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视频 | 《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4-03-26 13:04



云海苍茫之处,华东屋脊耸立。

黄岗山,武夷山脉主峰,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庇护着万物生灵。这里是地球同纬度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四季更迭,生生不息。丹山碧水之间,九曲蜿蜒,人文之光辉映古今外。

这就是武夷山国家公园

 

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

第一集山水

 

 

 

【旁白】:武夷山国家公园,地处中国东南部,是中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世代相承。

 

【旁白】:武夷山脉绵延五百多千米,纵贯闽赣两省。福建一侧相对舒缓,江西一侧多陡坡断崖。距今2.5亿年来,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西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基本由火山爆发后的坚硬花岗岩构成。

 

【旁白】:武夷大峡谷,是中国东南地区第一大峡谷。它犹如一柄巨剑,劈山裂谷,气象万千。

 

【旁白】:人们眼中的山总是巍峨磅礴,岿然不动,但在闫罗彬眼中,武夷山是有生命的,还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闫罗彬是丹霞地貌研究学者,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丹霞地貌研究,曾实地调查过中国大部分的丹霞地貌区。

 

【闫罗彬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丹霞地貌研究学者:人类活动很强烈,或者破坏植被,会导致这个地方的土壤层水土快速流失掉,超过了岩石变成土的速度一个山顶上没有了土壤,也就不存在植被,也就没有生态多样性这些可言。】

 

旁白取出的土样会做进一步检测,推测山体高度的变化趋势现场,闫罗彬将土分层回填,保护大山原有状态。

 

旁白】:从黄岗山顶往下,有许多山间盆地。大约400万年前,深埋山间的红色砂砾岩拔地而起,在流水、重力、风化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

 

【闫罗彬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丹霞地貌研究学者】:“丹霞”这个词它出自于1800年前曹丕的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这个名词本身就有浓浓的中国文学的美感在里面。

 

【旁白】:丹霞地貌,是一种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是中国科学家命名、展开深入研究并推向国际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在中国分布广泛,中国已经查明的丹霞地貌有一千多处。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别具特色。

 

【闫罗彬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丹霞地貌研究学者】:我们一般认为红层或者丹霞地貌区是比较缺水的,而武夷山这边从地貌景观上真的是印证了一个词:碧水丹山。水的景观跟丹霞地貌景观交融在一起。

 

旁白地壳运动和流水的作用,形成了一线天的丹霞奇景。置身洞内抬头仰望,一线天光沿裂隙泻下,岩壁水珠斑斓,意境幽深。

 

【旁白】峰、岩、、水……丹霞峰丛,水绕山行,山雾云海穿梭其间。千百年来,无数人在这里感叹天地之奇,自然之妙。

 

【闫罗彬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丹霞地貌研究学者】:你看当时山上的一次洪水,冲下来这些东西,在山前的这个坡上,忽然堆积在这,这些颗粒,大石头细的粗的,它这样的堆积方式,瞬间就被历史给固定住了。上亿年之后,我们又来看这些排列方式,时间凝固在这一刻了。

 

【旁白】丹霞崖壁多洞穴,接天连地的独特位置,使崖壁洞穴成为武夷山先民眼中的神圣所在。崖壁悬棺承载了他们对逝者去往另一世界的朴素而美好的愿望。

 

【闫罗彬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丹霞地貌研究学者人类利用这样的空间来修建自己的家园,这就是人与自然互动的一个完美的体现。

 

【旁白】:青山碧水、绿树丹霞。在人类爆炸式发展之前,自然家园原本的模样大概就是这样。

 

【闫罗彬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丹霞地貌研究学者】:武夷山,它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不属于某一代人的。国家公园的理念就是一种保护,我们要保护好这片地球上曾出现过的最精彩的面貌,给我们的后人,让他们也可以了解我们地球的过往。

 

【旁白】武夷山高大的山体,阻挡了北方的寒流,截留了东南暖湿气流各种深谷、洞穴、坑涧等地貌,非常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旁白】今年是植物学者李蒙在武夷山科考的第11在黄岗山这片人迹罕至、苔藓遍地的原始森林中,他发现了一小片鹅掌楸群落。

 

【李蒙 武夷山植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哇,这有一棵鹅掌楸。鹅掌楸又叫马褂木,它的叶片特别像小马褂一样。鹅掌楸的祖先大多都生活在亿多年前,由于地质、气候的变迁,很多地方都已经灭绝了。那么我们武夷山国家公园,由于它的气候,地理条件比较好,现在这还有一些小的群落。

 

【旁白】除了马褂木外还有许多在其它地方已经消失的远古孑遗植物,在这里找到了栖息的港湾。这株南方铁杉,树龄三百余年,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保留着面积约为四百公顷的大片南方铁杉原始林,极为罕见。

 

【李蒙 武夷山植物多样性调查专家】铁杉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分布,但是在我们武夷山国家公园里面,由于它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有非常大面积的林存在。

 

旁白由于山体急剧升高,从山底到山顶,武夷山国家公园生长有大量不同种类的竹子,包括毛竹、方竹、凤尾竹、红芝麻竹、肿节少穗竹、玉山竹等。

 

【李蒙 武夷山植物多样性调查专家】武夷山国家公园有竹类近百种,这一种就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竹类中最矮的一种,它叫玉山竹。它大约有60公分左右高,主要生长在我们武夷山国家公园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区域。

 

【旁白】从山顶的中山草甸,到山麓的常绿阔叶林,武夷山国家公园保存有中国大陆东南部发育最完好的五种植物垂直带谱,有世界同纬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李蒙 武夷山植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常绿阔叶林是我们武夷山国家公园,最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它分布面积广,它的群落外观看起来相貌平平,但实际上林下是大有乾坤因为它和其它常绿物种一起形成枯枝、落叶、凋落层,会很好地涵养水源。这也是我们武夷山有源源不断的溪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旁白原生性的森林植被,能把水留住,让武夷山不会因为气候变化而陷入枯水期。每年,森林生态守护者王维枫都要来武夷山为山水把脉。

 

【王维枫 南京林业大学流域生态学教授】:森林有调节径流,还有蓄水功能。因为森林土壤的大量孔隙能够保存水,所以说森林是水库。

 

【旁白】茂盛的森林植被犹如一张大网,不仅可以蓄水,还可以过滤降水优化水质

 

【王维枫 南京林业大学流域生态学教授】我测的是常规的水质参数带回实验室,继续监测它的水质状况。目前我们的采样频率是一个月一次这里的水质是非常优秀的。

 

【旁白】武夷山水资源丰富,除了森林可以保养水,还在于地质和气候的双重作用,使这里雨量丰富,溪流绵延纵横。

 

【王维枫 南京林业大学流域生态学教授季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吹向大陆。长驱直入的水汽,在华东屋脊武夷山这里遇到屏障,那么就会形成丰富的山降水。

 

【旁白】夏季午后,翻滚漂移的云,带来多变的小气候。一阵暴雨过后,海拔1200米处的情侣瀑布,水量丰盈。男儿瀑落差大,颇具阳刚之气;其左侧的瀑布女儿泉,蜿蜒曲折。

 

旁白发源于黄岗山九曲溪全长约60千米一碧如染,如玉带盘绕于丹山中。寄情山水须放歌。宋代大儒朱熹在武夷山著书立说,感怀所致,写下《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九曲美景名扬四海。明代,探险家徐霞客慕名而至武夷山。九曲溪上,他感叹这里落照侵松,山光水曲岩既雄扩,泉亦高散

 

旁白九曲溪溪水清澈,水源充沛。光倒刺鲃,是游客眼中的网红。它们对水质要求颇高,也对维持水生态平衡发挥着积极作用。

 

【旁白】而在黄岗山东北麓的大安源,是闽江的发源地之一。峰顶的雨水透过山上茂密植物的根系,慢慢渗透到山谷中,使得这里万水盈碧,瀑流纵横。武夷山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0毫米左右,超过我国大部分地区。

 

【旁白在这样舒适的氛围中,一些小昆虫开始成长发育。这些幼虫看似不起眼,但对栖息的水环境要求很高。不久后,它们就会羽化成蛾,加入武夷山昆虫的大家庭。

【王维枫 南京林业大学流域生态学教授】:武夷山的水,不仅塑造了武夷山的地形地貌,也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生态王国提供了基础

