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辞官 “网红”这把双刃剑伤他多重?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蒙纳

2016-12-07 19:14

12月2日中午,陈行甲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一篇《再见,我的巴东》 告别信,宣布离任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巴东县委书记。在这篇2000字的告别信中,他写道,我在巴东的十多万穷亲戚们,虽然不为你们直接服务了,我还会牵挂你们,还会尽力为你们做一些事情。



从2011年10月到2016年11月,陈行甲在巴东县委书记位子上干了5年。这些年,他屡上头条,从高调反腐到亲自演唱录制MV,再到3000米高空跳伞,宣传巴东旅游,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言行,让陈行甲成为巴东甚至湖北的官场"明星"。



然而,这也给他带来了诸多非议,有人指责其"作秀"。博取政治资本。但现实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公开敢说自己不收钱的陈行甲,毅然选择了离开官场,理由是,厌烦了刷简历,也厌烦了戴着面具做人,做官。对于未来,陈行甲表示,会致力于农村公益。



看似仕途一片大好,陈行甲为何选择辞官而去?12月6日的《自媒体联播》栏目,请来了媒体人沈彬,以及评论员严嫣,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看似仕途大好突然辞官 意外吗?



对于陈行甲辞官,两位嘉宾都不意外,严嫣甚至觉得“辞得好”。沈彬则补充道,其实陈行甲在整个仕途上、官场上这么高调,本身就是在打破一些规则。任何一个系统不是随随便便喜欢这么被就怎么破的。他的离场无论是黯然还是高调,都是一种必然。而且沈彬认为,陈行甲辞官一定就是在这几年里面必然的一个事情。


官员高调成网红,是否该支持?



严嫣认为,法无禁止即可为。首先我们没有任何规定说,官员不可以成为网红。其次,作为一个官员,他敢于跃然网上,这个勇气,这个魄力,包括他所谓“清者自清”的定力,都值得被欣赏。因为通过网络的曝光,网络的发酵,可能会更多地暴露官员的丑闻。这其实对于官员就是一种监督,而经得起网络折腾的人不简单。


沈彬从职场伦理角度,对严嫣的态度进行了反驳。沈彬认为,官员也是一种职业,不同的职业其实有不同的职业伦理的。所以就不能简单地用一句法“法无禁止即可为”来概括。首先,陈行甲爆的猛料,把巴东县当地的问题,集中了起来。可能对他来说无所谓,因为他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对于他的前任,他的上级,或者是平行部门之间是不是形成一种压力。而且在他向媒体点对点地把信息公布以后,就缺乏一个比较规范的流程。甚至可以说,他把这些信息公布之后,在整个网络的传播当中是有走形的。


县委书记成网红,有博取政治资本嫌疑吗?



严嫣重申了她的观点,接触网络是一个高危的动作。你但凡有任何的不检点,都会无限被曝光,无限被放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陈行甲是有勇气的。另外,成为网红到底能不能给他积攒政治资本呢?这个其实大家可想而知,人红不一定升迁。对于官员的评价,最终还是要看口碑和政绩。


而沈彬认为,在官场上,往往哪些埋头苦干的人,未必特别受到关注。比如在待遇方面,升迁方面,并不是特别有优势。真正聪明的官员是知道怎么去借用各方力量的。大家知道,巴东其实是一个非常偏的地方,你在那个地方埋头苦干。你说巴东这个县有多少人知道?出现了陈行甲之后,通过媒体这么一曝光,或许我们不能说捞取政治资本,至少也是一个聪明人干的聪明办法。很多官员其实挺聪明的,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说得好。让别人知道,也让领导知道。



陈行甲是被媒体“捧杀”的吗?



沈彬认为,这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在现在中国这个舆论场,在官场规则当中,陈行甲的出挑,在一定程度上是给自己的一把双刃剑。他既可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容易得到上级的关注,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其实也在给自己布下了很多雷。特别是他有时候对于媒体的一些尖锐的表达,明显是故意的。一定程度上是在故意挑逗民意,故意在给自己刷光环。因此,沈彬觉得,善于和媒体打交道是好事,但过犹不及。


陈行甲辞官背后,在一定程度上也突显了民间舆论和官场舆论在对同一个官员评价上的差异,甚至说断裂。在严嫣看来,这其实在提醒我们,未来我们的官场也好,媒体也好,其实是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要互相寻找自己的定位。无论是媒体去爆料,还是说官员你想通过网络来推进你的政务,推进你的一个职务的履职,都是需要一个度的。如何不让双刃剑得了这一面伤了那一面,其实是很有技巧的。你不可能说指望媒体最后来一刀切来把关说我塑造一个好人的时候,不要误伤到别人。当然你让某一个官员去弄明白说,我如果成为网红会有什么样的弊端,这也不现实。所以这是一个双向磨合的过程,而且绝对不是一个官员磨合出来的,这需要大量的官员,首先是敢站在网络当中,敢于站在网民面前。哪怕被扒的赤身裸体,他也坦荡荡,他也一身清廉,这个更重要。


【侃爆朋友圈完整版】 “网红书记”辞职背后的无奈


(编辑:王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