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视频 | 纳卡冲突,一场结果早已预订的战争

子午观潮

王晋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2020-11-16 19:52

持续数月的纳卡冲突,最终以亚美尼亚的妥协而告终。这场冲突的结果,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其实并不意外。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的实力对比,差距巨大。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阿塞拜疆都是亚美尼亚数倍。阿塞拜疆在冲突中得到了土耳其的大力支持,而亚美尼亚孤军奋战,必然难以久支。这种冲突,也向世人揭示了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的历史规则。


纳卡地区是高加索纷繁复杂的地缘政治纷争的重要体现。纳卡地区在苏联时期是阿塞拜疆的自治州,但是当地的绝大部分人口是亚美尼亚人。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在冲突中击败阿塞拜疆,控制了纳卡和周边七个区域。2020年9月,双方冲突再起,阿塞拜疆夺回了纳卡部分区域,亚美尼亚则丢失了纳卡的关键地区,并被迫邀请俄罗斯“维和部队”进驻,只保留了一条通往里海的通道。亚美尼亚的领空也被俄罗斯“维和部队”定义为“禁飞区”。



亚美尼亚的失败,可以归结为战略上和战场上两个层面。从政治战略上,亚美尼亚政府与俄罗斯关系的疏远,严重削弱了亚美尼亚的战略竞争力。2018年亚美尼亚发生政治变动,亲俄罗斯的政府总理萨尔基相下台,亲西方的政治人物帕西尼扬上台执政。尽管帕西尼扬多次强调自己并非“亲西方派”,但是在2018年后帕西尼扬与“北约”互动频繁,与俄罗斯的关系明显疏远。亚美尼亚失去了重要的地区盟友,当冲突爆发之后,也因此成为了冲突中的“孤家寡人”。


从战场态势上,亚美尼亚也处于不利地位。阿塞拜疆军队人数几乎相当于亚美尼亚军队人数的两倍,以油气出口为重要之处的阿塞拜疆,综合国力也远高于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亚美尼亚。在战争爆发后,土耳其征召了在叙利亚北部的千余名“雇佣军”,前往阿塞拜疆协助作战。在阿塞拜疆军队强力的攻击下,亚美尼亚抵挡不住,在战争后期甚至征召女兵奔赴前线,最终不得不屈服。正如帕西尼扬所言:“我们有麻烦了,无法解决,我们的资源耗尽了。”



纳卡冲突,实际上是高加索地缘政治博弈的一个缩影。高加索地区山脉纵横,具有非凡的防御价值,因此谁占据此地,就拥有了遏制周边势力的重要屏障。在历史上,高加索地区一直是诸多外部力量争夺的对象。这些外部力量,大体上来自于三个北部、南部和西部三个方向。


高加索的北部,一直面临着来自于俄罗斯的影响。从沙俄扩张到苏联时期,再到俄罗斯联邦时期,俄罗斯一直是高加索地区最重要的影响者。在西部和南部,分别有土耳其和伊朗虎视眈眈。历史上,雄踞安纳托利亚的各大力量,一直与以伊朗高原为基地的政治力量,在高加索地区反复争夺。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曾在在高加索地区的长期竞争。外部力量,也往往从西部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或者南部的伊朗,进攻高加索。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就是在横扫安纳托利亚地区后,迫使高加索地区臣服;13世纪的蒙古军队在控制了波斯西部后,引兵北上征服高加索地区。



北部、西部和南部的三大势力,共同主导高加速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地区外的政治力量,则太过遥远,无法对高加索的政治格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即使是英国和法国支持在《色佛尔条约》下建立独立的亚美尼亚国家,也难以改变地缘政治现实,最终无法帮助亚美尼亚建立独立国家。在此次纳卡冲突中,即使法国和美国等国,纷纷通过外交手段来斡旋各方,但是也无法向亚美尼亚提供实质援助。当亚美尼亚与俄罗斯关系疏远,也就失去了1994年纳卡冲突中,曾经拥有的来自于俄罗斯的大力支持,失败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


高加索地区战略区位,决定了周边各政治力量必然激烈争夺;而高加索狭长的地理环境和有限的人口,也使得高加索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容易受到周边政治力量的干扰和影响。对于高加索各国来说,选择俄罗斯、土耳其或者伊朗其中一方,是保持国家安全的理性方案。脱离地缘政治现实,跳出地理区间,必然遭到失败的惩罚。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董亚欢 郝苗苗)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