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交叉点评】三观不合 美俄比狠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

2016-10-21 16:01

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矛盾深层是结构性的:美国视俄罗斯(主要是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罗斯)为自由民主世界的搅局者,而俄罗斯则视美国为不合理现状的终极维护者。


两国间更本质的"三观"不合,在于两国对于冷战后国际秩序的性质和各自位置的认知有巨大差别。

俄罗斯认为当代国际秩序,应该始于1989年,就是戈尔巴乔夫结束冷战、改变苏联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试图融入世界经济、放弃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宰地位的时候。

1989年10月7日 戈尔巴乔夫会晤前东德领导人昂纳克


美国眼中当代国际秩序的起点,则是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及其盟友是毫无争议的冷战赢家。正是冷战终结建立二战之后国际秩序的新规则,包括各国可以自由地选择其希望归属的安全组织。


而近年来,俄国内“俄罗斯并没有输掉冷战”之观念赢得的市场不断扩大,正是两国三观不合的体现之一。当代世界秩序如果是在1991年形成,那俄罗斯就是修正主义国家。而如果当代世界秩序是在1989年形成,则美国就是修正主义国家。

这一结构性的分歧,至今仍然还影响着美俄两国在包括乌克兰、叙利亚等一系列议题上的不同政策选择和矛盾冲突。


从俄罗斯自身出发,其国内精英在对外政策基本战略上的共识,其实一直非常稳定。其核心内容是:尽管实力已经不如苏联,俄罗斯仍然是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扮演和美国类似的角色。

这个俄罗斯统治精英达成的战略共识,在90年代后期基本成型,在普京时代其实并没有大幅度改变。


普京所完成的,主要是把该共识中的期待部分转换成了现实,而且中期内俄罗斯任何统治精英个人或者集团,都很难单独脱离上述共识。

在俄罗斯精英眼中,恰恰是美国对于俄罗斯上述立场的藐视和不断挑衅,迫使俄罗斯不得不不断以防御姿态维护自己的基本立场。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3年年底的乌克兰危机以来,两国的对立和冲突局势不断升级,冲突涉及的地域和议题领域也不断扩大。


从乌克兰危机、克里米亚归属、到东欧导弹防御体系、多轮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以及最近俄暂停履行俄美2000年签署的《钚管理和处置协定》,以及美俄之间围绕网络安全的相互指责,双边关系进入一个相互"比恨"、不断升级的模式。

对于俄罗斯而言,近期的美国大选提供了美国对外政策某种意义上的"真空期",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强势,和在钚管理协议上的态度,部分也是希望在美国新总统上任前,能够在俄美关系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谈判筹码。


同时,俄罗斯外交政策在保持全球视野的同时,仍将持续受制于国内相当稳定的两重冲突:

一是俄罗斯国内公众和精英,在界定后苏联、后帝国的俄罗斯身份认同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二是俄罗斯的全球视野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冲突。

美国方面也正是认识到了俄罗斯的这些内在冲突和弱点,在局部、战术上寻求与俄罗斯合作的同时,在战略上仍然藐视俄罗斯的力量。


新冷战出现的可能性被夸大:俄罗斯本身的实力不复苏联,无力单独对于西方这个"反题"全面对峙,俄美之间也不存在冷战时期鲜明的意识形态对立基础。在任何类似新冷战的前景中,俄罗斯会努力利用非意识形态的标准和话语,寻求其他反西方力量的联合;也会加快原来就预定的面向东亚的步伐,寻求合作与发展的空间。

本周《环球交叉点》,张昕将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中心的邵育群,以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的董春岭,一起关注美俄博弈。


(特约撰稿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张昕 实习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