 

 

【旁白】水是武夷山的灵魂。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溪水流淌,奔涌不息。水、植物、土壤、空气,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共同形成一个极其优良的生态系统。

 

【旁白国家公园里布设的碳通量塔,监测着森林碳通量相关的各项数据。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称为碳汇,武夷山庞大的森林覆盖面让这里的碳汇量极高,是我们地球珍贵的绿肺。

 

【旁白】:武夷山独特的山水丹霞地貌,为茶叶提供了生长和滋养的秘境。桐木关,地处武夷山脉北段,山高谷深,昼夜温差大。这里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梁天雄是土生土长的桐木人,是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三代传人。

 

梁天雄 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三代传人】根据我们家谱的记载,应该说桐木种茶差不多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时候,开始种茶,一直到现在。

 

旁白林密雨沛的山地,是茶树生长的绝佳之地。高山云雾的自然环境,使茶树在漫射多光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少茶枞的枝干还被苔藓、地衣围绕,小虫在上面攀爬。

 

 【梁天雄 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三代传人】茶树上长着银白色的菌类和苔藓,预示着这个茶树的寿命已经百年左右。同时这两种植物给茶叶也会带来独特的风味,也就是枞味。

 

【旁白】在桐木关,森林面积三十一万亩,茶园面积九千多亩,被天然的原始森林与植被环绕着。茶是这里生态圈的一环。

 

【梁天雄 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三代传人】我们的茶树不需要人为地去除虫。茶树上长的虫,因为它的天敌够多,只要虫子有了一定的数量的时候,这鸟就过来了,然后把虫子的数量一直控制在没有成灾的这种地步。所以自然之间它这种平衡一直在保持着。

 

旁白正因为桐木关山场的独特性,有人将这里出产的茶称为“正山”,有正宗之意;而“小种”,即这里茶树品种为小叶种。正山小种由此得名,十七世纪,它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风靡欧洲。

 

【旁白】除了山上的正山小种红茶,山下九曲溪畔的岩骨花香道,峡谷深切,水声淙淙十几米高的崖壁上,生长着六株百多年的大红袍母树。大红袍享有“茶中状元”之美誉,历史上为皇家贡茶。。

 

【实况】茶发芽啦!

 

【旁白】惊蛰时节,春茶萌动每年,大红袍母树下的“喊山祭茶”仪式是当地的传统习俗。这是茶人们对茶事顺利的祈愿,感念山水哺育了茶树,使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旁白】当地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俗语。以慧苑坑、悟源涧等为代表的三坑两涧,是武夷岩茶的正岩产区。林小荣是三坑两涧所在地:天心村的村委会主任。由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天心村,他对这里的山石水木都如数家珍。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我们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红色的砂砾岩,从岩石上渗滴下来的水,富含着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加上我们的植被都很茂密,落叶还有飞禽走兽的粪便,就在我们这些坑涧当中,沉积了厚厚的富含多种矿物资、有机质的土壤层,就形成了我们岩茶特有的岩骨花香。

 

旁白茶圣陆羽曾说:上者生烂石,丹霞岩石风化的烂石砾壤,让茶在肥力与通透之间寻得平衡。每逢下雨,雨水被岩缝吸收。天晴时,岩壁会挤出溶解了矿物质的雨水,被当地人称为石乳。石乳终年流淌,滋养着山谷中的茶树。

 

旁白得天独厚的武夷茶是大自然的馈赠,山水恩泽着国家公园的万物生灵。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在守护着青山绿水。

 

【旁白】穿好制服,备好干粮。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护林员暨厚军,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暨厚军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护林员】我生长在武夷山脚下,从小就和父亲一起进山。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自己也成为了国家公园的一名护林员。我特别喜欢大山,很荣幸能够生长到这个小山村里面。特别喜欢往山上去爬,去巡护。

 

【旁白】暨厚军是一名“林二代”。1979年,武夷山作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暨厚军的父亲就成为保护区最早的护林员。从15岁开始,暨厚军就跟着父亲巡护,至今已将近三十年。

 

【暨厚军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护林员】:父亲从小到大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他在巡护工作上,都一定要认认真真。然后向上面汇报,汇报及时反馈情况。

 

【旁白】早先,暨厚军父亲巡护时,主要防止盗伐。如今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乱砍乱伐早已不存在,但日常巡护仍不可少。

 

【暨厚军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护林员】:首先第一个就是巡护山上有没有人,防火。然后加上树木的破坏,还有山上的一些植被变化或者是山上有塌方,有没有人挖植被,都要汇报。

 

【旁白】每年,暨厚军要徒步巡护两千多公里。一趟巡山,短则八公里,长则二十公里。暨厚军曾最长在山里待了三天。虽然辛苦,但他乐在其中。

 

【暨厚军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护林员】空气特别好,负离子特别高。不管是天晴也好下雨也好,山上的这个云雾缭乱,非常地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山中的泉水非常干净。现在我们家家户户打开自来水龙头,流出的就是这矿泉水。

 

【旁白】国家公园成立后,护林员的装备不断更新。巡山期间,暨厚军会时不时打开手机上的“巡检助手”应用软件,拍照或者录像上传实时情况,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与管理局连线。

 

【暨厚军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护林员】:他们都看得到。看到的话,就会第一时间组织好相关的一些工作人员下来落实、跟踪、处理。

 

【旁白】巡护中,暨厚军还会对野生动物进行观察。近年来,由于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和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野生藏酋猴种群数稳定增长。如今,这里生活着上千只藏酋猴。它们是我国特有种,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旁白】暨厚军既是巡护员,也是当地的茶农。国家公园成立前,村民上山毁林种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会带来水土流失,也会破坏茶树的生长环境。近几年,村民们的态度发生转变,不少茶农加入护林员,成为生态管护员。

 

【暨厚军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护林员】:有了生态我们才有了各方面美好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茶叶,就是靠这个生态,维持了我们独特的高尚气息。还有就是我们这里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靠保护好这份生态,才给我们带来旅游产生的效益。

 

【旁白】如今,武夷山国家公园年均组织参加巡护八千多人次,线路三千多条,行程约2.5万千米。大自然,护佑着自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而人们也在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未来。

 

【旁白】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山顶,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初阳 徒步爱好者】:十五年前我第一次来武夷山时,就是站在这片山顶。我不知道日出原来可以这么美丽,内心的触动无与伦比。之后,我就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初阳,寓意新的重生。

 

【旁白】四百多年前,徐霞客朝碧海而暮苍梧,行遍名山大川。如今,依然有徒步者像他这样,翻越山丘,探寻万物

 

【初阳 徒步爱好者】: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大自然最美丽的馈赠,新鲜的空气,甜美的溪水。

 

旁白在武夷山,初阳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一片隐藏于武夷山脚下的古树林。

 

【初阳 徒步爱好者】:这里主要有两种树木,一种树是枫树,还有一种是槠树。看到这些树我很震撼,都这么大,应该年龄也非常大,我也喜欢坐在这个树下,想一想,听听这个鸟的声音。去年的时候,我是秋天来,这边的树林,颜色就非常丰富了。特别是那个金黄的落叶,地上到处都是,人走上去的时候咔吱咔吱响,感觉非常舒服

 

【旁白】:站在海拔一千多米高的先锋岭远眺,远处迷蒙一片,天树相接;近处谷底蜿蜒曲折,形成一个壮观的地质断裂带。它就是桐木关断裂带。

 

【初阳 徒步爱好者】:探索大自然从来不是靠征服,而是抱有一颗敬畏之心,去感受当下。

 

旁白先锋岭的南面,是一片盆地,这就是大竹岚盆地。它的周围被高峰环绕,中部开阔平缓,盆地内部气候温凉潮湿,千万翠竹蓬勃生长。大竹岚昆虫种类繁多,被称为模式标本产地。


【旁白】夏天的武夷山是夜间观察最好的时候

 

初阳 徒步爱好者:这是螳螂的若虫,它现在还没长大,没有翅膀。】

初阳 徒步爱好者:这是我们最常见的癞蛤蟆,它有个学名叫中华黑框蟾蜍,它的嘴唇涂了黑色的唇膏,它的眼眶涂了黑色的眼影。咱们说的癞蛤蟆是一个益虫,它会吃害虫,第二它蛇等动物的食物。】

