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视频 | 示范区如何"碳"索绿色未来?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菲菲 朱声波

2022-01-15 14:31

“水乡客厅”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展开、跨省域轨道交通沪苏嘉城际开工建设、元荡23公里生态岸线修复工程全部竣工……本周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交出一份2022年示范区“作战图”,明确71项重点工作。


这当中,有一个新增项。示范区将在前两年制度创新“8+1”重点领域基础上,新增碳达峰碳中和,形成“8+1+1”重点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社科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认为,以生态绿色为底色的示范区,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场景。


根据去年底下发的《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示范区要力争在沪苏浙两省一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目标与框架下,率先实现高质量碳达峰、高水平碳中和。


“双碳”前面加上“两个高”, 曾刚认为这与示范区跨行政区实践新增长模式不无关系。“假如这个地方能够发展好了,真正实现高质量、体现高水平,那中国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同时,从单打独斗到几方联动,从基于投资或工业发展,到基于绿色生态或科技创新,示范区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和方案。



意见还明确,到2035年,“水乡客厅”等重点片区基本建成零碳示范园区。


从示范区进一步聚焦到“水乡客厅”,在曾刚看来,这是一个最具实现条件的选择,一大优势就是湿地。


自然湿地常常被称为“湿地碳汇”,通常认为它们对温室气体CO2可起到净吸收固定作用。


而建设中的“水乡客厅”,将形成“一心三园”空间结构,其中“三园”就是打造水乡湿地、桑基鱼塘、江南圩田三个主题展示园,展示江南水乡农耕文明、循环农业和水乡风貌。



除了湿地,零碳示范园区或近零碳示范园区究竟还有啥元素?从刚刚落成一个月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可以发现端倪。它展示的是行业内最先进的绿色低碳科研成果——咖啡渣循环再生饰面板、全循环—零排放生态公厕、能收集雨水的花园,还有一个制氢装置。


根据规划,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工程即将启动,计划建成围绕示范区建设需求,在大气、土壤、水、固废、清洁生产、能源等领域以院士领衔的学术中心和研究基地,二期也将率先实现“近零碳”。


曾刚认为,“双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目标,或者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而示范区,乃至长三角,则作为一个窗口,为中国在世界上提供一个展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菲菲 朱声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