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视频 | 黑白车牌、红海报、三色图…应对返城潮上海基层战斗力“爆棚”

时讯

新民晚报 新民眼

2020-02-04 17:17

春节假期结束,申城正在迎来返程高峰。宣传、排查、追踪、预演……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如何强化落实前期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工作机制,织密防护网络,守住安全底线?昨天,记者兵分几路,走进了社区、楼宇、医院、产业园,直击返程潮里的抗疫“守卫战”。

严控:自制专用车证,车辆出入先看牌后看脸

鄂牌车7辆、沪牌车外地返回18辆、其他外省市车196辆……对有着1300多辆车的闵行区平吉三村居委会(东苑半岛小区)来说,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如何从车辆管理入手,做好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居委会协调物业、业委会、民警、志愿者、社区医护人员,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下午3点,一辆从南京涟水回沪的车辆开进小区,量体温、信息登记、汽车消毒、发放小区停车牌,小区对外地回沪车辆已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我们发放一张自制的专用停车证。”据物业经理王士言介绍,车辆进入小区后,保洁人员将对车辆内部进行消毒,“我们制作了两种不同颜色的专用停车证,彩色的是在沪车辆,黑白的是回沪车辆,每张车证上都有领证时间,进出小区不只看脸,更主要的是看停车证。”


闵行区平吉三村居委会制作了两种不同颜色的专用停车证,彩色的是在沪车辆,黑白的是回沪车辆。


东苑半岛小区面积20万平方米,有1252户人家,1300多辆车。抗疫工作开始后,物业制作了1200张停车证,其中彩色已发放624张,黑白的18张。所有持有黑白停车证的车辆,在规定时间内不允许出小区,只有待取消隔离后,方可到物业更换彩色车证。


持有黑白停车证的车辆在规定时间内不允许出小区


“一开始我们要对进出小区的每辆车进行查问,不仅耗时长,遇到着急出门的业主难免会有情绪,我们就想着给业主和保安‘减减压’。”王士言说,物业的这波操作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回沪人员进入小区后,居委会便会上门登记信息,请他们尽量配合居家隔离观察一段时间。“我们对非湖北回来的居民,不会强求他们居家隔离,但希望他们尽量不要出门,自己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如需要帮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会上门帮忙。”平吉三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马雪花说。


小区保安对外地返沪车辆进行消毒


抗疫工作启动后,马雪花立即要求关闭小区边门,只保留前后两个大门,并请志愿者轮班守好两个大门,配合保安对进小区的外来人员及车辆登记、测量体温,发现返沪人员立刻报送居委会。物业公司也加强了外环境及垃圾房的清洁工作,不留死角。同时,一支由居委会、物业、志愿者组成的小组,帮助居家隔离的居民代买蔬菜食物、送快递外卖上门、代扔生活垃圾,切实做好隔离人员的保障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马雪花说:“居家隔离的居民情绪稳定,其他居民也都很配合,我们小区涌现出许多年轻的志愿者,为社区联防联控注入新的力量。”

宣传:红海报大喇叭,一入辖区就能看到听到

一早,72岁的书法老师方瑜戴着口罩来到金泽镇金溪居委会的会议室,大红纸头折一折,毛笔蘸上墨,照着宣传页上的内容,写起了海报,这已经是她写的第二批“红海报”了。


退休教师方瑜手写宣传海报为社区防疫宣传献上一份力


“闲话千万条,道理就一条。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防控一起来,春天就来到。”“不信谣,不传谣,平安稳定最重要。”“不摆席、少串门,问候到,心意到。”志愿者不时走进会议室,拿上两张“红海报”,贴在居委宣传栏、辖区居民相对集中的区域内。

居委辖区的街巷内,常常可以遇到手持大喇叭的志愿者,他们几人一组,在各自的“辖区”内巡逻。“居民同志们,大家少出门,出门戴口罩,手要多洗洗,窗要多开开,不要跑亲戚,尽量待家里。”用金泽本地方言录好的提示,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放,高分贝的“喊话”,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听见。