 

【旁白】不仅仅是初阳,在武夷山这片世外桃源,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独特的美,找到属于自己的满足感。

 

【阿坚 自然音乐人】:我叫阿坚是自然音乐人,喜欢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旁白】常年奔走于山林的自然音乐人阿坚,慕名而至武夷山,他想在这里捕捉独特的山水之声。

 

【阿坚 自然音乐人】:溪水里面那个石头起起伏伏的,就像音符一样,非常的灵动。武夷山自然界的声音,加上它的山形,鸟叫虫鸣,加上风吹,还有水流的声音,就像一个巨型的乐器一样,一起共鸣。

 

【旁白】青龙大瀑布位于九曲溪上游,水量充沛,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落差120多米,宽40余米。瀑布呈阶梯状,一路散开,似青龙回首。

 

【阿坚 自然音乐人】:大瀑布的声音,就像一直不断的音符一样流淌着。穿过这个山谷,特别的美妙。

 

【阿坚 自然音乐人】:每座山都有不同的声音。我这次来武夷山给到我的灵感就是我要做一系列叫山谷有声

 

【旁白】人们用身临其境形容自己的体验,阿坚则是用身临其境去创作音乐的体验。现在,他又对武夷山的竹子产生了兴趣。

 

【阿坚 自然音乐人】:竹子是一个非常好的拿来做自然乐器的材料。模拟鸟叫的声音,还有另外一种鸟,也是一种鸟叫。那还有最好玩的,就是做成另外一种乐器的。这是一个竹片做的好玩吧竹片的。

 

【阿坚 自然音乐人】:每个竹节的声音它发出来都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一竹一世界,这就是自然的美妙之处。

【阿坚 自然音乐人】:我经常会沉浸在这种自然的声音里面,它会给人带来一种愉悦。

 

【旁白】阿坚的自然收声之旅已进入尾声。登上武夷第一峰天游峰,正如当年徐霞客登此峰“尽九曲之胜”,群峰悬浮,宛若仙境。起风时,整个山林犹如大地编钟,朴拙庄严的自然交响回荡在天地之间。这是属于武夷山的独有音乐。

 

【旁白再也没有比这儿更合适的舞台了。阿坚和他的伙伴准备用他们的方式,和这片山林做一场对话。

 

【旁白这是阿坚用音乐向武夷山的朝圣

 

【旁白】青山巍巍,云海茫茫,国家公园记录着大地的脉动,是往昔,更是将来。

 

【闫罗彬:国家公园的设立,也是希望山能得到一定的恢复。】

 

【王维枫:有水就有生命,流动的水是充满活力,就像这片国家公园一样生机勃勃。】

 

【旁白】丹山碧水之间,自然纯真而神秘,人类在这里寻找心灵的港湾。

 

【初阳:武夷山的性格是刚性与柔性并出的韧性,刚性是山石上经年的纹理,柔性是流动的水。

 

【阿坚:大自然我觉得它就像母亲的怀抱一样,保护着人类,大自然是主旋律,我们人类是一个和弦一样,一起和谐共鸣

 

【旁白】瑞雪盖山,万物凋零。

但新的生命又开始孕育,新的轮回又将开启。

天地大美,生生不息。

 

 

 

 

 

 

 

 

 

 

 

 

 

 

 

 

 

 

 

 

 

 

 

 

 

 

 

 

 

 

 

 

 

 

 

 

 

 

第二集:众·

 

【旁白】:

当太阳升起,光与热将森林唤醒。行云,流水,草木,飞禽……月盈月缺,冬去春回,诞生、玩耍、忙碌、繁殖、死亡,甚至重生,生命的历程滚滚向前。在这片恩泽庇护的国家公园里,生命相互依托,绵绵不绝。

 

(出片名)

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

第二集众生

 

【旁白】:瑞雪降临,风潇素裹。

自然在孕育着新的生机。

 

【旁白】:春天,画眉叫醒了山林。在海拔400米到1800米的森林中,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禽开始活跃起来,科学研究者们寻声而动。

 

【旁白】:从山下驻地,到黄岗山顶,这条土石路全长19.2公里,黄腹角雉研究专家程松林走了40年。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我是1982年到武夷山保护区工作的。但相对于黄腹角雉而言,我只是个后来的客人。黄腹角雉的祖先在这里的生存时间则应当以万年计。

 

【旁白】雄性高昂的叫声,正是它在求偶。这就是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黄腹角雉。为了更显魅力,雄雉亮出鲜艳的肉裙,吸引雌雉的目光。最终它获得了异性的青睐。

 

【旁白】程松林用红外相机锁定了一处黄腹角雉的天然巢穴。产卵满窝后,是28天左右的孵化期。程松林十分记挂,定期巡查鸟巢的情况。

同样惦记着这个巢穴的,还有山中的猴子、松鸦等动物,对它们来说,这是一顿丰富的蛋白质大餐。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孵化期间,雄鸟是完全不管事的。早期,母鸟离巢取食的时间会比较长,距离会更远,到了后期时间就会更短,甚至有的个体会连续一周左右不离开巢。

 

【旁白】尽管护子心切,但意外仍发生了。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检查一下。

【巡护员 小郭】好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看。

【巡护员 小郭】没有,空了。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确定没有了?

【巡护员 小郭】没了。

 

【旁白】面对空空的鸟巢,程松林只能通过红外相机了解情况。

一只松鸦将卵作为美食享用。所幸它嘴下留情,只吃掉一只卵,另外两个幸运的小家伙破壳而出,来到了武夷山这个大家庭。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这么暴露的位置(能孵化成功),真不错。

【巡护员 小郭】繁殖成功了,很难得。

 

【旁白】由于对栖息地依赖性高,抗干扰能力差,因此黄腹角雉繁殖率很低,极其珍贵。武夷山是“黄腹角雉”最大的种群保存地和模式标本产地。近几年,武夷山黄腹角雉野外生存种群数量稳定在700只以上。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黄腹角雉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它的适宜生境覆盖了武夷山80%以上的天然植被类型。那么,我们只要保护好了黄腹角雉及其栖息地,也就能够为其它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一把“保护伞”,使依赖这些生境生存的绝大多数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旁白】:五月,武夷山国家公园数日大雨,一些大树被冲至岸边,依附于此的动植物失去了家园。这时候,却是一种不起眼但却迷人的小精灵生长的最佳时机。真菌研究者曾辉立刻出发,他知道一定不虚此行。

【曾辉 负责人武夷山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团队 :现在在全国范围内能够,找到这么大朵的野生银耳,实在是不容易。银耳上面的胶质,实际上是真菌多糖,被证明长期食用能够增加人体免疫力。

 

【旁白】近些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不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曾辉调查团队已发表两个中国新记录属,八个新种。这是2022年在武夷山地区发现的真菌新种:微小蘑菇。它的菌盖直径只有毫米,是世界范围内未被学界认知的新物种。

【颜俊清 专家武夷山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团队 】武夷山这个地方,它是东亚地区物种形成以及分化的中心,植被的类型非常的丰富。而这个植被类型和我们大型真菌又有一个成比例的关系,所以说我们的真菌数量非常非常的丰富。

 

【旁白】:在国家公园,曾辉调查团队发现了一类重要真菌:虫草。当昆虫的幼虫被真菌侵蚀时,菌丝在虫体内生长。当虫体内的营养物质要耗尽时,菌丝便从虫子体内破土而出,看起来就像一株小草。这株看似小小白花的蝉花虫草是寄生在蝉上。

【颜俊清 专家武夷山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团队 】:如果昆虫数量多,那么这个虫草可能数量就会变得更多。通过这三个作用:共生,寄生以及腐生。真菌在大自然当中,它相当于一个平衡者,平衡大自然的这些树木,昆虫的数量。

 

【旁白】真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独立于动物、植物,自成一界。大型真菌,通俗而言,是指肉眼可见、徒手可摘的真菌,俗称蘑菇。

【曾辉 负责人武夷山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团队 】:红菇属分布还是比较广的。这个属有美味的也有很多有毒的所以我们假如说如果对这个野生的菇,不是很熟悉的话我们是不建议进行采食的。

