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视频 | 法国尼斯发生持刀伤人案 恐袭幽魂为何阴魂不散?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0-30 00:29

尼斯街头有人被“斩首” 市长称其为“恐袭”


10月29日上午,在尼斯市一所教堂附近,发生持刀袭击事件,截至目前至少造成了3人丧生,另有数人受伤。



法国警方表示,遇难者中,一名女性被”斩首”。尼斯市长埃斯特罗西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现场的每个证据都表明这是一场恐怖袭击,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


事发后第一时间,法国反恐部门已介入调查。正在开会的法国国会议员也为死难者举行默哀。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将于当地时间29日前往尼斯。


这场悲剧发生的时间点,不得不让人联系到一本名为《查理周刊》的法国讽刺漫画。就在袭击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当地时间28日出版的《查理周刊》在封面刊登了嘲讽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及侮辱宗教的漫画。



半月间法国街头现两场恐袭


时间退回的两周前,10月16日,47岁的法国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引发《查理周刊》恐袭案的讽刺漫画,随即在街头被一名18岁男子杀害。嫌犯实施犯罪后,还在其社交账户上传相关照片,声称自己制造了这起袭击。据目击者表示,他们听到袭击者高呼“真主至大”。警方几分钟后赶到现场,与嫌犯对峙片刻后,将其击毙。


遇害教师塞缪尔·帕蒂(Samuel Paty)


帕蒂被害后,马克龙曾到过袭击现场,发表了一番讲话。他称凶手试图“袭击共和国及其价值观”,“这是我们的战斗,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恐怖分子不会得逞……他们不会分裂我们。”


抗议示威也在法国轰轰烈烈的进行,示威者高呼“我是塞缪尔(遇害教师名字)”。这与2015年《查理周刊》枪击案发生后,示威者高呼“我是查理”相呼应。



时间再倒回到那年1月份,两名极端分子血洗了《查理周刊》的总部,造成12人死亡。此前,《查理周刊》刊发了涉及宗教的讽刺漫画。这一事件随即引爆法国国内关于世俗主义与恐穆斯林情绪的争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叶江认为,马克龙在对待宗教极端主义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已经超过了过去所曾经采取措施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切断他们的经济来源,甚至在对伊斯兰的传播进行了限制。他强调不允许有外来的伊斯兰传播,只允许就法国国内的伊斯兰传播,并且要求国内伊斯兰的伊玛目(领拜人)都要谴责这样的恐怖袭击事件。所以这一系列的动作,使得那些受到极端思想影响、受到恐怖分子影响的人们出现了这种反弹。


恐袭背后只是宗教矛盾吗?


就在《查理周刊》刊登那副讽刺漫画的当天,埃尔多安本人对媒体曾说,他还没看到漫画,他对这本“声名狼藉的”出版物也无话可说。他同时继续谴责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历史:“你们才是杀人犯!”



此外,土耳其“抵制法货”的呼吁在不少中东和伊斯兰国家引起广泛响应。卡塔尔、伊朗、约旦、科威特等国快速跟进,就连与土耳其矛盾重重的埃及,抵制法货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叶江表示,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法土两国之间的矛盾,现在这种矛盾已经愈演愈烈,已逐渐上升到欧盟国家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从地域上演变为欧洲与中东地区的矛盾。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黄涛)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