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视频 | 五卅运动,从一百年的这个学校孕育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乐 高原 文字 李蔚欣

2021-06-27 22:05

在素有“赤色沪西”美誉的普陀,纺织厂聚集的小沙渡,一条深邃弄堂里,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沪西工人半日学校”于1920年秋天开始正式授课。因考虑到周边工人作息时间,分早晚两班上课,因此称为“半日学校”。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李启汉在1920年秋天来到小沙渡,这里是新发展起来的工业区,纺织业亦是我党视为凝聚大量工人的重要产业。于是,他租下了当年名为槟榔路3弄的锦绣里内的工房,上下两层共六间,月租24元。28套课桌和凳子,可容纳56名学生。黑板上写着,“‘工人’是天”。



在没有电灯的年代里,学校置备一盏煤油灯,为晚上教学照明。为了吸引工人们前来报名,李启汉特地购买了一台留声机,希望借文艺活动的形式鼓励大家。在这里,前来报名的工人们不仅学习语文历史政治等文化课,更是接受着政治启蒙,培养阶级意识、反抗意识。



条件简陋的教室里,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和课本。但“半日学校”有立志复兴中华、为解放劳苦大众的青年教员;有新文化思想的《新青年》;有通俗易懂的《劳动界》读本。在这里,培养了许许多多重要的工人运动领袖,也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人才。为其后的五卅运动等工人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半日学校”那一盏煤油灯,就像是星星之火,彼时可以燎原,此时可以传承。这份责任根植于上海,使命的火种在小沙渡点亮,红色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代代相传。

关键帧:


工人是天,顶天立地。


革命是火,代代相传。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乐 高原 文字:李蔚欣 编辑:陶亦益)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