 

【旁白】人类对真菌又爱又怕的情感,可追溯到200万年前。至今,地球上所有灵长类动物都会食用真菌。我们的星球离不开真菌,它们在每一寸潮湿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隐秘却几乎无处不在。

【曾辉 负责人武夷山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团队 】: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朵猴头,大概直径有20公分。你看这些树皮里面,基本上都长满了菌丝。很多黑色的像疙瘩一样的,这个像北方的桦褐孔菌一样的。我们还发现了一朵比较小的小鬼伞,这里的树皮里面,都长满了鬼伞的菌丝,马上要成长出来的小鬼伞。

 

【旁白】:许多菌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靠腐木中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几种真菌或共同腐生在同一个植株上争抢地盘,或相互成就,共生共灭。

【曾辉  负责人武夷山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团队】:这里面有三到四种的蘑菇,它们齐心协力,把这个这么大的一棵树,胸径大概超过一米的大树,一分为二。菌丝就跟蚕丝一样的粗细,但是它发起力来十分强大。对于我们这个二三十米高的算参天大树。它一样的摧枯拉朽,拦腰斩断。

 

【旁白】:数日的大水,对当地植被来说是一场灾害,但对真菌来说,却正是大显身手之时。真菌是大自然中的分解者,它将落叶、植物的腐木、动物的粪便与残骸分解,使其再次回到森林生态循环中。它像是神奇的魔术师,不断把生命的终点变成新的起点。

【曾辉 负责人武夷山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团队 】:我们看过去满目疮痍,像一个废墟一般。但是真菌带来了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生不息。不同的真菌物种,有不同的濒危程度。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对它的环境保护。

 

【旁白】:盛夏时节,蝉鸣嘹亮,赤日炎炎。疾风骤雨过后,耀眼的阳光又重回大地。

 

【旁白】: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有一种美丽的植物与真菌关系密切,那就是兰花。

【陈炳华负责人福建省兰科植物调查团队】:盂兰就是没叶子的,有看到花,有看到果,然后它下面就有非常明显的菌根,真菌为它提供必需的比如说水分,比如无机盐,相当于真菌又变成了和它共同生活的一个共生体。

 

【旁白】:十多年来,兰科植物学家陈炳华留恋于武夷山之美。这是用双脚丈量大地的发现之旅。你永远猜不到在森林深处,不期而遇的是哪一种兰花。

【陈炳华 负责人福建省兰科植物调查团队:】

这个地方我经常来,发现正好在开花的这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

 

【旁白】:这是野生旗唇兰第一次在福建省被发现,也是第一次通过视频展示它美丽的容颜。它的唇瓣白色,形状像蝴蝶一样,盛夏时节,正是它通过“美色”吸引蝶类等昆虫传粉的大好时机。

【陈炳华 负责人福建省兰科植物调查团队:】

比如说蝴蝶,比如说蜜蜂,还有一些是蚂蚁,通过气流也是可以传粉。我们通常讲的叫作欺骗性传粉。

 

【旁白】:野生兰花正抓住盛夏的机会,尽情绽放花朵。一只蚂蚁爬到是它身长几百倍的兰花上去授粉。兰科植物是植物系统演化史上最进化、最高级的类群。

兰科植物是有地生、树生、和地附生等多种类型。在悬崖峭壁旁,岩石缝隙间,参天大树上、低矮草丛里,都生长着与众不同的兰花。

 

【旁白】:由于黄岗山海拔较高,酷暑时节,近山顶比山下要凉爽许多。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阿里山全唇兰,同样是首次在福建省,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被发现。它的植株只有五厘米,体型娇小。这附近的十几株,是中国东南地区唯一的阿里山全唇兰已知分布点。它常生长于苔藓群落的岩壁上,苔藓为其提供湿润的环境条件。

 

【陈炳华 负责人福建省兰科植物调查团队:】

生境长在(海拔)1,700米到1,800米,在小溪边,针阔叶混交林下面,我们说和苔藓类是共生,但是它正好要在花期的时候,你才能够找到它。一株里面开一到两朵花,叶子是才不到一厘米,有三到五片的小叶。

 

【旁白】:这次武夷山之行,陈炳华还带着另一个期待,那就是看看他的老朋友:武夷山对叶兰。这是陈炳华在2021年发现的武夷山新物种。

【陈炳华 负责人福建省兰科植物调查团队:】

我每次来为什么都会重新看看老朋友一样,看到它还在,或者它长了多少了,人就很开心,这种心态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

 

【旁白】:离开之前,陈炳华还要为下一次的相逢做准备。

【陈炳华 负责人福建省兰科植物调查团队:】

那么我们在这个四周测量完以后,再过若干年,我们再回来这个点,看一下株数是多了,还是少了。

 

【旁白】:生命的神奇永远超乎人们的想象,不断刷新我们认知的同时,又不断燃起我们再次去探索的热情。

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加大了保护力度。穿山甲,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更频繁地出现在丛林中。

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广袤的森林中,不管是一丝虫迹,半片残骸,或是几个忙碌的身影,资深昆虫观察者杨小峰都会附下身来,看到它们无与伦比的生存本领。在森林入口处,杨小峰遇到一只离斑虎甲。虎甲,拥有斑斓的色彩和巨大的上颚。

【杨小峰 资深昆虫观察者】:当有人靠近的时候,它会往前飞跑一段距离,然后停下来,如果你继续往前走,它们又会离开一小段距离。看上去就好像,它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一样,所以它有一个外号叫作引路虫。虎甲是奔跑速度最快的昆虫类群之一,被誉为虫中猎豹。

 

【旁白】: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有近七千种昆虫。阳彩臂金龟,是我国特有物种。它前足巨大,外形奇特而威武。幼虫取食朽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对阳彩臂金龟来说,雄性与雌性外形差异非常大。

【杨小峰 资深昆虫观察者】:这只美丽的大型甲虫,雄虫有一个非常长的前足,用来在交配的时候把控雌性,由于它极具观赏性,所以遭到了破坏性的非法采集,种群一度十分濒危,那么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实际上,所有的彩臂金龟属的昆虫都受到了二级保护。

 

【旁白】:就在不远处,另一群甲虫正在享受一顿美餐。自然界的树木因为各种原因会流出汁液,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汁液含糖量极高,成了甲虫的最爱。

【杨小峰 资深昆虫观察者】:如果一个高质量的,就像餐厅一样的树木开张的时候,那么附近的甲虫都知道:开饭了。因为最佳的进食地点非常的少,所以为了争夺这里,花金龟们会大打出手。有的时候它们还会不择手段阻止树木一个自愈的过程,让它们这个热热闹闹的晚餐能够永不停歇。

 

【旁白】:有的昆虫为了生存,不同个体间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而另一些则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学会了相互合作。蚂蚁体格虽小,却是森林里的厉害角色。因为卓越的社会性,它不仅少有天敌,还充当了另一些昆虫的“保护人”。

【杨小峰 资深昆虫观察者】:这里是一只角蝉的若虫,蚂蚁在放牧它们,角蝉跟蚜虫是亲戚。蚂蚁牧蚜大家见到的很多了,但是蚂蚁放牧角蝉还是比较少见的。蚜虫还有角蝉,它们都吸取这个树枝里的汁液,然后树汁里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分作为废物排出来,蚂蚁特别喜欢这个糖分,我们管它叫作蜜露。蚂蚁会跟所有能够产生蜜露的昆虫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也会给为它们提供一些保护。这是大自然长久以来建立的一种合作。所以在几千万年以前,蚂蚁就已经发展了非常发达的畜牧业。

 

【旁白】:盛夏是生命绽放的时节,大自然毫无保留地奉上最珍贵的礼物。武夷巨腿螳,极为少见,是以武夷山为模式产地的中国特有种。

【杨小峰 资深昆虫观察者】:它的这个前足的胫节,呈叶状扩展,就像挂了一个锅盖一样,所以叫巨腿。但是它的内侧有黑色和红色的斑纹,非常的醒目,它可以进行一个行为展示。比如说它遇到天敌的时候,它突然打开,天敌就被吓了一跳,那么它就有机会逃走。当两只巨腿螳相遇的时候,它们可以进行一些肢体语言,就像打旗语一样,这样来评估双方的力量,弱势的一方就知难而退了。

