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7月择机发射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2016-05-29 07:52


5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副总设计师周依林(左三)与工作人员在量子卫星旁忙碌。

经过五年研制,今年7月,我国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目前,这颗量子卫星已完成总装,即将出厂评审。

卫星的核心结构分为两层,下面是卫星平台的控制系统,上面搭载的就是仪器和设备,包括:量子密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机等四种有效载荷,它决定着卫星执行特定任务的能力。

由于量子卫星的各项实验都需要天地互动来实现,对准精度要求高于普通卫星十倍。为达到这一要求,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采用平台和有效载荷两级控制的方式。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总设计师朱振才介绍说:“国际上我们是首次实现,能够控制两个设备的运动,对两个站进行跟踪和实现光路,对准技术。”


5月25日,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内的量子模拟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超冷原子光晶格平台的激光伺服系统。

第一个任务:开展量子保密通信实验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说,量子科学卫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试验量子保密通信,又叫量子密钥分发。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解释道:“就是相当于我在卫星上,你在地面,我就给你发一连串的单光子下来,发到你手中,你能把信号给解码出来,这任务就完成了。4个光学地面站,就可以来接收卫星下面的信号,那我们就可以进行量子通讯,我们就可以组网了。”

传统的通信加密和传输安全都依赖于复杂的算法,但只要对方的计算能力足够强大,再复杂的保密算法都能够被破解,所以都不能够做到绝对安全。但光量子作为光的最小颗粒,在传播过程中有测不准、不可克隆等性质,因此可以做到绝对安全。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介绍说:“量子的保密通讯的这种手段原理上都是无条件安全的,它就是一种革命性的东西。”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1年立项,经过五年研制,目前已完成总装,正在进行出厂前最后一轮加电测试。在通过出厂评审后,卫星将于今年6月转运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将在7月择机发射。之后,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量子卫星,力争在2030年前后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