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视频 | “落叶不扫”:秋日浪漫背后的上海温度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洪焕铨 沈曦 张琦

2023-11-26 23:14

又到深秋时分,一条条“落叶不扫”的景观道,已经成为申城季节限定的浪漫美景。从2013年徐汇区在两条马路上开始探索“落叶不扫”以来,上海已走过11个年头,在看似“不扫”的背后,其实大大考验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金色暖阳下的衡山路,不时有泛黄的梧桐树叶飘落,行色匆匆的人们纷纷放慢脚步,沉浸在这秋日浪漫中。“色彩斑斓,刮风的时候,满地都是树叶,很漂亮。”“好看好看,我们宝宝也特别喜欢。”市民们纷纷说道。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上海的秋日“落叶不扫”大片已经正式拉开序幕,思南路,是今年第一批开启“不扫”模式的道路之一,片片黄叶把路面挑染得绚烂多姿。市民笑称:“落下来,当我们这个季节的地毯,就是城市的温暖。”



当然,“落叶不扫”,并不是就完全不管了,反而是对环卫工人提出了更加精细的作业要求,他们需要通过巡回人工捡拾,将混在落叶中的垃圾清理,留下满地的黄叶景观。“比如说雨天,或者是大风天,我们也会及时地安排辅助的岗位,进行巡回辅扫,也是根据作业的要求 提高了精细化的标准。”黄浦城发集团路吉公司业务科科长宋俊杰如是说。



每到秋天,上海的“落叶不扫”景观道,总是很受市民游客的欢迎。不过,也不是没有碰上过一些尴尬,比如,“去年原定的11月份的时间,气温还比较高,落叶还没有完全发黄掉落。


杨浦区的清波路,道路两侧所种植的栾树,在深秋季节,叶子会由绿变黄、变红,让人如同置身童话之中。然而去年由于冷空气迟到,落叶不扫季开始后,栾树还没开始变色、落叶,让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多少有些扫兴。



对此,杨浦区绿容局环卫管理科主任科员朱磊坦言:“我们也是实践出真知,针对天气情况组织研究,也是三次调整了计划的时间,今年最终确定是12月1日开始,我们还会结合12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微调,更好地提供一个平时休憩、游玩、包括打卡的场所。”


为了能够更加精准的预测,静安区城运中心与市气象台合作定制了一个专门的“智慧场景”,开始上线试点运作。



这个系统,能实时监测静安区内9条以二球悬铃木为主要树种的道路。根据天气变化,指数模型会给出未来的落叶趋势,形成“落叶清扫指数”和“落叶景观指数”,环卫也能据此来精准调度清扫力量。


灾防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研判室副主任李海宏解释称:“相当于把静安的行政区划,画成一个3×3公里的网格,每个网格上都可以去做气象要素预报值赋值,用赋值带到模型里计算未来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落叶指数。”



“从落叶不扫的这种路段来说,就会很精确地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树叶的飘落,什么时候这一段路能够形成一种景观。”静安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主任谢志彬说道。


比如说,周五冷空气“到货”了,降温、大风都能催使落叶增多,那么当天的清扫指数就是红色,天气晴好景观指数是一级,市民游客也就可以据此来选择自己心仪的采风路段。



“像市民更关注的银杏,未来也有可能纳入到这个应用当中来,其他区也会进一步去探索,看有没有更深应用的可能性。”灾防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研判室副主任李海宏说道。


2013年,徐汇区的武康路和余庆路,率先试水,设置落叶景观路,成为申城秋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到如今,申城“落叶不扫”的马路已增加至40余条,不仅如此,部分道路还在春天樱花飘落的时节“落樱不扫”,让人们能尽兴地赏春踏秋,满足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上海市市容环境监测中心道路保洁科负责人张且石表示:“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工作的推进,能够进一步推动人文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 也给市民一个更加好的环境。”


城市管理部门对待“落叶”的态度,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探索。从之前的“看不到落叶”到如今的部分道路“落叶不扫”,让街区更适合漫步,个中细节也体现着上海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更多市民游客感受上海都市里的温度与美好。



(记者:洪焕铨 沈曦 张琦 编辑:由由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