 

【旁白】:山中的天气反复无常。在黄岗山区域海拔1200多米的地方,雨水刚过,瀑布飞流而下,水量充裕。在岩石堆砌的池塘中,晴朗的天气正利于崇安湍蛙求偶繁殖,这是以武夷山为模式产地的物种。

【高朔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湍蛙一般喜欢附着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因为它有比较大的吸盘,可以在水流湍急的时候吸附住,不被冲跑。这种蛙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这个地方水流清澈没有污染,植被比较茂密。

 

【旁白】:我们摄制组跟随的是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朱滨清和他的伙伴们,他们正在武夷山进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朱滨清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因为武夷山的生态环境既有高海拔,像黄岗山,也有这种众多的像低海拔,溪流、河谷这些环境比较独特,而且没有受到污染,也人为干扰非常少的环境。所以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就会非常高。

 

【旁白】:处于繁殖期的雄蛙雄性特征显现,它发出高声鸣叫,以诱集雌蛙。在不懈的追求下,终于,它找到了心仪的伴侣。

【高朔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它们抱对的时候雄蛙在上,雌蛙在下,它们在水中形成受精卵,在水中发育为幼体,然后再慢慢地生长为成蛙。

 

【旁白】:湍蛙的卵一般产于瀑布下的石隙间。小蝌蚪一产下来就要应对周边的生存环境,它的底部有吸盘,免于被水流冲走。

 

【旁白】:天色渐暗,小生灵们开始热闹起来。

 

【朱滨清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崇安髭蟾也是中国特有种,也是非常奇特的生物。这还不错还来只箭环蝶。这只髭蟾刚刚开始上岸,这只个体尾巴还没完全干净。这种蛙类对海拔、气温和环境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繁殖季节的时候,雄性的嘴两边会长出两对像刺一样的东西。武夷山当地老百姓一般喜欢叫它角怪。如果是成体的话,我们这样触动它,它会像欧阳锋的蛤蟆功一样把整个身体给立起来,不过这现在是一个小宝宝,还不是特别凶猛的时候。

【朱滨清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绝大多数两栖爬行动物是对人完全无害的,我们要把它当成一种生命来对待,而不是一种好像富有威胁的生物。它们在自然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旁白】:一只雄性树蛙正在岩石上纳凉。它的表面有臭臭的黏液,所以又叫臭蛙。此刻,这只悠闲的臭蛙还不知道危险正在靠近。

【实况】

【朱滨清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慢点 慢点

小心,小心过去

毒蛇,小心点

这是毒蛇

 

【朱滨清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是一条福建竹叶青,它是一种这个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毒蛇。这种蛇类喜欢生活在溪流边。夜间的时候,捉一些蛙或小型动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我们现在见到的这条胖乎乎的,估计它刚饱餐了一顿。福建竹叶青鼻孔前面有两个颊窝。这两个颊窝可以感受到热量,所以当我靠近它的时候,它能感受到我产生的热量,所以会非常紧张。

 

【旁白】物种拍照建档是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重要一步。近几年,朱滨清所在的团队共发现36种两栖动物,72种爬行动物,再次证明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华东地区生物资源的宝库。

夜色愈暗,漆黑一片,但朱滨清却享受其间。

【朱滨清 调查员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晚上的山既是静谧的,但它也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说像蛙的鸣叫,蝉类的鸣叫,包括还有萤火虫之类的。它会有各种光影,这是人类比较原始的一种审美感。特别是踏入溪流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把灯光关掉,我想感受一下,你看到自然的星空的光线和月光洒在下面的时候,你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旁白】一阵急促的鸟鸣,打破了夜晚的幽深。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今天早上我们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的时候,偶然在黄岗山草甸上面发现了它,当时它就没办法飞走了,所以就救助了它。

 

【旁白】雕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是夜行性的猛禽,挡住光线,可以使它稍微平静。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用手去摸一下感觉一下关节在哪。拿剪刀,拿剪刀,这个手要固定下面,找到肌肉在哪,别剪刀下去把肌肉给剪了。这里倒。

通过检查它没有什么严重的外伤,我们就原地野放。

 

【旁白】猛禽处于鸟类食物链的顶端。在武夷山,猛禽的数量和品种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表明这里动物种类多样,食物链完整。

【程松林 正高级工程师 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夏天的森林是非常恬静优美的。所有的生命体都在抓紧时间生长、繁殖,看似一片欣欣向荣。但其实这也是一个最能诠释森林法则的季节。一场场捕食与反捕食的生命竞争游戏,时时在我们看似祥和的密林深处发生。

 

【旁白】一只金蛛正在耐心地等待猎物。它的蛛网上,有许多呈X型的丝带,很像是字母。

【杨小峰 资深昆虫观察者】:在比较小概率的情况下,这些字母甚至可以拼成单词,所以金蛛被誉为会写诗的蜘蛛。关于这个丝带的作用有很多猜想。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一个观点认为,因为金珠在白天织很大型的圆形网,用这个丝带来警示路过的鸟类,不要不小心撞到上面去。

 

【旁白】捕猎者绞尽脑汁去抓捕猎物,而猎物也在想尽方法保护自己。在这团悬挂的泡沫里,住着一种叫沫蝉的小昆虫。它们吸食植物的汁液,将其转变为泡沫,制造出保护自己的安全屋。

【杨小峰 资深昆虫观察者】:这个泡沫可以从视觉和嗅觉上阻断天敌的搜索,幼虫躲在里面非常的惬意,我们可以把它的泡沫剥掉,来看看它的样子。泡沫还有一个另外的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湿,大多数昆虫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脱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们用坚硬的体壁来保护自己,那么沫蝉躲在一个安全的泡沫巢里。它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它把原来用于制造坚硬体壁的营养用来快速地成长。我们换句话说就是沫蝉,它赢在了起跑线上。

 

【旁白】:秋季到了。动物们匆忙奔走,为漫长的寒冷做充足的储备。秋日的武夷山像是打翻了的调色盘,被晕染成一幅旖旎瑰丽的画卷。

常绿阔叶植物虽然不能参加这场比美,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它们参加秋日盛会的方式。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者李蒙,再一次来到武夷山,这是他在此科考的第11年。

【李蒙 武夷山植物多样性调查专家】:这些果实,首先它的外观是一个长串,外表都有很多的刺,就像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板栗一样,它吃起来味道是淡淡的甜味,然后小松鼠和鸟类都非常喜欢,它提供了大量的能量,

 

【旁白】:甜槠是武夷山森林生态的一个缩影,它既像恋人般分享甜蜜与温柔,也像母亲般,给脆弱的生灵庇护的居所。

 

【旁白】:秋意渐浓。虽然森林中的虫鸣逐渐消退,但生命的乐章不会归于寂静。最早诞生于3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恰恰在武夷山的秋色中迎来了繁殖的季节。

【李蒙 武夷山植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很多人都知道植物的繁殖主要靠种子或者是果实,但其实蕨类植物的繁殖器官,就在它叶的背面,它的叶的背面有很多孢子囊群,那在这些孢子囊群里面有很多的孢子。随着风吹或者是雨水,这些孢子就能被带到其它的地方。

 

【旁白】:每年秋季,天干气燥,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重点防火期。

【倪玉兴 叶家厂保护管理站站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这里四十多年了没有一起火灾。

 

【旁白】:夜深了,森林渐入梦境,但护林员们却日夜坚守。

【倪玉兴 叶家厂保护管理站站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慢慢地

不要晃得快

慢慢走

慢慢移,不能快

今年水光了

是都没见过这么少的水

要加强防火

要防火

继续走吧

继续走

 

【旁白】:国家公园成立以来,护林员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巡护中,倪玉兴发现了一棵之前从未记录过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

【倪玉兴 叶家厂保护管理站站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这个树年龄可能几百年了,这个红豆杉长在这里不容易。它有公有母的,搞得不好是公的,它没长红豆,不结果的。

 

【旁白】:如今,在智能系统的支持下,新发现很快被上传到中国科学院的数据库。一线的眼睛和中枢的大脑,通过云端链接起来,宏观精确地梳理出国家公园内生物资源的情况。

 

