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视频 | 四个多世纪的存续——豫园记忆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摄界团队 朱齐越

2019-09-12 19:31

说到豫园,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九曲桥和周边的各种本地小吃,事实上,在那片热闹之中,藏着一座静谧的园林,那就是真正的豫园,有人说,一百年的上海看黄浦江外滩,五百年的上海看豫园。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年460岁的豫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热闹的豫园商城一带,每天的人流量数以万计。而在这里的核心,藏着一个古典而静谧的园子,正是豫园。它是国内仅存明代大型园林之一,亭台楼阁、曲径游廊、绿树环绕,漫步其间,会让人的脚步也不自觉地放慢下来。

豫园始建于明代1559年,当时的江南地区文人雅士热衷于营造私人园林,豫园就是当时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建造的私家花园。豫字,取其安闲之意。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文保建筑专家阮仪三说:“实际上造园林,就是造人间的天堂,就是我们人在人工的环境里,但是又能够享受到,自然的山川的风光引起你的遐想。”

上海豫园管理处主任臧岭说:“海派的元素,深刻地烙印在豫园里面,它江南园林的风格是十分明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江南古典园林的各个元素,非常完整地集成在一起,而且集成得非常的舒服。”

不过,几十年后,潘家就逐渐没落,随后豫园几易其主,清代做过城隍庙的庙园,后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又有过行业公会入住其间,到解放初期,豫园的景象也与现在全然不同。后来在豫园工作的肖荣兰,从小就居住在福佑路,小时候豫园的样子他至今历历在目。

原上海豫园管理处主任肖荣兰说:“当时的五花八门的东西很多,很多的商店,还有很多书场,还有很多饭店,都是通的,杂技团里面也有。当时的豫园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园林了,已经是一个开放式的,很多都是开放的空间了。”



这么一个市井气息浓厚的公共空间,终于在1956年迎来了第一次大修,一些后期的钢筋水泥的新建筑被拆除,部分老建筑得到了一些修复,初步恢复其园林形态。1961年,修缮后的豫园重新向社会开放,轰动一时。

肖荣兰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来的人非常非常多,刚开放的时候是限额售票,它分上午下午两场,一天卖几十张票,卖完就结束不卖票了,因为人太拥挤对古建筑保护不利的。”

然而,那个年代,百废待兴,要修复晚明"冠绝东南"的豫园,难度可想而知,修缮完成后的豫园与其古典原貌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路面还留了水泥路,花坛很多也是西式的大花坛。

豫园研究学者段建强介绍:“东部的损毁是比较严重的,保护的时候保护的是西部,"点春堂"的区域(小刀会起义旧址),因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修复和保护,那个保护和修缮,其实是是非常有限的,对园林来讲,没有采取太多的保护修缮方法。很多那个时候的修缮是被动的,因就了很多当时的历史情况才进行了修复。”



直到二十多年后,豫园才重新又迎来了一次大修,这次的修缮是主动的,由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主持,以最大限度恢复园林原貌为目的。陈教授和一批参与修复工作的工匠,遍访名园,反复讨论,边修边改,这让当时作为陈教授助手的蔡达峰记忆犹新。

豫园改造参与者、复旦大学教授蔡达峰说:“这个沟通挺有意思的,因为一个是大学教授,园林专家,一面是工程队。文人中有人爱动手,工匠中有些人有文气,这是挺有意思的合作。犹如像一个雕塑家雕塑一样,绘画师绘画一样,他是看看画画画画看看,它就是一种创作,自己胸中的一种山水的实现。”

从1986年正式开始,到1989年结束,陈教授带着团队系统地梳理了山水池岸、游赏线路、绿植分布等园林的要素,使得现存的园林重现江南风貌,部分建筑进行了修复或再造,被称为"三大名石之一"的 镇园之宝"玉玲珑"也在精心设计之后,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和保护。



如今,豫园依然静静地藏身在老城厢里,作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讲述着意蕴深长的上海故事,也承载着这座海派城市的文化记忆。

蔡达峰说:“我相信我们对豫园的保护啊,未来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也是保护我们自身和长期生活过的一些记忆。通过这些记忆,来充实我们当下的生活。”

光阴荏苒,四个多世纪的存续,让豫园成为上海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城市记忆中的浓重一笔。当然,豫园的故事并未结束,明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讲述,今天的豫园有着哪些珍贵的宝贝。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摄界团队 朱齐越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