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视频 | 40年·瞬间21:30年前他们通宵排队到底要买啥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唐熙 夏鑫

2018-11-26 19:38

1986年1月12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举办金星电视机博览会。通过当时播出的电视新闻画面可以看到,入口处挤满了人,当天2000台电视被一抢而空,其中三分之二是彩色电视。

当时彩电到底有多受欢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临近上海外滩一家银行举行有奖储蓄,奖品是彩电票,中奖概率和现在买彩票差不多,但为了这点机会,前来办理储蓄的市民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改革开放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70年代,人们结婚时讲究的"老三样",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了80年代,逐渐被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所取代,成为小康家庭的标配。

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结婚三大件也更上一层楼,逐渐变成了空调、摩托车和电脑。

到了新世纪,人们调侃说,结婚"三大件"变成了车子、房子和票子,其实,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生活丰富,连手机、电脑也从耐用品变成了快消品,结婚的标配也越来越个性化。



这一系列的演变,折射出我国社会消费结构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告别长期商品匮乏之后,居民消费迅速膨胀。彩电、冰箱、洗衣机受到追捧是消费结构的第一次升级。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规模扩大,零售市场对外开放,空调、电脑等消费品逐渐受青睐,消费结构再上台阶,朝着家用电器消费升级迈进。

进入新世纪,以住房、汽车、手机为代表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吃穿类刚性消费需求比重有所降低。2008年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4G网络的普及,手机变成快消品,家电市场趋于饱和,开始进入以更新换代为主的时期。

如今,新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仍在不断产生,未来,"以消费者为中心"将成为经济的鲜明特征,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以及个人体验,将是消费升级的决定性因素。

专家表示,居民消费整体已经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的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趋势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155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6万6262亿元,年均增长15%。与此同时,网络消费等新兴业态方兴未艾,网络零售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71751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1.6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5%。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起到重要作用,未来仍将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唐熙 夏鑫 图片编辑:梁玮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