【旁白】:吵了小半年的知了偃旗息鼓,水量锐减的溪流倦怠舒缓,深秋为森林褪去绿色的屏障。

 

【旁白】:林中的野生动物,给巡护工作增加了危险,却也是护林员们的重点保护对象。

【倪玉兴 叶家厂保护管理站站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上了山,野兽是不怕的。就是怕那个陷阱掉下去。怕那个套子,它套到人,把人吊到半棵树高,颠倒吊过来的。

 

【旁白】:近年来偷猎和滥伐现象已经被遏制,巡护工作主要放在观测上。

【倪玉兴 叶家厂保护管理站站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要记录的,野兽的大便、粪便,多大,都要量一下,还要拍个照,都要的。

猕猴桃果到这个季节很好吃。

 

【旁白】:老倪觉得山上野生的果子,是外面人尝不到的原始滋味。最初,山里的巡护条件非常简陋。

【倪玉兴 叶家厂保护管理站站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那个时候,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是好可怜的。你说哪有通讯设备,都没有。车子都少的很,没有游客,哪有游客,连灯都没有的,晚上都是柴油机(发电)的。

 

【旁白】:2021年,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成立,越来越多的目光和力量汇聚到这里。

【倪玉兴 叶家厂保护管理站站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国家公园的地方,大家都想进来。

 

【旁白】:如今,技术提升,条件改善。在山里上上下下巡护四十多年的老倪很欣慰。他相信新的守望者,一定能沿着自己踏过的路,呵护好这片众生之地。

 

 

【旁白】:“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和珍稀物种的基因库。

【程松林】我们如果要保护一个物种,就必须要保护好它们生存的条件,即整个栖息地。

【陈炳华】只有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才可能有这种比较好的保护。

 

【旁白】天地广阔,苍莽无垠。生命的力量,自由而奔放。

【李蒙】: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时间的流动是以植物为刻度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杨小峰】: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自然的倾向,当我们投身到自然之中,就好像婴儿回到母亲的怀抱一样惬意。

 

【旁白】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人类生活的场所,也是动植物的家园,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未来。

 

 

 

 

 

 

 

 

 

 

 

 

 

 

 

 

 

 

 

 

 

 

 

 

 

 

 

 

第三集 源道

 

【旁白】巍巍武夷,北引皖浙,东镇八闽,联通海外。

这里是农耕文明的重镇,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天生地长的一片树叶,成就了“万里茶道”的传奇。

这里被称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山水之间,文明之光熠熠生辉,闪耀古今。

 

(片名)

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

第三集源道

 

【旁白】武夷茶香从一千多年前绵延至今。它回甘强烈,美味无穷,以“晚甘侯”之称闻名于世。

 

【旁白】天心村,得名于天心岩。著名的岩茶产地“三坑两涧”的山场,就位于天心村。林小荣从小生活在天心村马头岩,是特级制茶工艺师。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这一带这种梯田式的、盆栽式的茶园,从清代之前陆续一直这么传承下来,都是历史的古茶园,那边还有一些几百年的老枞。

 

【旁白】武夷茶人终年忙碌,春季更是最忙碌的时节,他们要收获辛勤劳动的成果——采摘制作春茶。武夷岩茶的浑厚温润,除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质品种,还依赖于人们经年累月积累的精湛的采摘制作技艺。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我们采摘岩茶是比较讲究的,雨天我们不采,早晨露水不干不采,中午大太阳的时候我们不采。

 

【旁白】为力求保持新鲜,避免折断、破伤、散叶,采摘岩茶时有严苛的标准。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我们是小开面的一个标准,都一芽三叶不论是什么品种,都按一芽三叶的这么一个要求

 

【旁白】茶叶迅速抽芽,采摘时机稍纵即逝。武夷人把所有的激情,在这几天集中迸发。由于山间遍布峭壁坑涧,挑茶工异常辛苦。但他们健步如飞,因为茶叶在筐中容易过度发酵,必须赶紧挑到厂里面进行晾晒。

 

【旁白】:武夷岩茶制作技艺,是所有茶类中工序最多、最复杂的,分十道工序,非常繁复。一丝怠慢,就会让一年的精华付之东流。

摇青时,茶青叶片不断摩擦碰撞,叶边缘受损,颜色加深,氧化后呈现出绿叶红镶边。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就像呵护孩子、婴儿一样,去很细心地去呵护它,轻拿轻放,保障它整个不受损。

 

【旁白】:当地茶人,把岩茶制作当成一次不眠不休的修行,也当成最接山林地气的艺术创作。炒青过程中,茶叶从草本清香,慢慢熟化为花果醇香。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茶叶从开始入锅会有轻微的扎手,到了后期很柔软,很黏手,也变软了,这种零距离的接触,这种过程实际上是很美妙的。

 

【实况】手抱住茶来,推过去、抱回来,这只手推过去,那只手扫过来。这些都拢起来,手臂伸直来,身体前倾。

 

【旁白】:很多制茶的独门绝技,离不开代代相传。世代传承的,不仅是原汁原味的制作方法,还有对茶一丝不苟的执着与热爱。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多做、用心做,年复一年地去做,做完之后把心得记录下来,之后第二年针对性地再进行一些优化。

 

【旁白】:武夷岩茶是时间的味道。20多个小时的坚守,把青叶的香味凝固。再等待16个月的时间,让茶味韵化平和,茶性趋乎中庸。岩茶制作的繁复细致,成就了武夷岩茶独特的韵味,岩骨花香。

【林小荣 天心村村委会主任 特级制茶工艺师】:一杯好的岩茶,给我们身心带来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旁白】好茶,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们适应和保护自然的生存智慧。桐木关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那里的人深谙因地制宜、因材施策的道理。梁天雄是土生土长的桐木人。

【梁天雄 桐木村村民 一级评茶师】因为桐木这个地方山高水冷,没有办法种粮食,所以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依赖着这种茶树,你产的茶叶以后,你才可以挑到山外去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回来,然后这里面的人才能得以生存。

 

【旁白】早些年,砍树种茶、打药增肥等“高效”手段,对茶农曾是极大的诱惑。然而,严格的措施保护了这片森林茶场。

【梁天雄 桐木村村民 一级评茶师】我们这里1979年建立了全国第一批保护区之一,就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后经过保护区长期的宣传,然后这里的村民有了非常强的保护意识。

 

旁白】如今,茶农们顺应自然,让天尽其时,地尽其利。在这片古老的茶园里,当一棵老茶树经历百余年,掉落在它附近的茶籽,会钻进土石缝隙中,静待来年春天发芽,填补空缺的位置。因此,茶农们就利用这种原生态让茶自由生长。

【梁天雄 桐木村村民 一级评茶师】这一万亩有百分之八九十基本上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种下来的茶园。实际上我们对茶园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我想唯独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个就是除草,还有一件事就是采摘。

 

【旁白】漫山遍野散落着采茶人,这是桐木茶园的特色。小叶种的,经过长期的自然授粉杂交,呈现多样性。茶农们依据天时,择机而采。

【梁天雄 桐木村村民 一级评茶师】这种茶园呢,它只能人工纯手工采摘,这一枞茶这一半已经采过了啊,这一半现在也可以采了,所以有性繁殖的茶叶它的生长期它是不同的,有早有晚,有的时候一茶里面可能要跑两三趟,它才能采完。

 

【旁白】梁天雄的父亲梁骏德是正山小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他保留着当年最传统的制茶工艺。

【梁骏德 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400多年历史都是这种加工方法,所以的话我们还是,一直在坚持这种传统的工艺,把它要传承下去。

 

【旁白】桐木村的青楼,历经百年风雨,是纯木质的老房子,因茶青放进楼里萎凋得名。底层燃烧木料,烟熏让茶叶失去水分、吸附烟香。在前后几小时的过程中,制茶人仿佛站立于炭盆之上。

 

【梁骏德 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这个就是正山小种红茶的特有的一个工艺,没有任何地方做茶叶用烟熏的。

【实况】这个是我们自己基地的茶青?

