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上海人才“30条”稳步推进 政策成效逐渐显现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邱旭黎
2018-03-25 13:10:4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十一届市委三次全会也指出提出,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升不断增强国际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和竞争力影响力,必须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和厚植人才优势,要上海秉持开放理念,持续敞开大门,不唯地域聚英才。
201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也就是人才"30条",围绕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放权松绑",累计出台了69个配套政策。经过一年半的实施推进,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已经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骨科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特色重点学科之一,科室内人才云集。担任骨肿瘤外科主诊组长的副主任医师孙伟还不到40岁。年纪轻轻就担此重任,这在整个医院史无前例。而孙伟的脱颖而出正得益于医院人才建设改革方案。孙伟说,医院已经有一批像他这样的年轻医疗组长,现在是只要有能力 医院就会给你平台。这在以前的人才制度下是不可想象的。
以往,市一医院在人事制度管理方面也是论资排辈。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医院开始实施考核竞争机制,2年一次岗位竞聘,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单以骨科为例,这4年就搞了两轮考核,分别有2个正高、2个副高、1个主治医生由于考核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而低聘了。
这样的好处就是为年轻人腾出了空间,效果非常明显。如今骨科每年手术量超过4000台,年门急诊超过12万人次,比四年前几乎翻了一番。而骨肿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创伤外科等四大特色亚学科,市一医院在国内外均处于学科领先水平。
在人才分类评价上,市一医院也做出了创新尝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陈凤娥在医院的眼科一线临床工作了33年,是院内公认的以临床业务能力见长的骨干。但以往的考评体系常常是"重科研,轻临床",这使陈凤娥在职称通道上总是受阻。
在全市人才政策的指导下,市一医院强调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评价指标,针对不同的专业、岗位、技术人才,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防止一把尺子量到底。
这也使得像陈凤娥这样的医生看到了希望,如沐春风。这种评聘方式确确实实更能激发医生工作和学习的潜能。
对此,上海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林华也表示认同,他认为对于临床类的医生,就是要看他解决疑难杂症,为病人解决痛苦的能力。
人才培养注重眼前,更放眼长远。市一医院还推出了人才国际化培养战略,花巨资把3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的优秀医生,送到海外留学深造。至今,参加半年以上海外培训的医师已将近300人。
刚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放射科副主任王悍,就曾被医院送至美国深造。回到医院后,他把国际上最先进的功能影像学理念引入到临床,使得肿瘤早期的确诊率、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大幅提升。
王焊认为个人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平台的支撑,所有的医生不管抱负有多大,或者专业能力有多强,都是要有一个医院或者一个学科很强的支撑。
如今,市一医院形成了医师队伍公平、竞争、流动的制度和环境,促进了良性竞争,激活了创新能力,提升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院长王兴鹏感触良多。他认为通过规划道路让大家能够各自并行向前奔跑,等于把大家盘活了。而盘活的最终目的是:人才积极性、内在的驱动力给调动起来了。这等于探索了一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人才的生态系统。
一个人才是否有用,更多是看这个单位对人才的评价。上海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林华表示,所以这是我们今后整个制度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一个事情。要为人才松绑,就要向用人主体放权。
通过以"放权松绑"为核心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尝到了甜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样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
上海理工大学的太赫兹研发团队,处于科技前沿,项目股权奖励估值2900万元。学校奖励给研发团队72%股权,同时递延缴纳上千万元个人所得税,成为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暂不缴纳个税的落地案例。
研发团队成员丁丽由衷感叹,这一块最后能实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鼓励和激励。
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三权"下放给单位和科研团队,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极大的激发了科技人员的活力。而对于培育更多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上海也不遗余力。人才30条出台后,启明星计划、扬帆计划、浦江计划等都不断增加扶持力度。
上海市科委人事教育处处长过浩敏说,人才高地建设也得到扩容,让更多人能够纳入到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比如扬帆计划,从每年支持150人,扩大到每年300人,支持的经费强度也是翻倍,最高能够达到40万支持经费。
而除了“放权松绑”外,上海在更好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方面也全力以赴。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国籍的周虹,是全国第一位获得永久居留身份证的海外人才。周虹说,有了这张永久居留身份证,让她国际差旅更便捷,而这得益于上海"人才30条"新政的落地。他真切体会到人才的政策将是非常大的驱动力,不仅会吸引像他这样的海归,其实也会吸引很多海外的高端人才。
根据2016年出台的人才“30条”,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突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试点了降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放宽外籍人才就业年龄、简化入境和居留手续等累计25条集聚海外人才的政策组合拳。近两年,累计办理出入境证件64万证次,受益外籍人才超过11万人次。726名外籍高层次人才通过市场化认定申办了永久居留。目前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占全国的23.7%,位居全国首位。
上海科技大学人力资源处副处长李碧波感叹,学校能吸引的海外人才的面更广了,因为现在能办理相关的签证更便捷,海外人才每次的出入境、每次来开展科研活动或者教学活动就非常的便利。
而对于国内人才的引进,上海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创新运用"薪酬评价、投资评价、第三方评价"的市场化方法引才聚才。近两年累计引进国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超过7.5万人,其中,通过科创人才引进新政,引进的人才近9000人。
据上海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处长叶霖霖介绍,现在更多地会运用薪酬评价,通过他的薪酬水平、社保以及个税的缴纳水平来判断他的市场价值。另外还有运用投资评价的手段,就是这位人才有哪些人关注他,哪些投资基金愿意投他,相信这些投资专业公司对他已经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这种评估可能会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上海正成为吸引海内外人才的重要"磁场"。据统计目前上海集聚了近500名海内外顶级科学家,依托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量子通讯等世界能级的大设施、大平台,墨子号、大飞机、天宫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陆续在上海产生。
伴随着上海实施人才"30条"一年半来,上海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也取得了新进展。"流利说"是一款"人工智能+英语学习"的手机应用。创始人王翌曾在硅谷谷歌总部做产品经理,回上海创业后享受到了启动资金、人才公寓、工商办理等一系列政策扶持。目前企业员工有1000余人,营业额已达3亿多元。
"流利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翌回首这一路走来,感慨万千。他说,对企业帮助最大的不仅仅是资金支持,还有对人才的全方位扶持的政策。现在不仅仅是对于创业者和CEO本人有扶持,公司一些核心员工也能享受到人才20条,30条。 这样的扶持已经更立体化、系统化。
据介绍,上海近年来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力争以人才发展综合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除聚焦创新创业的便利性以及融资环境外,也着眼优化人才综合生活环境,加大科创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建立国际医疗保险直付网络体系,规划新建国际学校,举办国情研修活动、高层次人才新春音乐会等,让人才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温暖与活力。
国家顶尖千人计划专家朱健康赞叹,上海出台了很多好的人才政策,在资金、人员等各方面对人才的支持力度都很大,这使得人才们在上海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出很好的成绩。这将使海内外更多人才愿意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施展自己的才能。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邱旭黎 编辑:傅群)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