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

视频 | 视频|我的镜头,让美国人认识上海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光

2017-11-30 20:24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

一座城市,就有一段历史。

从风花雪月到人生哲理,从石库弄堂到新式小区,旅美华人摄影师龚建华,用镜头记录着上海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点滴瞬间。



上世纪80年代初,龚建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猎奇创作后,把镜头对准了最普通的上海市井生活,他用36年的时间慢慢集结了一座城市的“众生相”。



在龚建华眼里,身边的生活才是最好的创作源泉,所以他的作品大多都带有“弄堂”这个上海的身份标志。这张《72家房客》是龚建华摄于1990年的夏天。



在那个普通的星期天清晨,弄堂里有人在洗衣服,有人在洗菜,小女孩俯在板凳上做功课,老人眯着眼打盹……小小的画面里竟塞下了三四十人。虽然每个人的动作都不一样,但混搭在一起却意外的协调。27年后,龚建华故地重游。这条位于北京路贵州路的弄堂还在,还在的还有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




眼前的这位阿婆便是《72家房客》中那位站在角落里抱着孩子的女士。27年过去,回看这张照片就如同是在时空中穿梭,洗衣机里的水流声,儿童的嬉戏声和老人的呼噜声,仿佛就在耳边悠悠回荡。




这幅名为《弄堂里飞出的金凤凰》的作品,是龚建华在1995年帮朋友拍结婚照时留下的。一对新婚夫妇从弄堂里走出,一位阿婆目送他们。画面中两位新人甜蜜幸福、面带春风,佝偻着身子的阿婆扶着弄堂里桌子一角,欣喜地注视着这对新人,眼神流露出深情祝福,似乎还有些许的羡慕。



22年后,龚建华又回访了这对夫妇,并为他们拍照。只是当年佝偻着身子的阿婆已经换成了夫妻俩念中学的女儿。小家的变化,反映着上海走出弄堂、奔向都市的巨变。




从“好白相”到以此为业,龚建华对摄影的理解也愈加透彻。他认为艺术创作的根一定要在百姓当中,如果根基不在人民群众当中,那这件作品就是无根之源,就会缺少生活中的烟火气息。




一张张无声的照片就像是一帧帧电影,静静地播放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人们仿佛能听到“落雨了,打烊了,‘小巴嘞子’开会了”的童谣,听到家长里短的闲聊,听到“栀子花茉莉花”的叫卖……




龚建华36年的拍摄,不仅仅是对上海的记录,更是中国发展的浓缩。这些年在美国,龚建华发现知道上海的人不少,但即便来过上海,美国人也大多是住星级宾馆、乘旅游大巴,走马观花哪能体味这座城市的魅力?摄影作品能给美国人走进普通上海人生活的机会。不少美国观众告诉龚建华,这些照片给了他们“第一眼的上海”,更有美国华侨在他的作品前老泪纵横,表示“这就是我的童年”。




一台相机

记录人情冷暖

一张照片

见证时代变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光 编辑:馨元)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