是的

这个(原料)做小赤甘大了些。

 

【梁骏德 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说起来是很简单,四个工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但是在这个四个工序里面,还有分很多细节,那你要做好一泡茶,每一个细节里面你都要去关注它。虽然我们占了地理环境的优势,我们桐木这么好的环境,要做好一泡茶也是不容易的。

 

【旁白】国家公园设立后,桐木村被划入核心保护区,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对原住民以外的人员进出、火源火种、外来物种等等,都作出了详实的限禁规定。

 

【旁白】同样,在武夷岩茶的产区,也遍布着复合型的生态茶园。茶园里种树,夏天可以为茶树遮阳;冬天树叶凋敝,可以为茶园增添有机肥料。武夷山人将其形容为“头戴帽、腰绑带、脚穿鞋”,形成林、茶、草的立体栽培模式。

绿水青山间,武夷茶日益香浓,声名远播。

 

【旁白】茶,是山里人定居繁衍的保障,也是他们文化性格的由来。邱月90后,自小在武夷山长大,家中世代与茶为伴。

【邱月 武夷山茶人 作家】:我们家是这样的,比如说妈妈要带着四姐妹,我们要干一个分拣茶叶的活,我因为很小,可能那时候三四岁,睡在簸箕里面,我不干活,但是我睡在簸箕里,所以说我觉得回忆童年,我觉得童年的感觉就是睡在茶香里的,就是那个状态。

 

【旁白】在邱月微记忆中,年少时,她在弥漫着茶香的山间,和姐姐一起走遍三坑两涧。她熟知山里的秘密。

【邱月 武夷山茶人 作家】凡是带有岩的,比如说天心岩、马头岩,它的朝向得要向阳,太阳光照的比较充分,这样做出来的茶它的香气很高扬,很新锐很丰富。

然后凡是带有坑的、带有窠的、带有涧的、带有洞的,表示它长在阴凉的地方,背阴的茶它很阴凉、很幽深。

 

【旁白】邱月微性格里似乎早早便有了茶的底色:随性自然。她笔名“草木君”,是把“茶”字拆成了“草木人”。她的山居生活就是行走草木间,与茶相伴。

【邱月 武夷山茶人 作家】:中国人的审美它讲究留白,一口滋味喝下去,其实滋味带来的感官刺激很短暂,但是它回甜回甘度是很持久和空灵的,我觉得就跟宋画很像,它的留白部分很悠远、很深长。

 

【旁白】“武夷山水一壶茶”。好茶还需好水烹,武夷山的碧水,能将“岩骨花香”烘托的淋漓尽致。

【邱月微 武夷山茶人 作家】:泉水为上、山为上,江为中,井水下,大概是这样子。最配武夷茶的当然是武夷山泉,原汤化原食肯定是的。因为它这个地方茶和水的气息肯定是相融合的。武夷山的泉水跟它的岩石和岩茶的感觉是一样的,它很有力道,很有金石气。

 

【旁白】临水品茗,茶逢知己,这些赏心悦目之事,是邱月微最简单不过的诗意的栖居。

【邱月微 武夷山茶人 作家】一个人静下来或邀请两三个好友专门来品鉴一款茶,这个时候茶其实是主角,可能其他时候茶只是一个配角。我觉得它有不同的角色,不一定非得这么着,非得那么着,顺其自然就好。

 

【旁白】茶,是饮品,也是生活方式。

古今中外,被茶吸引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旁白】早在17世纪至20世纪,武夷山的茶叶通过“万里茶道”,经八省跨越蒙古,抵达中俄边界的恰克图。它让世界不仅品味到这片树叶的神奇滋味,同时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生活美学。

【何心鹏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武夷山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和红茶的发源地,从口感来讲,还是武夷岩茶的香气,很独特和多样性。

 

【旁白】何心鹏是德国人,如今定居上海教授哲学,曾游历各国,研学茶文化。

【何心鹏】宁先生

【宁桢文 武夷山茶人】何老师

 

【旁白】:宁桢文是武夷山茶农。他的挚友盖哈德在德国经营茶馆,何心鹏经常光顾,他们因此结缘。

【实况】

【何心鹏】我也会想到盖哈德先生,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法兰克福。

【宁德茂武夷山茶人】老何来喝茶

好久不见

最近怎么样?

最近挺好的,在做茶。

很高兴有机会到这边来

这个肉桂香气怎么样?

我很喜欢肉桂,很香。

肉桂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一种

因为它热情而奔放

我们一喝就觉得好像年轻人在谈恋爱一样

这个口感怎么样

很好喝

我很喜欢喝肉桂

 

【旁白】武夷茶吸引何心鹏的,还在于这里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御茶园,是元代时在四曲溪畔创设的,专事御茶生产和制作,是历史上有名的贡茶产地。

【胡佳勇 何心鹏茶友】这你看它这每一个树种是不一样的啊,像这边的话是一个很有名的铁罗汉的树种,有很多地方的树种也都是从这里扦插过去的。

 

【旁白】武夷茶兴盛时,文人墨客荟萃于崇山峻岭之中,斗茶品茗,以茶促文。

这是各个朝代的诗人,朱熹,其他文人,写的好多茶诗,很美啊。

【胡佳勇 何心鹏茶友】初次见到你的时候,觉得你蓝眼睛白头发,一看不可能对我们中国茶文化有什么了解的。

【何心鹏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可能对东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先是从我对哲学的兴趣开始的,尤其20世纪的哲学家,发现他们对东方思想、东方文化感兴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一个兴趣?大概这样一个出发点。我开始喝茶,就想多了解中国文化。

 

【旁白】:何心鹏筹办过许多茶席。品饮武夷茶,要从选茶、备器、择水、环境、聚友等几个方面做准备。这次,他在逾百年历史的古树林里会请茶友。

【何心鹏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在这么理想的一个环境中,跟朋友见面聊天,感觉到这种自然的环境,会带来一种自然交流的氛围,所以我们可能会从茶具开始,然后就会交流到这种茶会的方式,各种各样,每个人会提到对茶的体验,和最近的一些感受,所以产生一种自然的一种交流风格,

 

【旁白】:仪式感是武夷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动作、器物、茶点等等,这种仪式感也影响到了国外。何心鹏就曾在葡萄牙买到一个陶具,专门用来盛放茶点。

【何心鹏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因为葡萄牙是最早接受中国的茶,大家可以稍微看一下上面的花纹等等。

 

【实况】

这个形状也比较独特,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个落日就像王维写的诗里面的落日。

 

【旁白】“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茶,既是口中的美味,也给人带来怡情悦性的美感。

【何心鹏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一个核心是对感性的修养,增加你的敏感度,你的观察能力。生活美学与茶的关联我觉得有几个方面。譬如与自然、人际关系,人与器物的关系,还有人与自我的关系。

 

【旁白】云端喝茶,是武夷人钟爱的品茶方式。登高思故人,他们想起了缘分的起点,远在德国的盖哈德先生。

【实况】

盖哈德,你好

你好

我们现在正坐在武夷山美妙的顶峰

也许我可以给你看看风景

 

【旁白】茶香穿越千万里,茶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旁白】早春时节,温润的风正酝酿着一场新生的仪式。谢宏星在林间穿行。他对话的,是另一种武夷人赖以为生的植物:竹。

【谢宏星 武夷山竹编非遗传承人】这片竹林就有很多种,将近有七八种吧,但是最多的就是这种。毛竹最多,老百姓以这个为主。

 

【旁白】武夷山竹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竹乡。自古以来,武夷人用它造筏、造纸、造各种器物用作生计。如今,竹子作为低碳绿色材料,功用日益增大。

【谢宏星 武夷山竹编非遗传承人】你看竹子一长出来的时候,它的笋就可以吃了。这个好材料,以前家家户户,农村都会用这个来编织一些小篮子,特别是到野外的时候没有东西装。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塑料袋的存在。然后到竹子老的时候,它竹子根烂了,枯萎了,又可以作为艺术品。

 

【旁白】谢宏星是武夷山当地的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从事竹制品创意工作,对“竹之美”有着独特的眼光。

【谢宏星 武夷山竹编非遗传承人】你看它里面是镂空的,你看这镂空多漂亮,它就有点跟那个世界地图一样,它每个(角度)效果都不一样,跟穿越时空的感觉一样。

 

【谢宏星武夷山竹编非遗传承人】这个已经是烂了的一个竹根,竹子啊。其实很漂亮,它是自然的雕琢。我觉得朽木是可雕,谁说朽木不能雕。但是它就没有第二个,永远都只有一个。

