项目丛书编辑出版、系列专题片摄制和国家级传承人数字化采录工作。目前,已有《上海田山歌》、《江南丝竹》等42部丛书分卷出版面世;历时数年、精心打造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于2011年上海书展上正式首发;《顾绣》、《嘉定竹刻》等41部高清系列专题片亮相银幕。完成陆春龄(江南丝竹),戴明教(顾绣)共51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字化采录工作。

五、提升保护工作数字化水平

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非遗保护进行规范管理和宣传推广是上海保护工作的一大特色。上海市非遗数据库经过多期建设完善,现存有普查中收集、整理、转存的剧本、唱本、图片、照片、磁带、录像带、光盘等数字化资料。目前,共录入各类数据62000余条。上海非遗网(www.ichshanghai.cn)以普查成果为依托,以数据库内容为基础,于2010年正式开通。网站融传统中国元素和海派文化于一身,面向全社会展示上海非遗,并通过互联网便捷的信息发布和交流互动等功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广泛传播。

六、设立市级保护专项资金

2012年6月,市文广影视局、市财政局共同制订出台《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正式设立,专项资金下设“项目补助费”和“传承人补助费”,根据项目生存状态、传承人数量、项目保护单位经济状况、合理利用前景等情况,通过社会化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对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专项资金补助。专项资金设立5年来,已累计投入5072.2万元,为数众多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工作因此受益,各项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推动。与此同时,本市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专项资金配套体系也逐步形成。



七、开展社会宣传和青少年教育

积极利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丽水、米兰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推出剪纸、杂技、旗袍等非遗项目专项活动。在每年春节、元宵、端午等民俗节庆和“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全市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500余场(次)。在组织参与国家级、市级大型展示活动基础上,指导社会力量举办“江南百工——首届长三角非遗博览会”、“天工开物——非遗全国精品邀请展”、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等品牌展览活动。推出专题片电视展播、作品首发仪式、《非遗在身边》平面媒体专栏宣传等专项活动。依托文化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展上海非遗项目海外宣传。






2013年起,根据《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非遗保护的文教结合,重点推进“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打造“上海非遗学子展馆行”品牌活动,累计吸引青少年观众40余万人次。





推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绘名录”、上海非遗主题系列动漫短片《非遗特搜队》等贴近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宣传项目。



八、推动大世界重新开放

大世界是上海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地标,始建于1917年。1981年1月对外营业,定名“大世界游乐中心”,是上海市民难舍的记忆和情怀。2003年5月,大世界因“非典”和年久失修停业。2008年起,市政府对大世界进行建筑修缮改造,并积极推动重新开放,将其功能明确为“非遗展示与传承”。在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推动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历经立项申报、方案论证、展陈设计的重重磨砺,关闭了14年的大世界于今年年初迎来重启,将成为上海非遗展示传承的新中心,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平台。




九、实施非遗人群研培计划

2015年暑期,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并在2016年正式推进,覆盖全国。研培计划通过多层次的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升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自研培计划启动以来,本市共有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共8所院校参与其中,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两年来,上海院校共承接研培任务3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1400余名,生源覆盖全国各地,培训项目涵盖竹艺、版画、建筑彩绘、竹刻、锡雕、玉石雕刻、金属锻制、掐丝唐卡、藏香制作、木雕、青瓷烧制、织绣创新、皮影戏、木偶戏等各门类。通过研培平台,全国各地的参训者来到上海,上海本地的学员也加入其中,共同学习知识,开阔眼界、跨界交流,增强了对所持技艺的认知和自信,创造了更新更好的作品,提高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十、探索非遗资源合理利用

结合上海实际,试点推动开展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以保持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其资源和元素转化为文化产品。

2012、2016年,先后举办两届上海市非遗精品拍卖会,推动了一批项目精品走进文化市场,切实提高了传承人及其作品的市场地位。



2014年,上海朵云轩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5年起,连续多年指导社会力量推出“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上海老味道礼盒”、“中国非遗十大茗茶”、“金山农民画点亮金山农产品”、“沪谚元素衍生品”、“传统文化公共空间”等创新试点项目,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2017年9月,举办“剪纸、皮影、年画对话动漫界活动”,通过剪纸、皮影、年画“工作坊”的形式,邀请34位传承人和动漫企业代表带着作品、带着期待、带着需求开展“对话”,为剪纸、皮影、年画与动漫的跨界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十一、积极推动国际非遗保护国际交流

文化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共同的财富。2013年起,连续5年举办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面对非遗保护领域的新挑战、新机遇,探讨各国在非遗保护方法与途径中的共性与差异,广泛交流世界各国在非遗保护领域所遇到的共同课题,分享典型经验与做法,为携手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带来新的启迪与契机。



陆续推动中国非遗“走出去”,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阿联酋迪拜、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以“春节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专题的展示展演活动,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上海市非遗资源存量全面厘清,重要项目基本认定,保护措施逐步落实,传承实践手段多样,后继人才陆续涌现,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参与日益踊跃,合理利用初显成效,保护意识渐入人心,为传承上海文脉,繁荣城市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