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视频 | 40年·瞬间25:他最大的梦想 就是让你吃饱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晓雯  张颖

2018-12-02 20:09:00

2016年11月19日,在广东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的稻田里,袁隆平团队正在对"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经过测量,这一超级稻新组合早晚两季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打破了双季稻产量1500公斤的世界纪录。作为超级稻的第五代技术应用,双季稻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可以播种并收获两次的稻子。这次的项目,也是袁隆平团队超级稻在全国38个百亩示范片中,唯一一个双季稻科研攻关项目。专家组认为,华南双季超级稻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有利于今后大规模推广。我国现有水稻种植面积4亿多亩,其中有一半可以种植"双季稻",平均一亩的年产量在900公斤左右。如果这一新技术能够大面积推广,将明显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怎样让水稻更加高产,是他的毕生追求。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在得出"自花授粉作物有杂种优势"的方向性判断后,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得到大面积应用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这一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每亩增产两成左右。

1996年,农业部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并由袁隆平主持培育超级稻的第1到第4期,从亩产700公斤到1000公斤,袁隆平对杂交水稻不断改良。现在,超级稻已经攻关到第6期,包括在不久前刚创下亩产新纪录的湘优900,它的亩产量已经超过1200公斤。



目前,仅在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5亿亩,面积占比57%,产量占比65%。而超级稻、海水稻等现代科技农业技术的推广,有望让荒地变成粮仓,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袁隆平计算了一下,全球稻田有一亿六千万公顷,如果有八千万公顷种上了杂交稻。根据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可以增产两吨粮食,八千万公顷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仓廪实、天下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从1978年的3亿吨提高到了2013年的6亿吨,全国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中国在仅占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超过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提出"两个绝不能",就是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我国已经明确2020年和2030年的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18.65亿亩和18.2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15.46亿亩,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500亿公斤以上,确保谷物 基本自给。



未来,农业部门将贯彻国家新的粮食安全战略,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切实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晓雯 张颖 图片编辑:张宁 马优优 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