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长江女神白鱀豚疑似现身长江安徽芜湖段 中科院水生所专家正赶赴现场调查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峥嵘

2016-10-04 16:24

10月4日,一支由业余爱好者组成的民间考察队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他们在安徽芜湖黑沙洲附近水域看到了2007年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考察队已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中科院武汉水生所,水生所已派出科研人员赶赴现场调查。


10月4日是这支民间考察队在铜陵到芜湖连续寻找白鱀豚的第三天。上午9点22分,长江上是多云的天气,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能见度很好。考察队租用的两艘渔船从铜陵荻港镇顺流而下,连续第三次来到芜湖黑沙洲江段观测。昨天(3日)他们已在这里观测到51头次的长江江豚。



视频:10月3日 观测到51头次的长江江豚


当进入到黑沙洲洲头辅航道一千米时,开在前面、靠东岸行驶的2号船上的考察队员首先发现左前方两三百米处有一头长着尖嘴、全身灰白色的动物跃出水面。“白鱀豚!”第一个看到的考察队员刘思洋惊呼起来,顺着刘思洋手指的方向,船上的湖北大学学生叶雷凯等人又看到了这头疑似白鱀豚在渔船左侧第二、第三次出水,每次出水间隔距离有二、三百米。它从2号船的左前方向上游逆流而上,瞬间消失在长江的水流中。



听到2号船从对讲机里发出的呼叫,在江中主航道上行驶,位于2号后方500米的1号考察船上的全体队员也纷纷向2号船方向观察。“它又出水了!”1号船上的队员看到在2号船后方两到三百米的地方,这头疑似白鱀豚的动物再次出水,朝1号船右前方游过来,距离有二、三百米,隔了一会儿又在靠近东岸的水域再次出水,感觉是为了避开1号船的马达声,迅速朝长江上游逆流而去。



“尖嘴、白色的身体,连续几次出水,百分之百就是白鱀豚!”,考察队员宋奇、老渔民张春才对此都是十分肯定。两艘考察船上的十多位队员也都看到了这一幕。



考察队立即停船,放下声纳探测仪,希望能够记录到白鱀豚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可惜的是,当时没人能用相机录下这一瞬间的有效影像。“白鱀豚出水只有1秒钟,出水间隔又远,没来得及拍”,考察队员宋奇说。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闻讯后,决定派出专业人员加入到这次民间考察来,预计今晚(4号)抵达铜陵,明早继续前往相关水域观测。


相信“长江女神”仍有残存个体 业余爱好者发起民间考察


中国特有珍稀动物白鱀豚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以后,今天的长江中是否还有白鱀豚个体生存?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的真相,同时怀着拯救“长江女神”白鱀豚的美好愿望,这批业余爱好者于10月1日在江西九江和安徽铜陵江段开始寻找白鱀豚的考察行动。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由民间爱好者发起并主导的白鱀豚大型考察活动。


这次考察从10月1日到10月7日为期七天,24名考察队员从安庆凤凰渔港码头出发,乘坐4艘船只,2艘船一组,兵分两路,一路向上游逆流而上前往江西九江湖口县的八里江,另一路顺流而下向安徽芜湖黑沙洲乡进发,沿途寻找白鱀豚的踪迹,然后各自折返,在安徽铜陵会合,再对长江铜陵、芜湖段部分水域进行细致的搜寻,重点是部分航运较少的汊江、河口、沙洲等区域。考察路线总行程八百多公里。


本次民间考察的发起人宋奇介绍,近年来,长江仍有陆续传出目击白鱀豚的报告。安徽铜陵老渔民张春才的说法尤其引发他的关注。张春才今年60多岁,曾在80年代和90年代参加过科研单位组织的白鱀豚考察行动。据张春才记录,从2008年到2014年,自己和家人及朋友在长江上捕鱼时,每年都在铜陵江面上看到过白鱀豚,有时一次看到两到三头,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3到5月份。


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向这一次民间考察活动提供了一套声呐探测仪作为支持。下一步,武汉水生所科研人员将对声呐探测仪的数据进行分析。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