志愿者走街串巷,用喇叭进行宣传


宣传不留死角,面对即将迎来的返程高峰,更是不能有半分松懈,返沪人员一进辖区就要能看到、听到,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1852户、5427人,其中户籍人口2733人,外地来沪2694人……对于辖区内的人户情况,金溪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包伟民早已熟稔于心。“我们这里常住人口湖北籍的有47人,其中39人回家过年了,8人留在上海,大年初一有三个从黄石自驾回来,2月1日晚上有一家三口从宜昌回来,目前7人居家隔离,4人集中隔离,还有其他地方陆续回沪的都被告知自行居家隔离。”

包伟民说,从大年三十开始,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一直没有休息过,外加36位志愿者,24小时轮班巡逻。为了更好地掌握辖区人员的动向,镇人口办协管员也搬到了居委会办公,80%离沪人员都电话联系过。“主要是告知目前疫情的情况,劝他们尽量推迟回沪,降低风险。对于准备回沪的,也通知他们回来后到居委会登记,配合量体温并自行居家隔离。”


为返沪人员发送告居民书,提醒居民做好防疫自检报告。


2日晚,人口办协管员郎晓寻接到上塘街56号租户杨先生的电话,告知一家四口已经回沪。昨天上午,包伟民就和郎晓寻一同敲开了杨先生的家门,上门再次确认并当面告知,请杨先生配合居家隔离。

通往杨先生家的路上,记者看到,辖区内只要是出租房,门上就会贴上一张《出租房告知牌》,上面标明了出租户人员组成情况,已返回、未返回、是否有湖北来沪人员的情况一目了然。贴在一起的告知书上,明确告知住户,回沪后要第一时间跟居委会联系。


在未返沪居民门前早早贴好了告示以便联络


“我们辖区的情况比较复杂,有居民、农民还有渔民。在大丰圩区,位于大丰路上的唯一入村道口已经设卡,村里组织人员24小时值守,外来人员一律要求量体温、登记。”包伟民说,面对返程高峰,每一个入口、每一道防线都要守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隔离:视频测温免接触,地毯式排摸已是第四轮

“36.8℃。好,下一个,你过来点儿,36.5℃……”

手机屏幕的那一头,正在居家隔离的老张举着额温枪为家人一一测量体温。这一过程随着视频通话,实时呈现在松江区九亭镇金吴居委会工作人员石欢华眼前。


微信视频连线居家隔离家庭实时监测并记录体温测量过程


“谢谢配合!大家都在正常范围内,我备注一下,明天我会准时联系你们的。”石欢华做好记录,又关照了几句,随后拨通了下一个视频电话。

九亭镇外来人口较多,流动性较大。随着外来人员返程潮的到来,如何加强防控管理?九亭镇社区工作者创新工作方法,目前已在部分小区试点居家隔离人员“视频测温”。“通过视频连线,我可以直观地看到对方测量体温的全过程,确保数据准确有效,同时又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这也是对基层工作者的一种保护。”石欢华告诉记者。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九亭镇复地居委会。“体温计麻烦拿高一些,对准摄像头,让我好看清楚,谢谢!”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复地居委会时,工作人员陈佳忆正在与小区居民阿娟视频连线。1月26日,阿娟从湖北返沪后便直接来到居委会主动报备。目前,她正在居家隔离中,每天需要测量体温两次,都是通过微信与陈佳怡联系。一开始阿娟家中没有体温计,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酒精棉片一起,主动送货上门。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九亭镇复地居委


“复地居委会所辖三个小区共有1165户,除去一户已经解除隔离的,目前还有6户居民在居家隔离中。”为了方便联系沟通,陈佳忆专门用工作手机申请了一个微信号,点对点与他们加了好友。“这个手机原本是用于垃圾分类绿色账户,现在被临时征用了,专门负责与隔离人员联系,这样每天的工作记录也都有迹可循。”


