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新规落地在即,单用途预付卡能被管起来吗?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政 朱齐越
2018-07-27 18:40:01
《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国内首部管理单用途预付卡的地方性法规,从立项、调研、审议到表决通过,经历近两年。那么,最终出炉的31条,能管住预付卡吗?
昨天,当记者来到位于宝山陆翔路的RM健身房时,这里已是大门紧闭,室内空无一人,只有零落的健身器械。
消费者们说,这家健身房去年11月底才营业,不少附近居民都办了健身卡,少则充了一两千,多的充了六七千。一个月前,健身房突然贴出告示说,要装修至7月1日恢复,然而第二天,顾客们就发现店里的大型健身器材不见了。据物业说,竟还是半夜搬走的。
此时,店门口又贴出一张新告示,称该健身会所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而顾客们互相核对后又发现,他们预付费的收款人也各不相同。
消费者们说,他们有时候会有个人的转账,比如转给教练等等,但是流水上能查到公司的就有23家。碰到这种事,他们坦言,作为普通消费者,维权实在太难了。
近年来,我们曾多次报道过预付卡商家圈钱跑路的新闻,市商务委统计显示,仅今年一季度,有关单用途卡引发的投诉就达6417件,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关门跑路的投诉同比增加近三成。
事实上,市人大常委会从2016年底起,就开始探索对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的立法。经历三轮审议,今天,《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表决通过,这也是全国在该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建立单用途协同监管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对接、预收资金余额的风险警示,对预付卡发行企业进行智能监管。
市商务委市场秩序管理处副处长邓金兵介绍说,界面上会有红黄灯的警示,对每一家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这两盏灯可以展现出来。而且数据也是实时的,未来的银行系统也会接进来,如果超过一定金额,但银行里面没有资金,系统就告诉监管部门,这家企业没有存钱,需要着重观察。
目前,全市有近十万家发卡主体,新规将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采取"分类监管"。单用途卡经营者如果是企业的或者是同一品牌特许经营体系内的个体工商户的,应当与平台对接,法律有这个强制力。而对于家门口的理发店,和一些类似的个体工商户的单店,这次人大规定授权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
新规还明确,不与平台对接的违规经营者,情节严重的,将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未采取相关风险防范措施的,处2万元以上、20万以下罚款。情况严重的将被纳入失信主体名单,受到相关惩戒。
这样的监管平台能否真的"管用",此前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目前达成的共识是:通过建立平台,先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让政府部门拥有监管武器;同时,平台的信息查询、风险预警功能,也能为消费者充值提供参考。
市人大代表施超在会议发言时提到:“作为消费者,我买你这个卡,我首先要了解你这个卡是否受监管,是不是受到平台的监管。如果说,你不受监管我也愿意买,可以,这也是一种合法行为,但是不受法律的保护。”
新规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下半年,单用途预付卡消费卡的预收资金管理办法等细则也有望出台,明确预收资金余额标准和风险防范措施。
目前,协同监管平台已完成265家企业的信息对接,其发卡余额约占全市商务领域企业发卡余额的三分之一。通过信息对接、风险警示、信用惩戒这三大制度,能否有效遏制单用途消费卡领域存在的问题,维护消费者权益,我们拭目以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施政 朱齐越 实习编辑:朱佳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