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SMG主持人秦畅:温暖是职业的底色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22-04-10 17:46

她是曾经懵懂的胡晓丽,也是名牌栏目《市民与社会》的主播;她与听众构成工作联系,也是多年相伴的朋友;她是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标兵,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她是硕果累累的新闻奖、金话筒得主,更是一位将过往视为序章、不断学习进步的开拓者——她就是秦畅。


是秦畅,也是胡晓丽


秦畅有双爱笑的眼睛。疫情之下,口罩遮住我们的半张脸,但远远就能看见秦畅微笑的双眼。这天是在广播大厦附近的户外拍照,她在路边一张黄白相间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我们看凳子很普通,而秦畅对凳子的来龙去脉却如数家珍:“这些凳子,既可以用来休息,也有阻拦助动车的功能,和周围风景还很和谐,因为这些凳子是这个街区做景观改造时,附近居民里的设计师报名参与设计的,他们足够了解周边环境,设计上特别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



秦畅熟知这些上海生活的点滴,是因为她已经主持了30年的《市民与社会》。然而曾几何时,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秦畅的脑海里有无数个“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初,北方女孩秦畅初到上海,在外滩边的广播大楼上班,目之所及是万国建筑与江对面开始腾飞的浦东。她居住在滇池路上一栋老房子里,地板吱吱嘎嘎作响,空气里都是柴米油盐的味道。眼前所见与从前所想、工作时所处环境与栖居时所依之处产生了巨大的“撕裂感”,秦畅就像一个“闯入者”来到上海,她的脑子里因此冒出无数个问号。


带着无数个“为什么”,秦畅开始了她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她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在电台做着节目。秦畅本名胡晓丽,因为初登主播台时主持交通节目,她为自己取名“秦畅”,寄意“一路畅通”,从此便以这个名字开启了自己的媒体职业生涯。


是听众,也是老朋友


秦畅在话筒前工作六年后,《市民与社会》的主播交接棒交到了她的手中。这档节目当时已经很有听众基础,接下主播岗位对当时还住在集体宿舍、甚至还不会说上海话的秦畅来说,是机会、也是巨大挑战。“那也是我真正意义上开始融入上海。”


秦畅永远不会忘记在她最迷茫的时候,收到的那一封来自听众沈跃的信:“我能在节目里感受到你的热情,你也非常努力,但你离我们认可的《市民与社会》节目主持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读到这些话时,秦畅的脸涨得通红。但接下来的文字却又让她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因为这位“不认可”她的听众,在信里复盘了一期期节目里秦畅的表现,并对比此前主持人的表现,进而罗列出她主持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0多年后,秦畅提起这封听众来信时依然眼泛泪光。这些年她虽然多次搬家,但始终保留着这封信件。类似这样的老听众,在当时还有好多,“比如陆锦泉老先生,当年写信时就以长辈的口吻,现在已经80多岁了。”像这些老听众,早在秦畅走入《市民与社会》之前,就与节目建立了紧密的情感纽带,他们将这份无形的情感财富与秦畅分享,帮助她进步、蜕变。也正是他们,让秦畅深深认识到,《市民与社会》是全上海市民共同关注的节目。


做好这档节目,首当其冲要把上海话学好,因为许多听众来电只说上海话,所以主持人只有用听众最熟悉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亲切、有效的沟通。为此,秦畅在坐公交、走社区时,有意识去听、去学、去说上海话。下了节目,她还会回电给听众,和他们用上海话聊天,询问他们怎么看这期节目?还有什么进一步的想法?这样既丰富了节目内容,也练习了她的上海话,可谓一举两得。



做好这档节目,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解市民对公共议题的渴望和需求。当年一期节目让秦畅大受震撼,那时动拆迁政策刚出炉,还在不断调整中,因为补偿款引发离婚率骤然升高。有市民发现身边人“假离婚”,就来信来电讨论这个尖锐的话题。节目开播就像捅了个马蜂窝,有人表示理解,有人痛斥不公,有人义愤填膺,有人表示观望。这给政策设计者、普通市民和秦畅都上了一课:市民各有想法,社会从来不是单一构成的。


通过一期期节目、一次次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秦畅脑海里曾经的那无数个“为什么”逐渐有了答案,而“闯入者”胡晓丽,也蜕变成了上海听众熟悉的广播节目主播秦畅。


是三八红旗手,也是母亲


在秦畅看来,自己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辈、同事的帮助,同时也要感谢自己的女儿,因为在与女儿的相处中,她同样得到了历练与成长。



秦畅是个热心肠,个性爽快热情,但女儿偏偏是个慢性子。女儿小时候,秦畅一直想改变慢热的女儿,但女儿却觉得秦畅的个性太“热”了。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颠覆了秦畅的认知。


那年,全家人一起旅行,在一处景点秦畅不慎遗失了手机。家人难免埋怨她几句,但唯独女儿特别冷静,条理清晰地问她:“妈妈你刚才最后一次用手机是在什么地方?”女儿帮她回忆起各种线索、细节,经过多方联络,最终成功找回了手机。这件事让秦畅开始反思自己从前对女儿“慢性子”的成见,“人本来就是各不相同的。”此后,秦畅慢慢接纳了母女间的这种差异,也再未想过去改变女儿的个性。


与女儿相处中所感悟到的道理,也使得秦畅在潜移默化之中更好地理解了”市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多元多面,市民的个性、诉求也不尽相同,只有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健康发展。



正是得益于善于反思的习惯,秦畅在《市民与社会》的主持之路上,不断感悟和成长着。她成长为电台首席主播、“金话筒”主持人,荣获中国新闻奖;她也是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


作为人大代表,秦畅积极履职尽职。秦畅最近提出了“走通苏州河”的建议,她认为,苏州河应该回归市民的生活之中。而今,随着苏州河中心城区21公里沿线贯通,苏州河水上游览路线即将启动,未来有望实现“水岸联动”。“苏州河是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秦畅微笑着说,“‘水岸联动’的苏州河,一定会很有趣。”


是金话筒,也是开拓者


在《市民与社会》节目迎来开播三十周年之际,秦畅与团队也酝酿着一项与全上海社区联动的“大动作”。这些年,秦畅与节目深入上海社区,有感于社区日新月异,也发现了各种问题。节目中的素材、案例汇聚成《寻找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一书,这也启发秦畅在节目中启动一个特别大赛。


“《市民与社会》以往更多是观察者、报道者,这一次我们希望集结全社会的力量,真正成为社区变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大赛从上海每个区征集两个需要打造的社区项目,由上海大学教授团队全程指导,由《市民与社会》节目整合各方力量,为社区提供建议与解决方案。


“入选的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又在上海具有普遍意义的社区问题。比如武康大楼的共治问题。武康大楼成为网红地标,对文化推广和城市发展本是好事,但也带来了扰民问题,那么如何解决?我们请居民、旅行爱好者、历史学者等各方一起来讨论和解决。”大赛今年3月底已经启动,团队目前正在为此奔波忙碌。



在与秦畅的交流中,微笑是她最常出现的表情。拍照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摄影师问:“秦畅老师能不能坐直一点?”后来发现,其实大部分照片上,秦畅都身体前倾,这是她接人待物的姿态,也是一种职业习惯。“我喜欢聆听。”她说。


善于聆听,继而发声、行动,热心肠的秦畅,在节目与岗位上长期发热、发光。微笑是她面对周遭的态度,而温暖则是她职业的底色。主持人身上的特质与节目相融合时,便会相得益彰、彼此成就,秦畅与《市民与社会》正是如此,一档充满温度的节目背后,有着这样一位温暖的主持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