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我的晃荡的青春》:东野圭吾的“野蛮生长”史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何婕

2016-10-01 09:36

东野圭吾


他第一次获奖,是在27岁时,这么年轻就获大奖,这作家是不是应该很早就展现了文学天赋、从小就是写作高手?

不!

东野圭吾不仅没有从小就展现出写作天赋,而且,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成绩突出的学生,甚至初中念的是特别不靠谱的学校,简直可以说,在那样的学校里,他没有跟着同学一起变坏,而始终维持着一个普通学生的本分,实在是奇迹。


《我的晃荡的青春》


《我的晃荡的青春》一书,用东野圭吾自己的话说,就是写下了青少年时期的所有快乐的部分。

他就读的初中是远近闻名的差校,学生曾经一度打过老师,把老师的腿打瘸;而上课更没有什么纪律可言,有一位老师提醒后排学生讲话不要太大声,一把刀子瞬间飞过来插在了讲台上;由于上课时抽烟的人太多,老师不得已把学生分成一个区域,抽烟的、和不抽烟的……这所学校后来据说校风也在转好,但在东野圭吾就读期间,情况就是这样。

左躲右闪谢同学不杀之恩的东野圭吾上了高中,这是一所怎样的高中呢?他说,“它是日本最先发起学生运动的高中……高中爆发学生运动本身就很罕见,而且学生们还真刀真枪地架起护栏在校园里坚守”,校风之剽悍可见一斑。在这样的学校里,直到高三考大学前,他都是稀里糊涂度过的。

年轻人总是有很多爱好——学生时代的东野圭吾是个怪兽迷,讲起怪兽影视作品来如数家珍;他还是功夫电影迷,喜欢看李小龙。读高中时,他喜欢滑雪,虽然没滑出什么名堂,不过也让我想明白,为什么他要用一本书来写滑雪的故事,这本书就是《疾风回旋曲》,书中有很多关于滑雪技术的描写,读的时候,我就觉得,作者一定对滑雪情有独钟,果然,这在中学期间就有端倪。东野圭吾热爱运动,在大学时代还鬼使神差地加入过射箭的社团,射箭哦!有没有让你想起什么?对,他的作品《放学后》讲的就是射箭社团成员身上的谋杀案,这是他第一部获奖作品,获得的是“江户川乱步”奖,这是日本推理小说的最高奖项。而在这本小说里,他还详细讲到过女运动员更衣室的情况,我当时还佩服作家为了写作,实地勘察采风,看了东野的自述我发现,原来,偷看女运动员更衣室正是在他的高中时代、那个捣蛋的年龄,男生们曾经做过的事!

《疾风回旋曲》


学生时代的东野圭吾不喜欢阅读,他甚至痛恨世上有“书”这么个事物,在他被老师逼着看一本书的时候,他是每天把书从书架上往外拉一点,每天拉一点,直到那本书全部露出来,才不得不开始读,然而常常也只读了一页,就深感头痛,被迫写读后感时,就写“对不起”。唯一例外的一次是偶然在姐姐的书架上看到了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作品,觉得以往一看铅字就感觉头疼的毛病,瞬间被治愈,于是一口气看了他的好几部作品——回过头去看,或许那时就已经种下了推理小说家的种子,但是离发芽还为时很早。

看了几本推理小说之后的东野圭吾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打算自己写推理了!写完的作品他还很认真地请朋友阅读,然而从作品交给朋友之后,他就发现再难见到对方,偶尔看见,对方也是躲着走,等过了半年,朋友终于交给他一篇读后感,里面也写了三个字,“对不起”!东野圭吾大概就是在那时,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让人读书的快乐”以及“被迫读书的痛苦”。

到了高三,学生们醒悟过来,开始努力复习,然而很多人都已来不及,东野也是其中一位,他高考落榜,复读一年之后,方才跌跌撞撞进入大阪府立大学电器工学专业。然而大学四年,在他的笔下,依然是有点浑浑噩噩(不过谁不是这样呢),直至毕业后进入日本最大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工作时,他好像还没有醒过来。

此时的他大约22岁左右,离他的《放学后》获奖而使得他声名鹊起,大约还有5年的时间。这本他回顾自己青春年少的作品写到大学毕业就结束了,无疑也让读者好奇,到底是从之后的哪一个瞬间开始,他回忆起了高中时曾经无果而终的推理写作,从此走上了真正展现他天赋的道路?

东野圭吾书集


东野圭吾的作品,向来不局限于推理,甚至他最为打动读者的,往往不是推理细节,而是人情描写。在他的作品里,总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亲情的守候、对明天的期待、对自我的救赎。《祈祷落幕时》、《解忧杂货店》、《时生》,总是看得人热泪盈眶,原因就在于此,即便是《白夜行》、《幻夜》这种令人唏嘘的故事,他也会写情感完整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写过一个系列,主人公是一位叫加贺的警察,东野为这个人物写了近10部作品,《麒麟之翼》、《新参者》等,结局都很温暖,人们能感受加贺的推理缜密,也能感知他在生活中的重情重义,甚至会让人猜想,作品里是不是投射了作者自己的影子。

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一个少年在磕磕碰碰、懵懂无知中一路走来,却又没有长歪,是因为理性还是因为运气?可能恰恰是因为他的本性纯良,加之家庭环境宽松,才会那么没心没肺、拥抱生活、热爱生命吧。

其实东野的文字很幽默,在推理作品里稍纵即逝的调皮,在他的自传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我的晃荡的青春》这本书,我几乎是笑着看完的,读着读着就发现他至少有一项天分,就是记忆力惊人,那些少年时的生活细节像是刻在他脑子里一般。对此,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对于过去的事,我似乎比别人记得多一些,当时不以为意的体验,长大后才发现有些相当重大,其中有深厚的含义,这些都成为小说的主题”。

在世俗的判断里,晃荡当然不是好事,但不能否认,正是这种“晃荡”,保全了孩子的天性,增加了生命的厚度与宽度,居然在日后都成了写作的养分。不过东野之所以是东野,当然不全因为年轻的自由生长,一旦确定生活目标,艰辛付出是应有之义,以后若找到类似的回忆录,再来分享。

不过,出版社深恐年轻读者看了这本书而歪楼,在书封上特意发布郑重敬告,挺有趣,收录如下。

“东野圭吾青春时期的晃荡行为并不是孩子的理想榜样,让孩子自由发展天赋才是本书真意”。

哈哈。

台词


(编辑:陈佳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