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视频 | 战役实录 | 来自警察朋友圈的道口“战疫”记录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徐蔚珏

2020-02-21 12:17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为做好道口防疫查控工作,分局从各单位紧急抽调警力增援道口一线,广大增援民警临时受命,离开自己原先的岗位迅速投入到“战疫”工作中。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从适应到熟悉,有些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分局机关增援民警张奇的微信朋友圈,一起分享他的道口故事。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我原来的生活、工作发生了急速的转向。原本打算春节假期外出旅游,随着疫情的爆发,先是主动取消外出申请,接下来就是年初三参加增援,上了战疫第一线的葛隆道口。工作之余,每次当班,我就用手机镜头记录道口工作的点点滴滴,捕捉感人的真实瞬间,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与大家分享公安人的“战疫”情况。

主动学习业务,积极联系基层。我以往多在机关工作,来到一线,还担任带班长,最紧要的就是掌握查控业务、摸清道口情况。这一点,我通过加强学习、虚心求教来实现。葛隆道口有不少能人,像“追逃能手”唐振洪等以往都是分局的典型人物,站长浦晟罡经验丰富,作为分局的兼职教官,经常到各单位送教上门。甚至同来增援的分局专职教官张良也是交通管理的能手。我就利用一起工作的时间,多学多问。



同志们工作本来就积极,看我也想做好工作,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献言献策。很快,我就了解了葛隆道口各项情况,掌握了一些日常查控的技巧,还明白了车流疏导的要点。启动入沪人员健康登记后,我们面对车流日益增加、站内产生拥堵的情况,结合道口周边条件,想出了引导岗位前置、设置等待

专区、开辟快速通道等方法,基本杜绝拥堵情况的发生。


为此,我协调前后班组,统一了民警、辅警上岗时间,并合理分配班组内的警力。还比如,我发现道口志愿者人员经常变化,很多新人上岗后对设备操作、查控要求并不能熟练掌握。为此,我坚持每次上岗对志愿者讲解工作要求,防止产生查控要求不到位情况的发生。

主动克服困难,积极坚守岗位。战“疫”期间,第一需要克服的,就是战胜对疫情的恐惧。防疫工作启动之初,一线防护设装备还未配备到位,护目镜、防护服还做不到全覆盖,让大家产生了深深的顾虑。为此,我们认真做好站上公共区域的防疫工作之外,自己先行动起来准备酒精棉消毒手机、眼镜、手套,购置护目镜,并养成勤洗手等习惯,以对同志、对家人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自身防疫。




此外,分局警保部门和工会及时将防护用品、暖宝宝等御寒用品送到道口,在物资紧缺的当口,分局对一线警力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倍感温暖。增援道口,挨冻、熬夜都是正常的事情,我们互相提醒做好防寒保暖,坚决防止因自身感冒而影响工作开展,现在是最需要人手的时候,千万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非战斗减员。




主动帮助群众,积极展现风采。上道口的第一周,站上竖起了一面鲜红的党旗,大家站在党旗下,对自己都自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战“疫”期间,我们收获了感动。57岁的老民警唐振洪,工作主动认真,即使是工歇时段,依然在对面的岗亭时时盯着查控岗位,常常思考提出改进工作的合理建议。看着老唐的背影,我突然明白,他为什么会成为全局都叫得响的“追逃能手”。即将退休的王益民,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警服下带着护腰器具,但从没要求减少工作量,只是在工歇时,常常自己做腰部拉伸。战“疫”期间,我们还收获了友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日夜并肩作战中,我们与辅警、卫健委同志,甚至是巴基斯坦友人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建立了友谊,大家并肩作战、共同努力,为战胜疫情这个共同目标不懈努力。战“疫”期间,我们还收获了好评。




很多群众不会填写入户人员健康信息登记,我们就主动帮助指导。很多市境道口封闭了,群众正常出行受到了影响,常常前来问路。这时,我们主动和临近道口询问情况,为群众提供准确的建议。其间,我们不仅受到各地的群众好评,还被受帮助的日本、新加坡的友人赞扬。




道口红旗飘扬,“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查控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风雨驻扎在第一线,全力以赴竖起第一道安全屏障。虽然检查过程会耽搁一些时间,但我们的工作得到过往群众的理解和全力配合,这让我们倍感信心,身后有这么强大的后援团,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徐蔚珏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