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

视频 | “快乐的大学”如何纠偏?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云 朱玫 李晞

2019-05-16 21:53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为考上一所好大学,孩子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就像上紧了的发条,一刻不能放松。而一旦进入大学,就该睡睡该玩玩,翘课、打游戏,无比轻松自在。为此教育部去年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中国教育要给大学生合理增负,扭转"快乐的大学"现象。一年多来,各高校正通过各种体制、机制上的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让大学生们变得忙碌、勤奋起来。



这是交大致远学院大二学生的一堂生命科学通识课,授课老师杰里米.格林,来自伦敦国王学院。他讲授的发育与再生生物学,处于行业前沿领域,而且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想混学分绝无可能。


进大学不久就要面对全英文授课的前沿课程,授课的老师甚至不乏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这样的本科教学,让不少学生感觉既惊喜又痛苦。



除了上课,为了让本科生也能有更多机会实操挑战科学技术难题,学院还筹建了创新研究中心,汇集12个卫星实验室,聚焦量子通信与计算等研究方向,并聘请杰出学者担任导师。今年大四的赵杰,就从大二起,跟着导师汪洪教授,扎根能源材料领域做课题,如今已获得赴美直博的机会。

  
而为了让大师、教授们能安心于本科教学,学院也专门推出了一套激励体系,教师只要课上得好,可以等同于在科研上取得各种成就,一样能获得荣誉以及待遇上的激励。



同样,为了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上海理工大学也动足了脑筋。去年底学校与建工集团等8家企业合力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一些应用课程中,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有8个课时深入到相关企业,在具体项目中向企业一线工程师学习实战

 
此外,学校还规定所有的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上课,校领导也不能例外,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而为了让学生增加学习动力,上理工还从2018级本科生开始,面向全体工科学生、设立"荣誉学位"项目,课程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部采用小班化教学,全程配备学术导师,通过"增加难度、拓展深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无论是以学术大师为偶像,引领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发展方向,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各高校都纷纷出台本科教育提升计划,力图通过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与保障,让大学教师能回归教育本源,让学生能马力全开,刻苦学习。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高等院校只有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认真回到教与学上,才能真正提升本科教育。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云 朱玫 李晞 编辑:静静)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