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瑞金路上的名人印记

时讯

看懂上海

2018-06-10 15:36

在上海以“瑞金”命名的路一共有三条:瑞金一路、瑞金二路和瑞金南路。徐家汇路以南是瑞金南路。


瑞金一路


瑞金一路位于卢湾区西北部。北起延安中路,南至淮海中路。长590米,宽14.8~18.8米。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公董局越界辟筑,因有天主教圣母院而得圣母院路(Route des Soeurs),1914年划入上海法租界。民国32年(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改名象山路。民国35年(1946)蒋介石政府改名中正南一路。1950年共产党政府以江西瑞金改今名。沿路多为住宅,有商店、学校。


瑞金一路150号 瑞金公寓


瑞金公寓


霞飞路爱司公寓旧照


当年的爱司公寓就是而今的瑞金公寓,位于当年法租界的霞飞路与圣母院路口(即现淮海路瑞金路),1920年建造,八层公寓式大楼,底层为商店。建筑大师邬达克的作品,法国文艺复兴的风格。米黄色的墙体,暗红色的强调竖向构图的凸形窗,凸形窗上有五根竹节状的细圆柱,上部双重檐口间则饰有半圆券的三连窗以水平线条相连,凸窗间设有轻巧的出挑阳台。




瑞金公寓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瑞金一路157号 秦怡旧居


卜邻公寓


秦怡


卜邻公寓的底层一室原是秦怡旧居。秦怡原名秦德和,上海市人,祖籍江苏高邮,是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的33世孙。中国著名电影、话剧、电视剧女演员、艺术家。从艺70多年,饰演过近百个不同角色,其中,《青春之歌》中的林红、《女篮五号》中的林洁等银幕形象深入人心。


秦怡婚姻坎坷,前夫陈天国终日酗酒,两人无法共同生活,有一女斐斐。第二段婚姻,与 “电影皇帝”金焰结合。两人的证婚人是郭沫若。婚后有过一段甜蜜的生活,生了个儿子金捷为家庭增添了温馨气氛。解放之际,秦怡一家就住在瑞金一路这幢公寓内,她曾在解放日报的一次采访中口述到:


我一生中感到最幸福的,就是上海解放的时候。那时,我和家人住在瑞金一路的一所小公寓内,一出门就可以看到解放军的车子在街道上停得满满的。我一心想着,解放军来了,我们给他们送点什么好呢?


……我儿子那时候还不到两岁,我一只手抱着他,一只手拿个茶壶,让儿子两只手抱住一摞瓷杯。


……解放军的车子开得很慢,只比我快一点点,我就一直跟着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喊“解放军辛苦了”,不知不觉就走了一夜,从瑞金一路一直走到了打浦桥。到了打浦桥,我发现天都已经亮了,太阳也出来了,这才想到回家。


1949年,秦怡、金焰在复兴公园义卖募捐


夫妻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主演电影《失去的爱情》,金焰患了胃溃疡,手术后保住了性命却只能卧床在家,无法上镜拍戏。秦怡精心护理金焰,直到他离世。而儿子金捷由于在文革时期受到惊吓,16岁时被诊断为急性轻度精神分裂症。


瑞金二路


瑞金二路位于卢湾区西部,南北走向,北起淮海中路(原霞飞路),南至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长1517米,宽15.0~20.0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筑,以徐家汇天主教堂神父、法国公董局董事名命名为金神父路(Route Pere Robert)。民国32年(1943)改名黄山路。民国35年改名中正南二路。1950年以江西瑞金改今名。沿路有住宅,商店、瑞金医院、瑞金宾馆。


瑞金二路26号 应云卫旧居


瑞金二路26号


应云卫


应云卫(1904-1967),祖籍浙江慈溪,生于上海,我国早期著名电影导演和戏剧活动家。16岁因家贫辍学,进洋行当学徒,不久与程梦莲等组织化妆宣讲团。1921年冬参与组织上海戏剧协社,为负责人之一。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电影运动,1933年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1934年辞去洋行职务,加入电通影业公司,导演影片《桃李劫》、《梅萝香》等影片,组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次年任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教务长。


瑞金二路118号 瑞金宾馆



瑞金宾馆的前身是马立斯别墅,建成于1917年,坐落在今瑞金二路118号。别墅占地达7万7千余平米,花园里除了有绿茵草地和森郁的树木,还有小桥流水、四季花卉。四幢造型别致、气度非凡的别墅式建筑就掩映在这闹中取静的大自然之中。这里原是英国淘金者、冒险家马立斯的住宅——“马立斯花园”。


抗战初期,马立斯病故,住宅转而落入清末邮传大臣盛宣怀之侄、汉奸盛幼庵之手。1938年他依附日伪,在住宅内开设了“宏济善堂”,是当时最大的贩毒机构。抗战胜利后,盛幼庵被南京高等法院判处死刑,住宅作为敌产被接收。后国民党政府拨给“励志社”用作办公。解放前夕蒋介石夫妇曾一度寓居此宅。建国后住宅由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瑞金宾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同志及世界各国领导者如印尼总统苏哈托,印度总理尼赫鲁,越南胡志明主席,朝鲜金日成主席,以及其他国家政府高层都曾在此下榻过。1979年后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外开放上海瑞金宾馆,从那时起,全世界著名的学者,商界精英和游客都慕名而来。