居委会工作人员已经对社区外地回沪的人员进行排摸


“这段时间居委会办公室就像电话局,每个人都是接线员,一间屋子里同时有五六个电话在打,座机、手机一起用。”九亭镇复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芳兰说,做好宣传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开展地毯式排摸,目前已经进行到第四轮。“第一轮先是排摸辖区内所有重点区域人员,第二轮‘广撒网’,排摸辖区内所有居民,第三轮主要针对外来人员、租户等流动性强的人员,现在我们还在排查信息不全的未知人员,会一直排查到信息确认为止。”由于辖区内租户较多,有时房东也搞不清楚,为了要到联系方式,工作人员还直接找上了房产中介。


松江区九亭镇几乎每个小区门口都放置了醒目的标识牌,提醒返沪人员主动到居委会进行登记。


“随着大量外来人员返沪,社区就是战场。”陈芳兰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返沪人员的管控措施,“复地居委会所辖小区的物业将每天下午3点上报返沪人员名单,我们会一一回访。原则上都是居家隔离14天,为自己好也为大家好。”

排查:建好数据库,线上登记表每日更新

黄俊是临港产业区公司园区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上午9点半,他走进公司办公楼大厅,被一名戴着口罩与橡胶手套的安保人员拦住。“您好,请测量下体温,谢谢配合。” 额温枪显示36.4摄氏度,体温正常,而后他又被带往前台进行了实名登记,方才允许进入大厦。


办公楼大厅出入口,安保人员对黄俊进行体温测量。


与往日的繁忙景象不同,除了手持额温枪的保安,和喷洒消毒水的保洁,大厦里几乎看不到其他员工。“按市政府要求我们公司是在2月10日复工,这几天大家都在家里办公。”黄俊已在家连续加班多日,他昨天到公司,是为了拿一份统计名单。

“节后返岗复工在即,目前已有不少外省籍员工陆续抵沪,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接到(临港)集团发出的防疫工作紧急通知后,当天就在微信上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大家立即从休假状态转入了应急工作状态。”黄俊告诉记者,公司各主要业务部门结合在建项目、园区企业和土地管理的工作特点已编制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多次发布疫情防控告知书,向园区所有入驻企业传达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开展摸底调查和人员统计工作。


黄俊电访外省籍员工,开展摸底调查和人员统计工作。


临港产业区位于上海东南角,是特斯拉、上汽等明星企业集聚地,因此非沪籍员工占比大,信息收集工作繁琐且不易。黄俊告诉记者,园区内企业众多,员工们春节返乡后分散在全国各地,逐一联系、排摸登记就成了难题。“为此,我们通过微信、电访、问卷等多种渠道,同时利用各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联络平台,建立了数据库。截至1月31日,归集到外省市返沪人员712名,其中包括湖北返沪人员22名。”

完成初步统计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工作能够如此高效地进行离不开临港公租房服务中心的默契配合。据上海临港创新经济发展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冯佳庆介绍,新元水岸庭社区有1万2千余名住户,其中近七成为非沪籍居民。“基本都是周边企业的员工,这两天陆续从外地赶回来,准备复工。”


对返沪人员进行上门访问


赵春鹤是临港公租房租赁中心的工作人员,这两天她正忙着排查社区里的返沪人员。“我们第一时间进行排摸、登记,并通过电话了解情况,提前掌握了外省返沪人员的动态信息。昨天我的手机一直打电话打到没电。” 赵春鹤说,“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掉以轻心,近期我们还加强了保洁力度,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液等消毒剂对小区内的入户大堂、电梯、楼道、地下车库等公共区域进行定时、定点消毒。外地返沪人员登记后还需在家自行隔离,身体无异常才能返工。”

指导:“一楼一方案”,“楼宇老师”奔走抗疫一线

“今天复工的企业里有没有事先没有报备的?”

“来上班的员工有没有途径疫区人员?”

“所有人都通过’健康云’平台向街道报备过吗?表格都填了吗?”

