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视频 | 视频|一次“顶配”的金融工作会议后 金融业“拨乱反正”的时代将来临!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赵菲菲  郝苗苗  毕俊杰

2017-07-16 20:32:46

这个周末,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舆论普遍注意到,作为1997年以来的第五个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习近平亲自主持,五名政治局常委出席。而以往的金融工作会议都是总理主持,因此,用“规格空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最高层的重视背后,透露怎样的信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认为,这表明,我国将下决心对金融业发展进行“拨乱反正”。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行业获得高速发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影子银行”野蛮生长、互联网金融乱象丛生;资产价格泡沫被推高,贫富分化被加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答记者问时曾坦言,目前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通气不够,对市场风险把握不够。现行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正在进行升级,有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层次。


而这次“顶配”的金融工作会议上,一个重磅举措呼之欲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2013年设立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的升级版。不过,从以前的水平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垂直协调,实际上也意味着,此前“一行三会”自行协商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有更高层面的统筹。


这个委员会,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同时,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方面的职责得到强化。相比过去分业监管、混业经营,它按照相同的监管办法实行统一监管,能有效防止“九龙治水”、各自为战,消除监管真空、监管套利。



细细研究委员会的全称,“稳定”被置于“发展”之前,中央政策的目标优先序列可见一斑。


统计此次会议的词频也不难发现,“风险”和“监管”分别被提及31次和28次,远高于“改革”和“发展”。


在卞永祖看来,之所以如此看重风险,是因为金融业长远发展比拼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走得稳、走得远。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其实,自十八大以来,“防风险”这样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中国高级别的会议和场合,包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卞永祖认为,金融风险包括金融系统内部积累的风险、全球化下由国际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引发的风险、以及自媒体等互联网传播手段对金融“疫情”“推波助澜”的风险。这其中,前者是首当其冲需要防范的。而如何防范?国企降杠杆和地方政府债务是抓手。


从历史来看,金融风险的发生大多与“杠杆”有关。加杠杆过度,容易诱发债务风险传递的多米诺骨牌效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就存在这方面因素。



反观中国,卞永祖认为去杠杆还是要“有表有里”,表面上看起来是金融机构去杠杆,实际上则是国企去杠杆。


在我国贷款结构中,国企占据绝对比例。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固有缺点,比如效益不高。这种情况下,继续对其投入资金,又加杠杆,会加大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并很快传导到金融系统内部。


再看地方债。卞永祖认为总体可控,但局部存在一些风险,特别是随着财政预算硬约束的增强,一些地方借道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继续融资,或者过度依赖发展房地产等投入投资方式,这些都带来新的隐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上,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状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范围,并且首次提出要“终身问责”,可以说是一步到位。习近平指出,“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卞永祖认为,这种问责将风险“属地处置”、源头管控,地方隐形债务的疯狂扩张将得到有效遏制。



金融加杠杆,理想的情况是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的债务融资需求。但现实却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倾向。


在卞永祖看来,这有违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其实也是破坏金融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所在。而这次会议,重申金融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无疑为金融发展“正本清源”、“回归初心”。从顶层设计对金融认知进行澄清,未来也将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赵菲菲 郝苗苗 毕俊杰 编辑:陈佳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