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6″

视频 | 海上名家丨阮仪三:古城守望者的传奇人生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8-03-05 18:15:51

刀下留城救平遥,以死保周庄,成就了他惊心动魄的传奇人生,古城卫士,都市文脉守护者的称号,使他的名声蜚声中外,他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

     

阮仪三扬州阮氏之后,先祖阮元通过苦读勤学,走出了一条显亲扬名的成功之路。在阮公的循循善诱和辛勤培育下,几个儿子都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个个都有著述存世,及至阮仪三一辈依旧知晓读书的清苦,只有苦尽甘来才能有所成就。

    


阮仪三1934年出生在江苏苏州,如今已八十三岁高龄的他,常回忆起小时候父亲每年带他到扬州家庙参加祭祀。

    

在一次次家祭过程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先祖阮元“励志、规约、清廉、孝悌、务实”的家训,带着这样的家风传承,阮仪三1956年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从此他一直站在中国古城保护的第一线,成为了一个不老的古城守望者。


作为中国古城镇规划保护的泰斗,阮仪三一直强调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坚持,整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作家茅盾的故乡乌镇提出了旧镇换新貌,因为茅盾故居有许多人来看过,没地方停车要修一条公路,乌镇古镇本身很完整,十字型的街要修公路势必会把古镇的格局破坏。听闻此事的阮仪三坐不住了,他跑北京找领导,总算让修路破坏古镇的事停了下来。但到了一年后的1989年,路还是修了。几年后周庄、同里相继红起来了。乌镇的人幡然醒悟,便找到了阮仪三,在阮仪三的帮助下古街铺上了石板,老桥也恢复了原样。


昭化古城葭萌关位于四川广元城南的嘉陵江与白龙江交汇处,昭化古城已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始建于春秋,城内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留下来的古民居,多是南方风格的木架结构庭院。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古镇奇迹般地留存了下来。



大地震中凡是按照传统木结构的形式修的那些老式的新房子,全部纹丝不动完整地保留下来。而当地老百姓自己搭的房子,全部毁于一旦,阮仪三说这正是木结构救了人。


历史总会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阮仪三被很多急于古城申遗获得旅游资源的人们奉为神灵,老先生常在古稀之年拍案而起,在阮仪三的大力保护之下,很多拥有悠久历史的明代、清代古城留存了下来,更令这位八十三岁老人欣慰的是,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古城古建筑的留存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同时也是真正给人民带来福祉的一件好事,但是中国缺乏真正的建筑保护法,是阮仪三心头始终的遗憾。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阮仪三培训了大批城建技术人员和地方领导干部,这些都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的中坚力量。阮仪三直言如今领导干部有了保护城市遗产的意识,他的工作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回溯二十年前,情况远没有如此乐观,有些官员的官本位思想是令他最愤怒的地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对进,很多官员把拆旧建新看作重要的政绩,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城镇被拆除,清代的、明代的、宋代的,甚至隋代的古建筑都被夷为平地。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是阮仪三生活工作的地方,他眼见上海的传统建筑石库门被成批地推倒,难掩心痛之情。他说中国所有的民居都是厅堂式布局,一个个家庭形成街巷里弄,结成邻里关系。由家到社会再到国家,传统的民居样式是家国理念的延伸。


历史名建筑需要保护,拥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民居也需要保护,作为一种居住生态的体现,民居跟风俗密切相关,更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印。


常年居住生活在上海的阮仪三,对上海石库门建筑的保护倾注了几乎一生的心血,阮仪三曾说,我们上海就应该做点榜样出来,我们不光要保护高楼大厦,保护那些我们说重要的建筑,还要保护石库门这样真正有生命力的民居建筑。


在阮仪三的眼中,每一块石、每一片瓦、每一支攀上砖墙的绿藤,都是构成园林乐章的一个音符,都是折射着园林主人的人生观与自然观的多棱镜,自由朴素、淡雅疏远,儒、佛、道的哲学思想浸润其里,山水石化的悠远意境蕴含其中。



“夏日蕉廊荷田,冬日梅影雪月,春季繁花丽日,秋天红蓼芦塘。”中国园林的美,凝结了中华民族智慧与情调,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体现了人们对于风水、蝉意、空灵之美的追求。在每一个转角每一次抬眼眸中,都透出浓浓的东方韵味,更透出一种关于家乡的味道与记忆来。

    

在阮仪三看来,乡愁不是专门给外人看的肤浅的风景,不是现代喧嚣的旅游场地,不是仿古做作的粗鄙街市,没有对历史、对先民生活的尊重,也就构不成乡愁。


阮仪三把他的乡愁留在了他的第二故乡上海,2006年8月“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在上海成立,基金会提出的上海石库门建筑保护和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大保护范围的报告,获得上海政府立项和资助。

    

在阮仪三的策划之下,他和学生们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把上海地毯式排查了一遍,详实的资料做了厚厚一沓。



在阮仪三看来做古建筑保护,除了有一颗坚守之心,还必须有一双识货的慧眼。


阮仪三深知古建筑的魅力就在于它所蕴涵的营造技法,上下五千年,中国曾引领一个时代的制造行业发展,工匠们留下的技艺历久弥新,依然在当下焕发着生命力。而这些营造技法若得不到良好的传承,便会淹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落得失传的地步。

    

如今,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和法国青年志愿者工作营合作,每年组织年轻人通过两周的劳动,亲身维修历史建筑,来增强年轻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和感情。



阮仪三坚信一个真正的古建筑保护者,只有通过劳动才会对保护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古建筑的博大精深才会在你面前被完全打开。他组织了无国界工匠营,邀请了八位来自欧洲国家颇有地位的木匠,和六位技艺精湛的中国木工,一起建造了全木结构的土家吊脚楼。中国木匠的墨盒、鲁班尺,以及对卯榫结构的娴熟运用,让来自欧洲的同行们赞叹不已。


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米六五的个头,带着病痛,依旧天南海北地出差演讲与人论道。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今天,先后五十余载,阮仪三一头扎进了中国古城古镇古建筑的保卫战,他造成了众人心中的一座丰碑。


阮仪三早已与历史名城保护生死相许,他只想在这个时代里修葺一条通往古城精神的路,一条能让心灵回家的路。


(视频来源:艺术人文频道)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