瑞金宾馆一号楼


瑞金宾馆二号楼


瑞金二路129弄 花园坊


瑞金二路129弄花园坊

著名画家关良曾居住在此弄


瑞金二路花园坊建于1928年,为新式里弄,砖木结构3层,整个小区的分布呈“鱼骨状”,一条宽9~10米的主弄横贯东西,“鱼头骨”居于主弄的北部。红砖外墙,围墙只有2、3米高,大门和二、三层的窗户都朝南,窗户和里门的设计都颇为精致。屋顶呈“人”字形,用水泥封顶,靠北的一面三层是亭子间和内天台。现居住着1到118号的居民,看得出房子已经有些年代了。


瑞金二路129弄花园坊103号3楼黄源夫妇30年代旧居

(1933年徐懋庸搬此居住)


花园坊曾有多位文化名人寓居,当时黄源夫妇住在103号的3楼。1998年6月26日,著名老作家黄源题词“三十年代曹聚仁先生和我同住在上海金神父路花园坊,同时都和鲁迅先生亲切来往,抗战初期又在杭州相聚,现在成立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特此祝贺”。 



瑞金二路129弄花园坊106号徐懋庸旧居


徐懋庸一家住在106号。曹和徐都是写杂文的高手,成了邻居后,更是一见如故,谈得投机。徐徐懋庸常跨过阳台聊天,一聊就是通宵,有时就隔着阳台说话。


1932年曹聚仁搬到107号。曹聚仁在这里继续编《涛声》,停刊后又与徐懋庸一起创办《芒种》半月刊,虽然住在新式里弄,可《芒种》却带有“到农村去”的意思。



瑞金二路花园坊107号作家曹聚仁旧居


瑞金二路132弄10号 桑弧旧居


桑弧(1916-2004)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著名导演、编剧。1930年桑弧父母双亡,家道中落,辍学在上海当学徒。1933年肄业于沪江大学新闻系,任中国实业银行职员。1935年结识周信芳与朱石麟两位艺术家,在他们的提携下尝试文艺写作。1941年起从事电影剧本创作,编写电影剧本《灵与肉》等,均摄成影片上映。抗战胜利后入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解放前夕,由他编导的《假凤虚凰》等影片,在社会上发生很大影响。解放后执导《祝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进入创作高峰期。50年代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编导影片《天仙配》、《魔术师的奇遇》等十余部影片。“文革”开始后,被批斗时他发出“我再也不搞电影了”的哀语。但一俟机会来临,还是回到了熟悉的领地。



瑞金二路132弄10号 桑弧旧居


他担任编剧的水墨动画片《鹿铃》获1983年金鸡奖和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1981年改编并独立执导影片《子夜》。1990年桑弧导演了他的收山之作—京剧艺术片《曹操与杨修》。五十多年来,编剧、导演了三十多部影片。2004年9月1日在上海去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二至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桑弧的艺术风格具有含蓄、细腻、恬淡、质朴的特点。 


瑞金二路132弄49号 张伐旧居


瑞金二路132弄49号电影明星张伐旧居


张伐(1919--2001)黑龙江哈尔滨人,后迁居北平、上海。早年就读于华光戏剧学校,毕业后从事演剧活动。曾先后在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上海艺术剧团演出话剧等,1942年出演处女作《乱世风光》。主要从影生涯始于战后,在“文华”、“中电二厂”、“启明”等电影公司主演了《太太万岁》等影片,成为当时有影响的小生演员。


张伐《太太万岁》剧照,饰演唐志远


上海解放后,他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主要演员。“文革”中,张伐被关押了四年,去干校劳动了五年。他参加了电影《子夜》的拍摄,在电视剧《长夜行》中扮演了主要角色,1986年为了纪念恩师黄佐临从事影剧事业五十周年,话剧界举行专场演出,他应邀参加话剧《夜店》的演出。此后,由于疾病缠身,他不得不远离摄影机和舞台。


瑞金二路148号3楼 中共地下电台旧址


瑞金二路148号3楼 秦鸿钧中共地下电台1937-1939年旧址


当年的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48号三楼是沿街的三层小洋楼,坐西朝东。民国26年底设。其时秦鸿钧(1911-1949)受共产国际派遣回国,建电台与共产国际远东局直接联系。秦与小学教师韩慧如结婚后,白天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菜市路(今顺昌路)口设永益糖果店掩护,传递情报,晚上发报与中央联系。民国28年,奉调哈尔滨而撤。


瑞金二路197号 瑞金医院


1952年的广慈医院


更名后的瑞金医院大门


瑞金医院原名广慈医院,建于190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创建之初,法文名称是“圣玛利亚医院”(Hospital Sainte-Marie),是一所由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医院。共有四幢两层楼房,其中两幢是病房,还有修女、职工宿舍各一幢。


广慈医院历经了多次扩建和抗战,至1966年10月改名为“东方红医院”,同时改名的还有仁济等另外6家医院——文革的产物,都知道的。1972年2月,更名为如今的“瑞金医院”。


瑞金二路225弄36号 黄桂秋旧居


黄桂秋旧居


京剧青衣黄桂秋


黄桂秋(1906-1978)武汉江夏人,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旦角黄派的创始人。“黄桂秋”是其姐妹的名字,借来作了艺名。1924年中学毕业后在铁路局工作。黄桂秋去南方后以《别宫祭江》获得“江南第一旦”的称号。1936年黄桂秋组织正谊旅行剧团,离开京、津,到全国各地演出,1941年定居上海,居于此。



部分文字来自:①《弄堂·上海典故》;②高参88新浪博客《瑞金路上历史建筑》一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