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视频 | 水下·你未见的中国②:时间胶囊

《水下·你未见的中国》项目组

2019-10-01 22:30

“列车停靠三站台,请旅客们按照站台显示屏指示的车厢位置排队。”


为了这次桐庐之行,胡建明已经忙活了大半年。


胡建明要去远方寻人


“60年了,他肯定很着急。如果他看到这个图片的话,会很高兴。“


他要去寻找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的人,而他的线索只有四个字:山屏水带。


千岛湖


千岛湖,这里每年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1500万人次。


人们憧憬“天下第一秀水”的水质,更仰慕这里的千岛奇景。


其实千岛湖并非天然湖泊。1959年,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关闸蓄水之时,大坝上游,海拔108米以下皆成了水域。目光所及星罗棋布的小岛,曾经,都是山峰。


水面之下,则封存着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这也让千岛湖,成了潜水圈的圣地。


“可以了吗?”纵身一跃,潜入千岛湖水下30米,两座千年古城,逐渐清晰。


千岛湖水下古城


它们是贺城、狮城。一座始建于三国初期,另一座则稍晚,建于唐朝。


大坝蓄水前,城中居民响应号召,背起行囊,移居他处。


两座空城,则被留在了水下。


精致的徽式大宅,雀替、斗拱、门当,昭示着这个新安江畔商路枢纽,曾经的繁华富庶。


“今天这个水能见度很好,我们下去就找到一栋房子,来你看,水很透。”看着拍摄的的画面,胡建明显得有些兴奋,在千岛湖拍了这么多年的水下古城,他知道天气好又水质好的时候,是多么难得。


每年慕名而来的潜水员不在少数,不过胡建明,却对千岛湖水下古城,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他是土生土长的淳安县人,自小在狮城和贺城的传说中长大。


前几年,他学了潜水,终于能去看看,这传说中的两个古城,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我们在陆地上看东西都仰着看的,在水里你可以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所以我们贴得很近看的话,龙头就很大了,所以这个震撼力还是不同的。”胡建明的家离湖不远,隔三差五他便会拿起相机,去三四十米深的下水摸索、寻找。也正是因为胡建明,越来越多保存完好的水下建筑,被渐渐发现。


“让后人知道千岛湖水下还有这些东西。有视频,有照片,才能反映出来。”


然而,除了记录和展示,胡建明心里,还有更多想做的事。


“咚咚咚”胡建明敲开了淳安县一处民居的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迎了出来。


“方老师家吗?”


老人点头。


“方老师你好,拍了那些东西给你们看一下,石峡书院。”


千岛湖水下的千年古书院:石峡书院


这是胡建明之前在贺城潜水时找到的建筑——石峡书院。


它曾是淳安当地最负盛名的书院,始建于南宋,出过3个状元,12次科举考试,就出了74位进士。被淹没之前,仍有不少人在此求学。


“名家,理学名家,张謇。”经过8个月的寻觅,胡建明终于找到了曾经在石峡书院学习过的两位老人。六十年的尘封,足以让这座曾经弦歌不辍的古书院被世人遗忘。幸好影像的力量足够强大,能够穿越时光,让它重新被人记起。


“今天看到你这个,勾起我们的很多回忆。我们心里是,浮想联翩。”老人们很激动,胡建明看到这样的情形也很欣慰。


这就是胡建明更想做的事,帮助这些遗落在水底的屋舍,寻找昔日的主人,寻找回忆。在和古城相处的漫长岁月里,他早已将水下世界的一砖一瓦视为老友。他心疼它们,无名无姓。


“这房子都孤零零地待在水下,就在想以前生活的这些人现在在哪里。”


这一天,胡建明又有了新的发现。


千岛湖水下一处保留较为完好的民居


这是位于水下贺城西北角的一处民居,在水下沉寂已有60年。这里水深接近40米。冬季,浮游生物已经沉淀,水下能见度不错。


砖瓦历历,房屋保存得比想象中完好。


一侧的屋顶损坏较为严重,不过其它三面,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从天井垂直往下,进入屋内,仿佛穿越了一道门,解开了时间胶囊里,封存已久的记忆。


这是水下贺城中少有的,保存如此完好的房屋。


在房屋的柱子上都有牛腿(梁托),雕花的牛腿,十分精美。


雕花的牛腿


而在正堂后面还有一个楼梯,通往二楼。胡建明在里面转了一圈以后,回过头来一看,发现大门还在,等他出了大门以后,抬头再一看,门顶上一块匾,保留完好,写着山屏水带四个字,很是漂亮。


门匾上写着四个大字:山屏水带


胡建明想知道,这是谁的家,它等待了60年的主人,又在哪里?


为此,胡建明成了档案馆的常客。


“从港口这里,这里进来,进来第一个湾进来,进来就是这个地方。因为再往里面走就到塔山了,这个位置肯定是许家源这个位置,那个山湾里就这么一个村庄。”胡建明很快确定了房屋所在的村庄,就是许家源村。之后,他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在档案馆翻找关于许家源村移民安置的资料。


他惊喜地发现,60年前,许家源村迁移的时候,有一部分村民没有迁往他乡,而是往山上安置,搬到了水位线之上。


或许,水下这栋房子的主人,依然就在湖边。


如今湖边的村庄有了新的名字:三合村。胡建明拿着印有民居的照片,四下询问:“找到一个房子,是不是你们家里的?”


“对这个房子有印象吗?”


“不是,不是我家的。”


“不大清楚,不太记得了。”


“这个是什么屋子,没什么印象了。”


胡建明希望能够寻找到房子的主人


60年,能够保有这份记忆的村民,少之又少。即便“大海捞针”,胡建明也不愿停步。


两个月后,我们又接到了胡建明的电话,他说他翻看了淳安县志,许家源另外一部分的村民,应该是安置到了临近的桐庐县。他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这样一户人家。


“就是这里吗?”胡建明乘车来到几百公里外的桐庐县,看到老人,听到熟悉的乡音,胡建明倍感亲切。


胡建明询问老人移民时候的年纪,老人告诉他,自己曾是许家源村村民,十九岁的时候移民到了桐庐,对当时移民时候的场景很有印象,也清楚记得家里的门上有一块牌匾,很是精美。


胡建明拿出拍摄到的老宅照片,老人戴起老花镜凑近了一张张过目。


“山屏水带,这个画面,我认不出是我家里。”


胡建明的期待再一次落空了。寻而不得,他却早已经习惯,只要还有线索,他就会继续找下去。


有生之年,他要帮尽可能多的“老友们”,找到属于它们的独家记忆。因为只有被记起的每一个细节,才能让这些冰冷的建筑,重新拥有温度。


(来源:《水下·你未见的中国》项目组)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