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小兴安岭的“绿色”转型(一)——老林工的创业故事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叶钧

2016-06-12 19:56

背靠着一望无际的红松林,伊春市友好林业局广川林场的场长周士侠跟我反复强调着,这林子里的一根枝桠都不能动。我说,来广川的路上,看到大风把不少白桦树刮倒了,周士侠说,倒了也不能动。


广川林场是1958年建场的,年近60的周士侠是广川的同龄人。周场长说,广川是带着“荣耀”诞生的。据林场老人们说,新中国国庆十周年大庆,北京十大工程用的木材都是小兴安岭提供的,12根巨大的红松桩至今还支撑着人民大会堂的建筑。


周士侠咽了口茶水,接着说,可这份“荣耀”并不能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林场的工人淳朴本分,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年代,他们都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计划伐木。月收入一直处于社会的中下游水准,但也很稳定。可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跟社会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工人们的下一代无论是外出读书,还是打工,都不会再从事伐木的工作了。


到了2010、2011年前后,事情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红松林的生长周期大约为50年,砍伐必然会导致林业资源的逐年匮乏。出于资源跟生态保护的需要,国家下达了停伐的指令。于是,50多岁的“老工人”们也不得不告别熟悉的工作。而在友好林业局,跟林业相关的产业也都一夜萧条。


华兴小区原本以木材初级加工而兴,如今,成片低矮的厂房再也不闻机械锯木的声响;通往外界的铁路,也早已不见木材的输出。


林场通往外界的铁路早已不见运木材的火车,一旁的木材加工厂也早已倒闭

“年轻人肯定不会来了,后来,他们把父母都接走了。”周士侠拿起一根烟,搓了下,又搁下了——他说他已经戒烟九个月了。周士侠说,他当上场长那年,广川林场有700多口人,现在只剩下200多人。而停止伐木后,他们的收入下降了70%。


“我们都快60了,能走到哪里去?”周士侠接着说,住着场里盖的平房,种着前后两块地,平时还能到山上采点果实,这代人“靠山吃山”依然没问题。“可是,‘转型’这事真的跟我们老家伙没关系吗?”没有政策、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依然可以自己摸索着干。


葡萄苗

周士侠把我带到离林场总部几百米的一块空地。这里搭有三个大棚。里面种的是葡萄苗。周士侠说,这一个大棚投资是四万元,搭接焊接的工作跟葡萄苗的养护都是林场的干部们完成的。这群都是50多岁的“老伙计”,依然要在这小兴安岭的大山深处创一份事业。他们说,要让群众们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干部们只有自己先做出一个样子。


从搭大棚到焊接,干部们全部自己动手

周士侠说,这大森林到处是宝。山下饮料厂的厂长原先干的也是木材加工生意,如今依然“靠山吃山”,把山里水果酿成饮料、酿成酒,卖到了北上广。那位厂长说,就等着三年后,周士侠他们的葡萄熟了。


广川林场场长周士侠在看葡萄苗

周士侠说,伐木靠的是力气;“转型”得靠脑子。年纪大了,力气不像年轻时那么大了,但脑子依然好使。


山下的饮料工厂等着广川林场的葡萄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