 

【旁白】经过一番雕琢,腐烂的竹根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谢宏星 武夷山竹编非遗传承人】它每个竹子的用途不一样,生命力就不一样。每个细节他有不同的效果、有不同的呈现。主要是要发现美,要创造美。然后把它雕琢出来,给人家展示美。

 

旁白】生活在山林里的人,与万物共生,与万物互动。用竹节笛模仿鸟类的叫声,时常会吸引到森林中的“朋友们”。

【谢宏星 武夷山竹编非遗传承人】只要你走进大自然,你就会发现它的那种美,是非常让你宁静的那种,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

 

【旁白】金斑喙凤蝶,是武夷人心心念念的蝶中仙子。谢宏星一直想通过竹编,展现它的美丽。

【谢宏星 武夷山竹编非遗传承人】很多人对它了解太少了。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想通过我的工艺来完成一个竹子编的蝴蝶,哪怕是造型也好。然后通过我的工艺品的展示,让大家了解武夷山的珍品。

 

【旁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竹与茶,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找到了与自然相处最恰当的方式。

 

【旁白】 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这里就被朝廷封为全国的名山大川之一,成为历代名人雅士驻足之地。他们邀集好友,畅游诸峰,泛舟九曲。兴致所致,将文字凿刻在山崖石壁上,以纪游抒怀,这就是摩崖石刻。

 

【旁白】武夷山的摩崖石刻有400多方,在名山大川中实属少见。包含了理学、宗教、山水、茶意、公文等内容,被称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它们宛如一道穿梭于历史时空的文化长廊。

吴宝云是武夷山摩崖石刻修复技艺传承人,常年修复、拓印先人留下的摩崖石刻。

【吴宝云 武夷山摩崖石刻修复技艺传承人】:为什么古人一定要选在这个名山名川,因为这个山川是有灵性的。溪边是古时候,我们水上最大的交通要道,必走的一个路线,这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大文化遗产。

 

【旁白】:古人凿刻摩崖石刻时,先把文字放大到宣纸上。浸湿、平敷于石壁上,再不断凿击石壁。文字便被印刻在了石壁上。最后再用特殊颜料上色,让字体清晰醒目。

【吴宝云 武夷山摩崖石刻修复技艺传承人】:武夷山整个石质是砂粒岩,砂粒岩的(凿刻)过程会产生坚硬跟松软这两块的(问题),里边偶尔会产生一两个鹅卵石,鹅卵石非常坚硬。他们在刻这个摩崖石刻的时候,为了寻求自然与美的时候,就不会为了这个石头铲平,就尽量保留它原有的,到至今我们都能看得到的。

 

【旁白】:武夷山的摩崖石刻平均四年上色修复,吴宝云曾多次参与指导九曲溪两岸摩崖石刻保护方案的修订工作。刻有朱熹思想的摩崖石刻,如逝者如斯、鸢飞鱼跃、智动仁静等,也留存在九曲溪畔。

【吴宝云 武夷山摩崖石刻修复技艺传承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每一幅摩崖石刻都是古人精心打造,才留下来一大批的文化遗产。让这些印记留存、观念相传,就是我们的责任。

 

【旁白】“武夷山水天下奇,千峰万壑皆如画”。感受山水之美的人,从古至今络绎不绝。武夷美景,洋溢着浓郁的东方水墨情调。元代画家方从义的名画《武夷放棹图》,就描绘了九曲风光之美。

 

【旁白】丘挺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醉心于中国的诗书画。这次他来武夷山,既是溯源《武夷放棹图》,也是汲取灵感,与自然对话,感荡精神。

【丘挺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方从义的《武夷放棹图》,我们可以看到他把武夷山很典型的非常高耸的这种山给体现出来,在山水之中形成了一个世界观。在山水之中呈现了中国人的,非常通达的一种气质和状态,或者说心胸。

 

【旁白】山水是中国画的重要题材。画家往往踏遍名山大川,寻找理想中至美的山景水色。在丘挺眼中,武夷山之美独一无二。

【丘挺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武夷山的山水我觉得,应该兼容南北山水的一些气象。它具有南方的那种很灵秀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有那种很雄浑、很苍茫的,或者是很险峻的像北派的山水的感觉。

 

旁白】武夷美景,既是滋养画家水墨艺术的厚土,也让他们在山水中存心养性,体悟生命。

【丘挺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会忘掉很多世俗的一些纷扰的东西,因为置身在这种那么美好的山水之中,使你忘掉很多其他的日常琐碎的状态。

 

旁白】画卷与现实神似形不同。在武夷美景的激发下,丘挺的灵感被触发,纵情山水,在方寸刹那之间,言说无限的空间。

【丘挺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淡淡的有点阳光折射过来,它形成了光线的变化,这种斑驳的树影和水面的一种关系,一个鸥鹭飞过来捕鱼的那种,稍纵即逝的一种,刹那之间的那种状态,远处的竹筏,我想它形成的这种动和静之间,心意诚满,达到了一个澄怀观道的状态。

 

旁白在山水画中,要么鲜少有人物,要么人物形象很小。并非画家不画人,而是他们笔下的山水,本身就是内心的外化。这大山中的小人物,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丘挺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化里天人合一是一个核心的,就是在呈现出很多中国人对自然的表述也好,对造化的体认,那么还是强调一个共生的东西,和谐的东西,这个是中国文化在今天的一个当下的语境里的生存理念,它是非常珍贵的,也值得去大书特书的一个亮点。

 

旁白】山水,是通往我们内心的道路。丘挺行走在自然之境,对山水哲学有了更多当代的思考。

【丘挺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现代的山水精神,通过一种眼光去挖掘美,发现美,要让人类珍惜爱护自然,我想这也是我们山水审美,落地落到我们自己。从每个个体去做,对环境的保护和爱护,应该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旁白】丘挺曾行遍名山大川,这是他第三次来武夷山。登高望远,逐瀑布溪流,观摩崖石刻,他对武夷山有独特的感怀。

【实况丘挺】人和山水自然的一种相望相化,在生命的活泼泼之中来探求山水的真谛,这个就是从孔子一直到朱熹这种格物致知里面呈现的中国人的这种天地观。

 

【旁白】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著述、讲学有半个世纪。在天地山水间,武夷山滋养出了朱熹这样一位不仅对中国文化,而且对世界文化都有巨大贡献的人。朱杰人教授,长期从事朱子学研究,在他眼中,武夷山的自然环境与朱子思想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是九曲溪,是武夷山的景色启迪了朱子,影响了朱子,陶冶了朱子,使他建立了他的理学的体系。

 

【旁白】“格物致知”是朱子理学中很重要的理论。朱子说,“格物”就是“穷理”,世间万物都有规律和原则,我们可以通过有形的物来探求无形的理。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子看自然,他还用他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来看。他说天为什么有四季,水为什么要这样流,他说这里面都包含着天理。我们要去理解这个理,那样的话呢,我们就可以有种自觉,不可以逆自然去做。

 

【旁白】:六曲响声岩附近是摩崖石刻最聚集的地方。“逝者如斯”这四个字是大儒朱熹亲笔题写,临流当空,举目可见。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说就像这个流水一样,前者逝,后者续,不舍昼夜。就说这个世界啊,它没有停息的。他又由此引申到了,就是我们人,人的自我修养,要不间断。

 

【旁白】在九曲溪五曲的茶台上,朱熹曾与弟子登临灶石,煮茶品茗,体悟茶与人生的况味,纵论天地。五曲处,有一座茂林参天的秀峰:隐屏峰。朱熹在这里亲自规划、营建了武夷精舍。

 

【旁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诗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与云蒸霞蔚的碧水丹山相得益彰。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山水成就了朱子的思想和他的胸怀,而朱子的诗歌,朱子的理学,赋予了武夷山以哲理,以灵气,以内涵,以人文。

 

【结尾】

跃过万里的茶叶,穿越古今千年的朱子理学,都离不开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山水灵泉、花鸟鱼虫。武夷山,一座碧水环绕的自然青山,一方万古传承的文化圣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造就了我们的国家公园。

 

 

 

 

 

编辑: 胡淼淼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