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大江东|新时代的“人民城市”,看上海如何谱写新篇章

时讯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刘士安  李泓冰  姜泓冰

2020-06-24 08:29:55

6月23日,十一届上海市委第九次全体会议现场。陈正宝摄


上海这座城市,到底好在哪里?归结到一点,是“人民至上”


很多朋友说,走在上海的路上,欢喜,安心,有安全感。


那么,上海到底哪里好?


春有白玉兰,秋有桂花香?万国商流,美食琳琅?法治环境好,契约精神强?亦或人均期望寿命最高,教卫文化资源丰富?


可以去听听几天前结束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老外怎么说。上海这个问计全球大脑的会,开了30多年了。有老外感叹:这次疫情应对,充分展现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有务实的跨国企业家直接放话,“将持续推进与中国、与上海的各领域合作,加大投资力度,拓展业务布局”。


6月19日举行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上海市领导与来自亚太、欧洲、北美、南美15座城市的24位咨询会议成员开展云交流。 陈正宝摄


可以去问问上个月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推介的“上海经验”。有媒体盘点,多学科合作的高超救治水平,依靠“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守好校门家门社区门和城市大门,6000位家庭医生成为防疫网的纲与目,把流行病学调查做实做细……都是上海方案的“重大亮点”。而人称抗疫“尖子生”的上海,却在那个会上,在全国人民面前反思,自查自纠了一堆问题,“边打边学边建边干”,誓言要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实现这军令状的时限是:5年。


可以去看看上海媒体的报道。“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媒体对今天(6月23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的预热报道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句话。这话其来有自: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在杨浦滨江,对着周围的市民群众和上海市领导,嘱咐了这句话。这句话,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成为上海决策者铆牢的奋斗目标。


更可以去问匆匆走在街上的人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上海故事”。上海,催生着形形色色的人生传奇。而答案,就在这些传奇里。


张文宏,浙南瑞安的小镇青年,18岁来上海读医学。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一句“党员必须先上,没有商量”,让他成为网红医生。他的专业精神与实话实说,成了上海人乃至全国网友的定心丸。他为申城硬核打CALL,“上海不欺负老实人”。其实,像他一样风格的上海医生和专家学者很多,无论逆行武汉还是守护上海,他们让从甲肝、非典到新冠的狰狞病毒,都望而却步。


朱雪芹,苏北睢宁农家姑娘,17岁来上海打工,缝纫机前专心致志,业余也没断了自学。3年后,公司送她去日本进修。再后来,她成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从前仰视的社会精英们共商国是,为上海的近千万流动人口,也为全国的农民工代言。


朱国萍,典型的上海里弄大妈,在虹桥做街道干部一做30多年,天天和“鸡毛蒜皮”打交道,是大上海毛细血管里最活跃的人物之一。朱大妈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人称“小巷总理”。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朱国萍在“代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说:30年社区工作历程,最大的感想就是:社区是个小社会,社区搞好了,小社会做好了,大社会就稳定了。世博会、进博会、抗疫防疫,不管什么大事,有他们扛在基层社区,上海就稳了,就底气十足。


上海到底好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深的感受。归结到一点,是这座城市坚定践行的“人民至上”。上海最神奇的地方,不在日长夜大、森林般的楼宇,而在这些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的传奇故事里。来自红色狂飙起点的阳光和来自太平洋的浩荡天风,让草根也能灿烂,让平凡人生也能出彩。


让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道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杨浦滨江公共岸线。 杨浦区委宣传部 供图


“五个人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民至上”,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使然。


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看得很远,抓得具体,也很有温度。确实,“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食衣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人民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新使命,是这份《意见》出台的最大动力。


这次奠定上海城市发展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的重要会议,深刻把握了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会议强调,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人民城市,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不断去探索、去创造,不断开拓人民城市建设的新境界,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世界影响力。


正因此,上海市委出台的《意见》,强调共创更美好的城市、共享更幸福的生活,提出了人民城市建设“五个人人”的努力方向:


——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

——打造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

——打造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

——打造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

——打造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


在解读这“五个人人”时,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就是要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体现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实践和切实感受中,就是要把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要求、作用发挥贯穿于城市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他强调,对发展水平的提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敢于在国际竞争中与强的比、向高处攀。而对根本属性的把握,则需要我们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贯穿始终,把我们最为宝贵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推进城市各项工作,都要着眼于“五个人人”,聚焦“五个人人”,不断实现“五个人人”,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


“人人”,就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力度,就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上海要不断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更幸福,让全体市民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个目标,值得铆牢。


满纸闪烁的“人民城市”,让新时代的上海底气更充沛、底色更温暖。


近些年精心营造的上海城市空间,申城多了很多网红打卡地 资料照片


共建共治共享,彰显城市主体强大力量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规划、一流建设、一流治理。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从一片阡陌农田变为一座璀璨的现代化新城,浦东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是实践人民城市理念的一个样本。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在人民城市建设发展上又踏上新征程。


6月21日,北外滩开发建设全球宣介会在虹口区举行。这块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宝地”,开发建设的目标是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此前,李强在虹口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建设全过程,努力把北外滩打造成新发展理念的集中实践区。他强调,城市开发建设要展现开放特质,突出宜居品质,践行共享理念。在全会上,他又提出,要把人本价值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取向,作为改进城市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标尺,作为检验城市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想象高楼林立的浦东陆家嘴能在短短30年间创造为世人惊叹的奇迹。同样,可以想象,未来的北外滩,将与浦东陆家嘴隔江相望、交相辉映;未来的上海,人们将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如果说,城市规划体现的是决策者的智慧,那么,城市建设和治理,依靠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力量。


其实,城市共建共治与共享,在上海已深入人心。


也许是产业工人诞生地自带的当家作主气派,上海的百姓不但很懂生活,也很有参政议政意识。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去看了虹桥街道的一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这里的百姓不简单,有“通天”之能。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这里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居民的立法建议可以直达全国人大常委会。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等30部法律,在这个街道征集归纳了近500条意见建议,其中25条被采纳为煌煌法律条文。


在全国率先实行的生活垃圾分类,上海的基层治理能力再一次发动,居民的自觉意识和志愿者精神再一次发力,天下岂有难事?


今年的疫情防控,上海很醒目的一点,是从未自我封堵、“关闭城门”,而是处变不惊、敢扛重任,疫情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再难再险,上海和上海人也始终用“绣花”般的精细化管理,维护着安全、淡定与体面。


华山医院感染科专家张文宏,是新冠疫情防控上海经验的“形象代言人” 姜泓冰摄


处变不惊、敢扛重任的背后,是2400多万上海市民凝聚成的强大力量。


在6月17日召开的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上,1万多名区、街镇干部与社区工作者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共同参会。市领导在讲话中动情地说:“社区的同志非常辛苦、很不容易,工作做得很细。正是因为大家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人民群众的安心安全,才有了千万家庭的和谐安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他还要求上海的干部群众,“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总书记对上海的谆谆嘱托站高望远,上海近年来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创新一直在路上。许多政务服务堵点、社会治理痛点、环境治理难点,正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层面,通过从一网通办到一网统管的“两张网”建设,通过全市干部队伍进企入户的大调研、大走访,逐一得到化解。城市变得更聪明了,也更亲民了。


把“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作为使命,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正用“人民城市”这把钥匙来智慧解锁,创造新时代的新奇迹。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