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民企“安心”记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骋
2024-09-07 20:43
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不过,在不少场合上,一些民企却反映,那些原本诚意满满的帮扶政策,落地过程中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差”。“解渴”与“喊渴”为何并存,好政策怎样“看得见”,更“吃得着”?
“政策问企”,开门办营商如何深入“民”心?
周一一早,作为公司高管,王忠正在接待前来调研的区发改委领导。他所在的这家企业,主营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年营收接近15亿元,已完成13轮融资,总金额超45亿元。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出海频频,企业作为核心部件供应商,已有多个项目在欧洲、东南亚落地。如今企业想要再进一步,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征信评级成为了“拦路虎”。发改委了解了企业需求后,为他们专门联系了海外评级机构,定制了“一事一议”的解决方案,这让企业安心不少。
虹口民营企业数量约占全区企业总数90%;贡献区级税收约40%。为了让民企健康发展,这些年,区里出台了不少特色措施。今天的这场“政策问企”,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虹口区还深入开展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的隐性壁垒清查整顿行动,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事实上,自去年中央出台民企“31条意见”以来,“安徽助企38条”、“江苏101项任务清单”、“上海50家民企集中授信1400多亿”等等各类利好政策不断发布。不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参会的企业代表委员表示,他们在调研中却同时听到“解渴”和“喊渴”两种不同的声音。密集出台的政策与企业的“体感”之间,为何会出现“温差”?
“一字之差”,政策补贴如何做到“精准滴灌”?
工作日中午,宣佳和同事一边申报科委项目,一边协调新厂区落地,忙得不可开交。宣佳所在的企业,主攻移动操作复合机器人,产品已在全球几十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智能工厂中得到应用。作为2017年才成立的科创企业,年均技术研发投入过亿,企业资金压力不小。是否能得到政策“扶一把”,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建政告诉记者,企业至今还在高筑机器人技术壁垒,研发投入、人员投入非常大,急需“真金白银”的资助。眼下,企业主营的产品名为具人机器人,即双足为移动底座,上半身为人形的机器人产品。之前相关部门补贴政策中定义的人形机器人,并未将具人机器人纳入其中。这一字之差,后果就是企业未能享受到上百万元的产业补贴。
翻看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成为拼经济的关键词。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层面,帮扶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已经不少,绝大多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
不过,的确也有不少企业还会遇到政策看不懂、找不到,找到了不会用的情况。对此,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汪剑明表示,如今政策落地往往有两大问题,第一个叫作“看得见不好吃”,即政策含金量不够。第二个叫作“看得见吃不到”,对于广大的小微企业来说,“最后一公里”没打通,不管是送达的过程,还是企业搜索申请的过程,都需要花费时间、精力、金钱等各种成本。
如何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不仅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更关乎企业的命运。
政策不“断档”,企业发展才能保持稳定高效
刘瑾,长宁区一家互联网餐饮企业的负责人,主营办公楼宇、社区等各类场景的AI食堂。最近,她有些焦虑,客户货款支付被限额,企业流动资金无法到位。企业成立十年,今年是她拜访街道最频繁的一年。
眼下最让刘瑾头疼的是,与金融授信挂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认定。往年这个时候早已完成,今年却迟迟没有动静。这让刘瑾的心里,颇有些七上八下。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一直是民营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其中近九成为供抵押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的初创企业。
早些年根据国家相关金融机构的安排和社会需求,在融资创新方面,银行曾经作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后期,监管部门出于防范风险的要求和相关审计检查,仍沿用了传统标准,导致融资创新无疾而终。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章友德认为,制定民营企业真正需要的公共政策,对于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满足民营企业共性问题,又满足个性化的问题,就此而言,目前仍有想象空间。
尽管如此,调查显示去年至今,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全国64%民营企业认为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底,仅一年时间,我国登记在册民企数量增加近420万户,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章友德认为,制定产业政策只有坚持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创新企业站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变化需求,最终通过公共政策、具体服务的供给,才能够让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编辑: | 王骋 |
责编: | 赵歆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