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视频 | 视频|质量中国:“试验田”里的质量标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7-09-13 21:37

本周五(9月15日),每两年一届的中国质量大会将在上海举行,大会主题为“质量:改善供给,引领未来"。作为中国自贸区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制度创新不断突破,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创新正是为"质量"服务的。


同时,自贸区对"质量"的追求,也倒逼政府在简政放权与放管结合中,加快转变职能。借助自贸区的改革红利,以外高桥造船、展讯通信为代表,一批自贸区内的企业,积极培育以技术、标准、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推动上海自贸区成为国际质量新高地。本期《质量中国》,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自贸区,看看那里的质量故事。



2.1万箱,这是目前全球在建最大的集装箱船。再过两个多月,它将整船出坞,下水试验。而搭建起这样一艘庞然大物,整个船身共有400多个分段需要逐一焊接和拼装。



新技术PAUT检测人员蔡杨杨说:“这个就相当于就是B超仪器,对整个焊缝里面的情况,有个大概的浏览。”

利用国际先进的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当每一段船身完成焊接后,外高桥船厂的技术人员都要通过专业设备,反复对焊缝质量进行检验。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无损检测室主任助理朱健强介绍:“例如说裂纹,像这种缺陷,还有未熔合未焊透,这种缺陷对船舶运行当中其实还是致命性的隐患,所以我们这个技术都能够发现这种缺陷。”

除了对焊缝的无损检验,对制造工艺精度的严格把关同样至关重要。每隔两、三个小时,质控人员会测量并记录下船体的各项精度数据,通过和计算机模拟搭载的结果进行比对,判断是否符合船舶的建造要求。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度管理员卓国敬介绍:“箱船里面因为放箱子,所以尺寸要求基本上在正负两个(毫米)左右,所以我们确保,每个总段合拢之后的精度,在设计标准范围之内。”



记者金普庆在现场介绍:“相比较于普通的集装箱船,要支撑起一艘2万1千箱的大型箱船,对于厚板尺寸和厚度的把握尤为关键。在我现在所处的厚板来料加工区,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块厚板,从它的划线、切割,再到最后的拼装,每一步的质量控制几乎都要做到分毫不差。”



作为上海自贸区内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外高桥船厂不断探索提升质量,通过"标准走出去"带动"产业走出去"的路径。除了集装箱船,在散货船和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新船舶制造检测上,持续发力。自升式钻井平台,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海工装备之一,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历经5年,质保人员首创顶层标准体系,开拓了国内海工标准化的新局面。标准产生效益,在关键技术标准突破后,引领我国海工装备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



DNV/GL船级社上海新造船经理Kim Anderson表示:“我们根据要求每天会对船舶做认证,并对船舶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最后的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我来中国16年了,中国产品的质量在不断地提升,变得越来越好。”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品质保证部部长易国伟说:“一方面把一些先进的船东和船检的标准要求,把它和我们国内的国情结合起来,变成我们自己的标准,另外一方面也把我们自己,针对我们自己的建造技术上形成的一些工艺惯例,形成我们自己的特点,向外推出。”

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的展讯通信,是一家芯片研发企业。今年5月,展讯公司余宏斌团队,自主研发成功第一个国产手机CPU。在此之前,世界范围内,只有美国苹果、英国高通等三家公司真正掌握手机芯片的核心技术。



展讯通信有限公司芯片设计总监余红斌: “想要做手机CPU的公司是非常多的,包括因特尔,它做了很多很多年,最后它也失败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你可以看到,这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描述清楚CPU架构层面的定义,它的文档有5000多页,那意味着你要做这么一款CPU的话,你这5000多页里面每一个描述,你都要理解得非常正确。”

在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手机芯片里,包含了CPU、GPU等多个核心部件。为了保证芯片的有效运行,从最初的设计到预投产,技术团队要对各项功能完成上千次的试验。

记者金普庆:“每一只CPU经过研发后,都要在这样的车间里,经过凸点、倒装等过程才能真正成为一张芯片。在这个过程当中,至少需要30-40道工序,而在每一道工序后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



打破欧美大公司的技术垄断,展讯成功跻身世界级芯片巨头。实力背后,与自贸区"试验田"改革密不可分。通过自贸区FT账户带来的便捷,展讯通信的融资成本较传统账户下降低0.5-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免交税金近4000万元。几年下来,企业把节省下来的费用,投入了到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上,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在上海自贸区,自上而下,对质量监管的改革探索也从未停步。今年3月,注册于自贸区内最大的国企高桥石化,领到了全国首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将原危险化学品石油、危险化学品无机产品、危险化学品有机产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三证合一",不仅取消了发证前产品检验环节,减少企业费用18734元,同时,实际审批,由改革前的30个工作日下降至15个工作日。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旭海说:“产品抽查检验这个环节。作为整个审核过程来说,是一个耗时最长的环节,要从现场的抽样到取样、封样、送样,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省掉了以后,大大地缩短了整个取证的时间。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对生产质量的追求倒逼制度改革,作为中国自由贸易区的首个试验地,成立近4年来,上海自贸区在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管得好",考验着政府管理部门。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晓军表示:“上海有五项关于质监方面的改革举措,在全国在全市进行了一些复制推广,追求卓越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在质量高地的建设中,政府应该严守质量安全底线,政府应该要提供一个追求卓越、追求质量的社会氛围,通过我们对一些质量效益型企业的服务,提高我们中国制造的水平,提供我们高端质量的供给,更加更好地满足我们人民群众的需求。”

(东方卫视记者:金普庆 编辑:曾小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