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视频 |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上海这样做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邱旭黎 孙明 车秉键

2024-01-29 10:35

去年,上海于全国率先提出将社区作为中医药工作的主阵地。实际上,上海不少社区医院已经引入了一些特色中医专科门诊,并且很受市民群众欢迎。这些中医专科门诊究竟“特”在哪儿呢?记者前往进行了探访。



工作日晚上八点,闵行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诊室依然灯火通明。杨女士是下了班专门赶来看嗓子的。“小毛病,我觉得可能中医用法更温和一些,根治性会比较好。”毛女士则是颈椎病发作,肩膀酸胀难忍,手指也开始发麻。医生当场给她做起了针灸治疗。“我做广告行业的,平时也比较忙,现在这样开了夜门诊,我下班回家的时候,就可以做针灸了,很方便。”毛女士告诉记者。



考虑到上班族在8小时以外的就医需求,去年10月起,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开出了“晚门诊”,中医科室周一到周五的门诊时间统一延长到了晚上9点,目前已经开展了中医妇科、中医乳腺、中医脾胃、中医儿科,包括小儿推拿、小儿厌食等几个特色诊疗。“就医群体基本上是以上班族为主,除了开药需求以外,还会针灸或者放血。”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孙桂芳介绍。



去年上海率先提出将社区作为中医药工作的主阵地,除了推进社区中医药工作服务时间上“延一延”外,还在各街镇社区积极创建“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



刚启用的黄浦区豫园街道佳日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引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施氏伤科疗法”,香山中医医院的专家会定期来坐诊,吸引了不少患者慕名而来。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施氏伤科”主任医师杨佳裕坦言:“我们的团队下到社区站点来,既可以让‘施氏伤科’更多走进居民们的生活圈,也可以在带教过程中发现一些传人,那我们‘施氏伤科’传承就更有活力了。”



服务站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作用,大厅里的AR电子大屏和智能互动系统会实时记录居民练习八段锦的动作。“我们在家里自己做,也不知道到底自己动作做得对还是不对,但它这个应该说就很标准了,我们做了以后,马上就能知道我能打到几分,只要可以,功效就达到了。”有居民告诉记者。



这里时不时还会开些专家讲座,讲授实用的中医保健知识。“其实现在网上有很多与中医有关的信息,居民们无法判断这些信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说是不是适合自己,所以其实不妨到我们站点来,能够得到权威的指导。”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佳日服务站中医团队长查姣杰表示。


寒假里,服务站里的中医药特色文化角还成了学生们社会体验的好去处。看看针灸,试试推拿,品尝一下中药茶方,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医学科的博大精深,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截止去年底,上海已创建112家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出的社区中医基本病种清单能覆盖114种疾病,相较于国家清单上还增加了44种,基本能满足本市居民家门口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此外,上海也充分发挥四大中医医联体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双聘等方式,加强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看,提升家门口的中医服务水平。



后续,上海将继续推进摸清辖区居民的人口分布和疾病谱特征,同时调研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在疾病的防、治、康不同的阶段,推出更有特色的中医药服务包,让更多社区居民,都能在家门口就看上好中医。


记者:邱旭黎 孙明 车秉键 编辑:由由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