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身份的象征——陕南邨

时讯

看懂上海

2018-04-19 18:07

上海的民宅,既有“邨”,也有“村”,这是上海的特色。邨的历史久远,最有标志性的是蜡地钢窗;村则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成批造起来的房子,相当于“里”。邨的地理位置、居民群体、建筑类型风格等等,都与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四条马路中间的陕南邨


在上海的闹市区,有那么一些风情万种的知名马路,陕西南路就是其中一条。



开辟于1911年的一条法租界公董局的越界筑路,以德国医生宝隆的名字命名为“宝隆路”;1915年以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重新命名为“亚尔培路”;在1946年正式改名“陕西南路”。


马勒别墅


这条历史悠久的马路上的建筑——比如马勒别墅、凡尔登花园、步高里等——都有着各自的故事,而沿着陕西南路由北往南走,会遇到好几条同样充满上海风韵的马路,巨鹿路、长乐路、淮海中路、复兴中路等。



走在复兴中路上,遮蔽在大片树荫下,感觉与陕西南路又有点不同。因为与淮海路平行,就比陕西南路这样与淮海路相交、被商业街热闹气息透射到的马路,更安静了一点。


辣斐德路上的辣斐大戏院


1914年,这条路先建了现在重庆南路到瑞金二路之间的一段,当时这段叫做“法华路”;1918年,马路向东延伸,租界方面用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著名将军的名字将它命名为“辣斐德路”。复兴中路上多洋房和公寓,可以看到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



在陕西南路、复兴中路,加上东面茂名南路围成的一片区域里,有一个著名的小区——陕南邨。


在上海,邨代表了文化的境界


曾经有一部上海公益宣传短片,一位知性的中年妇女,在自家门口摆了一张小桌,桌上放了十来份当天的报纸,就算是做好事,让小区有一个报纸“自助餐”,没有指望把钱收回来;但是所有走捷径来取报纸的人,没有一个顺手牵羊吃白食的,都留下了硬币。



宣传片取景的小区就是陕南邨,而片中摆摊放报纸的女士确有原型,正是陕南邨的居民。

在上海,“邨”所代表的含义,既是住宅的格局,也是文化的境界。


陕南邨的地理位置


陕南邨旧名亚尔培公寓,位于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151-187号,建于1940年。四层混合结构,点状公寓16幢,32个单元,二层砖木结构楼房3排,37个单元,另有汽车间86间。全部建筑面积23147平方米,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



作为独立式里弄公寓的典范,陕南邨大体格局是:单元一般呈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平面为四开间,一梯二户,三面开窗,不与其他住宅联接建造。由于利用点状空隙得当,通风采光俱佳。楼梯盘旋,地板磨石,钢窗蜡地,细节之处均颇为考究。


楼道内的信箱


这里的建筑在设计之初,每套本应为一户居住,包括起居室、卧室、餐室、厨房、浴厕间和佣人卧室等,分前后二段,前面为主要房间,室内均有壁橱,卧室与浴厕间相通,隔墙为起居室,在起居室南端设有半圆形八角亭相通,起居室与餐室之间设活动拉门分隔,后面为次要房间,即厨房间、佣人卧室及小间套卫生间,以及为佣人使用的便梯。而且每幢公寓均单独设锅炉间、煤仓以及垃圾管道等。户外绿化宜人,四季常青。



1949年之前,陕南邨多为外侨居住,之后,原本一户面积内,多由几户合住。虽然有些逼仄,但房屋整体设计品质上乘,地段一流,并留有欧式生活痕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言谈间流露居住在陕南邨,依旧是令人称羡的身份象征。


周克希与陕南邨的情谊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是数学老师的周克希赴法进修黎曼几何。初次走出国门造访巴黎,本应觉得拘谨,但那里的街角景色却让他感到熟悉——在巴黎市中心的老房子身上,他分明看到了故乡上海的痕迹。这是他熟悉的陕南邨,和陕南邨所在的陕西路、复兴路、淮海路的轮廓。



回国后,周克希开始翻译文学作品,并最终在年届五旬时放弃教职,正式转行,成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法语文学翻译家。

周克希一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入住陕南邨。此时原本一套四居室房屋,已经为两户合住。外侨留下的配菜间、壁橱等,后来也渐渐被改装他用。虽然此时一幢楼里人员较多,但彼此来往并不密切。在周克希的印象里,陕南邨里的邻居,多为医生、教授、记者等知识分子,彼此十分客气又保留着各自隐私空间。在上海当时大部分的老弄堂里,居民们彼此赤膊相见、沿街乘凉、当街吃饭的市井生活,于陕南邨里是看不见的。



周克希也几乎没有和邨里小伙伴一起疯玩的记忆。他总是文文静静读书。母亲当时在出版社工作,借书十分方便。高峰时期,周克希几乎一天一本书地阅读着。有时带去课堂里,在台面下偷看,兴味更加。苏联小说《匪巢覆灭记》和《维嘉•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让他印象深刻,但很快他脱离中学生趣味,开始爱上《傲慢与偏见》等文学作品。



陕南邨内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文化名人。著名记者舒宗侨、电影明星王丹凤、电影艺术家陈叙一、作家黄裳等都是邻居。在周克希的印象里,这些名人日常进出,从无架子。邻里们见到这些名人,也不会特意探头打听,或在外炫耀。有段时间,周家的保姆去王丹凤家帮佣,回来后,背后不说新东家是非。这种刻意而为的修养,多多少少是陕南邨里心照不宣的公寓文化。

而且,这种有修养的疏离感,并不意味着冷淡无情。



同样是住在陕南邨的薛鲁光,也在他的回忆中讲述了对这片地方的感情。

当时他家和著名电影演员王丹凤是邻居,他在三楼,王丹凤住二楼。


《女理发师》中的王丹凤


记得那时《女理发师》热播,人们为争相一睹名星芳容,马大嫂们静候街沿,轿车将王丹凤送到邨前,她会步行回家,一般她会戴个大口罩,胆大的马大嫂见了会主动上前招呼。这时,王丹凤会摘掉口罩,热情与街坊寒暄,一点没有大明星的架子。


有一天,我倏地涌出想去看明星官邸的念头,于是冒昧叩门,王丹凤与柳和清夫妇却热情邀我进屋,与我这个还没长大的不速之客攀谈。一架钢琴、几张照片以及留声机等家庭摆设,显示着房屋主人不同凡响的端庄与儒雅。


向世界展示上海文化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陕南邨的鲁雅萍家庭被确定为“世博人家”接待家庭之一。半年时间,她家接待了四十余批外国友人。


女主人在家中悉心保留下老上海风情:有80多年历史的沙发、70多年历史的钢琴、玻璃镶套的黄铜把手、半个多世纪前的法式烤箱,镶嵌在墙壁内的活动烫衣板,还有西洋梳妆台等。



每每外宾来访,他们一家三口,还会热情地用本地特色点心、演奏民族乐器等方式,积极向世界展示上海文化。这一年,为纪念陕南邨的比利时籍设计者,连来沪的比利时王储菲利普王子一行都应邀到陕南邨的鲁雅萍家做客。



这是上海引以为豪,且乐于向人展示的一面:考究的建筑和雅致的生活,得体的居民和适当的礼仪,彼此相得益彰。



(来源:解放日报)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