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追“新”逐“质”进行时
中国长三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贺璟岚
2024-03-07 16:08:27
“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新质生产力”这个新名词,就不止一次地被提及。
新质生产力到“底”新在哪里?它会给我们的生产力带来怎样的“质”变?作为中国经济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长三角,怎么来扛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旗”?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记者展开了调查。
在上海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个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董永军,大家都喜欢叫他“董博士”。说起他的创业项目激光晶体材料,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长期以来,高端激光晶体材料及器件工艺被国外企业垄断,限制了我国激光产业的发展。换句话说,“董博士”现在从事的业务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彻底改变人力资源、能源传统驱动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更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能把低成本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为破解这个痛点,董永军走上了创业道路,成为同时在中科院和企业工作的“跨界”科学家。不过,向“新”之路却并非一路坦途。5年前,董永军在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的孵化基地创业,公司发展并不如人意。董永军坦言,人才资金是他们碰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他坦言,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落地生根”,就要形成“从0到1”和“从1到100”的“接力棒”。 此前,对于一些前沿领域、颠覆性技术,经常会有“市场判断失灵”现象,“拨投结合”和“先投后股”是长三角近年来针对前沿技术创新研究的政策,目的是助力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在长三角国际创新中心主任刘庆看来,长三角一体化历经了“星期天工程师”的苏南模式和跨国总部落户,布局“世界工厂”的两次大发展之后,已经到了要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下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成为开辟发展新领域、培育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去年底,G60卫星互联网首颗商业卫星下线,这也标志着位于松江G60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的格思航天卫星数字工厂正式投产。从公司成立到卫星下线,仅仅只用了短短的13个月。不同于一般的装备产业,卫星是一项高精密、定制化的生产,而这也更需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发挥链主企业的作用。
打通产业链,只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养分”之一。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激活数字的新功能。这也与长三角的转型之路不谋而合。
在江苏吴江的亨通光纤光纤光棒智能制造灯塔工厂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整齐排列的精密工序装备,一架架重型桁架机器人在网格化车间中来回穿梭。从光棒到200多微米的光纤,所有的工序都靠一台台整齐排列的精密工序装备自动完成。在中台集控屏上,实时记录着每一个工艺参数的变化,掌控着这座工厂里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负责人解决。
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场景背后,是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从中不难窥见,新质生产力彻底改变的是以往人力资源、能源传统驱动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更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能把低成本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类似的场景不止是在苏州。如今,上海松江的卫星工厂不仅将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都集合起来,还完成了数字孪生的建设,任何一个工作流程上的人员,不论身处何地,都能了解从端到端的实时进展。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衡量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数实融合”为长三角生产力跃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要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依然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落户宝山二次创业的董永军,经过一年多的研发,研制出适合不同晶体材料的无损集成技术,突破了固体激光器散热困难、调校复杂、可靠性低等产业瓶颈,并开发了一系列集成化激光晶体产品,让激光器关键核心部件实现进口替代和量产供应成为可能。目前,该产品已通过实验室级键合设备测试验证,可以为汽车自动驾驶、激光测距、激光测绘等激光雷达领域应用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眼睛”。不过,董永军还在寻找激光晶体新的应用场景,在他看来,创新只有和市场相结合,才更有生命力。
董永军表示,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是靠利润反哺研发和创新,这就大大延缓了创新的速度。一旦创新不能和应用场景有效结合,快速匹配,再前沿的创新也会失去“生命力”。对此,刘庆建议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让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对研发给予加计扣除等优惠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还要面对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事实上,打造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时代需要,更关乎“长三角制造”新空间。
编辑: | 贺璟岚 |
摄像: | 唐晓蒙吴振华 |
责编: | 赵歆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