昨天上午9时许,恒隆广场办公楼二期,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社工李峥与同事黄旻又一次来到这里。除了带来当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提示,李峥重点了解的是当日复工的五家公司的人员情况。

写字楼的入口处,物业设置了蛇形通道、体温测量登记台并放置了自动感应消毒液。每一个进入大厅的人员,都要先用消毒液洗手、测量体温,随后登记。物业保安戴着护目镜和口罩,用两种额温计给每个人测温两次,取最高值。“这些流程,都是我们事先与物业商定的。”


写字楼的入口处,物业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除了出入口设置,原来的领取外卖点也被从室内改到了室外。电梯等重要部位的消毒情况,李峥和黄旻也格外关注。据李峥透露,街道所有的办公楼,都制定了抗击疫情“一楼一方案”,这些方案非常细致,恒隆的这份足足有五页纸。


楼宇党群工作者在恒隆商务楼指导保洁人员做好消毒工作


“最近每天工作9到10个小时,到了家也基本上都在接电话打电话,说实话是累得够呛。”李峥告诉记者,她是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的“标志性楼宇老师”,平时主要负责的是楼宇党建这一块。“所谓标志性楼宇,指的是’梅泰恒’这种税收‘月亿楼’“十亿楼”。其实我真正当‘楼宇老师’也才7个月,没想到碰上了这场硬仗。”


楼宇党群工作者在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排查楼宇企业的复工情况


恒楼广场办公楼一二期加起来有四五百家企业,每一家返工时间都要一一打电话去确认,每家企业返沪人员情况也要一一排摸:有没有途经重点区域的人员,是否已经居家隔离过?表格填报过吗?日报制是否执行到位……他们都要操心。昨天复工的是光大证券、俄罗斯银行、新加坡航空,东方汇理银行等五家单位,李峥和黄旻对所有复工人员名单一一核对无误后,总算松了口气。“等下要继续回去打电话,还有好多家企业的名单要更新、要排摸。”

在兴业太古汇,另一位“楼宇老师”朱剑锋在做着同样的事。尽管名字锐气十足,她也是一位女同志。“最近主要在做复工企业的劝说工作,劝大家尽可能推迟复工。”嗓音嘶哑、说话只能轻声轻气的朱剑锋告诉记者,很多企业是否复工不是自己能决定,而要和国外的总公司提出申请。“我们一遍遍打电话尽量劝说,经常到半夜十一二点还在联系,不过大家都很配合。目前为止,办公楼里所有企业都暂不复工,但所有的准备工作还是要紧锣密鼓地进行,有很多细节都要考虑好。”


兴业太古汇商务楼,保洁人员在员工进出闸机口进行消毒


据朱剑锋介绍,针对员工复工后的吃饭问题,经过和物业商量后,决定把每天吃中饭的2小时分成四个时段,让大家按楼区错峰吃饭,减少人员密度。朱剑锋与物业还在与楼内企业协商,希望未来复工后每天上班人员采取“AB角”形式,一半人在家上班,一半人到岗上班,一段时间轮换一次,客观上也起到了居家隔离的作用。

追踪:“三色作战图”上墙,居委成“抗疫司令部”

“请问是杜女士吗?我是怒二居民区的朱军,今天打电话给您,就是想再问一下您返回上海的时间?”

昨天上午,普陀区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军,忙不迭地给居民区所辖的3个小区还在外地的居民一一打电话,再次确认他们的返沪时间,“返程高峰到了,我要一个个盯着马上要从外地回家的居民,看看有没有状况,人数有10个不到,但一个也不能放过啊。” 朱军告诉记者,杜女士回复他说,将在10日晚上回来,“我请她11日上午就来居委会报备,并填写表格……”


普陀区长征镇怒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军给还在外地的居民一一打电话


怒二居民区共有1404户人家,这段时间谁家没有到外地,谁家去外地了,谁家已经回来了,谁家准备回沪了,朱军一清二楚,“除了上门、电话排查,我们还依靠一幅‘三色作战图’,上面1404户人家的‘动态’全部标注了,一目了然。”朱军介绍,自从1月31日晚上这张三色图绘好使用以来,他天天都要在三色图前“逗留”不少时间,并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图上进行作业,随时更新,实时、全面、准确掌握疫情信息。“红色空心的代表准备回来的,但回沪后,就要把它画成蓝色空心的,表明这户人家已经回到小区了,就要求他们在家隔离观察14天。”


居委会墙上的“三色作战图”


昨天上午8时多,朱军来到居委会,和往常一样,先要看看“三色作战图”。记者注意到,“三色作战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贴在墙上,第二部分贴在一张黑板上,图上标注着每户人家的的门牌号码,后面的格子里,分别涂抹着相对应的颜色圈圈。“绿色空心圈圈的最多,那是说明在上海,没有外出的。红色空心圈圈的是指从湖北回来的。绿色实心圈圈是表示房屋空关着,无人居住……”朱军在图上边指点边介绍,记者感觉,这个居委会俨然成了小区的“抗疫司令部”,怎么打赢社区联防联控仗,“知己知彼”是必要前提。

正说着,朱军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居家隔离的居民打来的,按规定来报告体温情况。朱军说:“好的,谢谢您的配合。”居委会一名工作人员又向他报告:“刚才有位居民打来电话说,他从外地回来,没有回小区,直接住到安亭另一个住处了,并且已经解除隔离观察。”朱军请工作人员转告他,回到怒二小区后,来居委会备个案。


志愿者询问小区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询问


怒二居民区抗疫团队里,除了朱军、居委会工作人员,还有普陀区机关和长征镇支援的部分机关干部,在怒二小区门口,普陀区政府办公室的王炜、长征镇的张荣华等,对外来人员一个个测试体温,在居委会“三色作战图”前,普陀区政府办公室的韩刚,长征镇的李晓理、冯斌等,一笔一划地更新着图上标识……所有人的辛苦与付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坚守抗疫防线,确保居民安康。

预演:重点行业早复工,提前开展健康证体检

昨天上午,奉贤区古华医院门前,多位医务人员穿戴齐备严正以待。作为三个点位之一,奉贤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在这里正式拉开序幕,为避免返城高峰造成体检人流大量聚集,从即日起,奉贤区部分重点民生以及抗疫关键行业的从业人员,可提前进行“健康证体检”,确保这些行业尽快复工。


奉贤区古华医院抽象窗口


目前,大部分工厂企业仍未复工,但部分企业单位办理健康证的需求非常迫切,涵盖基本民生领域以及抗击疫情关键岗位,包括超市、菜场、保洁、医疗器械、自来水公司等,由于人员缺乏导致这些企业无法全力运转。为此,奉贤区提前启动了健康证体检工作,全区一共有三个体检点位,古华医院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体检量大约占了2/3。

在医院体检通道门口,设立有专门的引导标志与排队区域,借鉴了之前金水苑登记口罩一米间隔排队的举措,在地面上标出了排队定位的标记。前来体检的人员则需要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史问诊,确定身体状况以及有没有去过武汉等疫情重点地区,并且需要携带身份证原件与所在单位介绍信。此外,健康证体检是免费的,不向企业员工收取任何费用。

古华医院分管副院长汪洁告诉记者,每年新年后的返城高峰,企业员工健康证体检业务的办理量都很大。今年的情况则更为特殊,为了防止大量前来排队体检的人员聚集出现交叉感染,并且让关键民生以及保障行业的生产尽快得以恢复,因此决定在2月3日到10日之间提前针对部分行业开放体检,其他行业的体检则将暂时延后。相关部门已经向重点企业发出通知,并开展宣传告知工作。


奉贤区古华医院体检


本次体检从上午8点开始到中午11点半,下午1点半开始到4点半结束。为了确保体检正常有序开展,区卫计委与医院重视,多次举行专题的会议,两位主任带领体检中心的30位的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在特殊时期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提前体检第一天,前来体检的人员并不多,全天一共只有3人,而且都是本地人。下午2点,一位超市的营业员来到体检点位登记,她告诉记者,是接到单位通知才赶来体检的,单位缺人缺到不行,她也急着赶紧办好健康证投回到工作岗位。

汪洁表示,昨天虽然来体检的人不多,但起到了预演的作用,可以用来测试体检工作是否部署合理,根据第一天的情况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调整。预计后续随着外地务工人员逐渐返沪,办理健康证体检需求也会进入高峰时期,特别是在10日以后会达到峰值,届时医院将设法引导分流,避免人流大量集中对防疫工作造成压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