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视频 | 超4.5万人观演 《大彗星》亚洲首演轮在沪收官

看呀STV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章海燕

2024-03-04 20:57

3月3日晚,当演员库珀唱完最后一句歌词,抬头望向舞台顶那壮丽的星环,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在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完成了亚洲首轮演出,圆满收官。



从去年12月29日造访上海至今,《大彗星》在上海与全球超45000人次的观众亲密接触后,于这一夜开始调整轨道,暂别这座亚洲大城。



作为一部在百老汇也是创新之作的作品,《大彗星》此前在中国知名度远不如《剧院魅影》《妈妈咪呀!》等经典剧,但凭借独特的气质,它却迅速成为潮流观众们的最爱。据统计,微博相关词条浏览阅读总量达3051.4万,小红书话题浏览总量达211万,多篇笔记点赞量1000+,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潮人打卡《大彗星》。



从2023年11月集结排练,到2023年12月29日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预演,再到2024年1月14日移师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正式演出至3月3日收官场,《大彗星》的国际化剧组已经在上海生活和工作了4个月,每一位演员和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最后的分别时刻动了情——他们收官轮每一场的谢幕,都精心设计了小细节。尤其在收官场,皮埃尔一声号召,全体演员特别上演了返场彩蛋,将剧中“嗨歌”进行了串烧联唱,瞬间将略有伤感的气氛带走,让全场掀起欢乐的高潮。



在前滩31演艺中心的演职人员通道,每场演出后都有粉丝在守候着自己喜欢的演员,等待他们出门时签名合影。剧中饰演“花花公子”阿纳托尔的百老汇演员迪恩·塞斯塔里,也是剧组中人气最高的演员之一,他总是非常友善地出来和粉丝们见面,他说:“和粉丝见面、签名,也是演出的一部分,在百老汇,我小时候也总是会等着喜欢的演员帮我签名。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用这部美丽的作品开启2024年,我感到非常幸运。虽然我很想念家乡的朋友和家人,但我很幸运能在这里拥有如此多的拥抱和理解。”



多次刷了这部剧的资深音乐剧迷小应,曾在社交媒体上写了详细的音乐解析,他说《大彗星》“这编曲太有个性了”,整部剧的音乐“实验性强”,但又“非套路”,听完后细品时“又很上头”,最终他说“听觉上不那么讨好耳朵,但是作曲上相当精彩”。


当然,不仅仅是音乐,故事的安排也是如此。初看《大彗星》,似乎只是原作者戴夫简单地摘取了名著《战争与和平》的片段,浅显地讲了娜塔莎的三段爱情,但深入探究其实会发现,他给当下人安排了太多的共鸣:何为爱情?何为相互救赎?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该剧总制作人、西岸大剧院副总经理叶飞引进这部剧时,就秉持着“音乐剧市场不能只是反复演那几部经典”的态度,他表示“尤其是音乐剧产业发展最快的上海,观众已经不满足于此,需要更多有新意的作品上演”。《大彗星》的加入,在经典剧和纯粉丝剧之外,又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样本。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原音乐戏剧系主任金复载,评价说:“这部作品让我们听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声音,证明了音乐剧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也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大彗星》是标准的沉浸式音乐剧。为了让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感,制作方不惜血本,拆除了剧场前7排的观众座位,将舞台最大化拓展,同时,在舞台上设置“家族席”,以便其中的观众可以成为该剧最重要场景——舞会的来宾,加上“家族席”特设的“管家”还会在剧情需要时前来给观众斟一杯酒,甚至邀请观众上台与演员共同起舞,种种新意,都让观众大呼“过瘾”。


《大彗星》是由上海大剧院、西岸大剧院、长扬文化出品,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西岸大剧院、昱华文化联合制作的“上海制作”版。虽然故事版权是百老汇的,但正如中方导演周笑微所感叹的那样:“除了故事和音乐,站在舞台上,目之所及都是中国音乐剧人的自主版权,感觉特别骄傲和自豪。”


“上海制作”,也给百老汇带去了很多的惊喜,该剧原版导演克洛伊·特里特这次也受邀担任了上海制作版本的导演,她说,中国团队伙伴的创新屡屡让自己“感觉兴奋”,“我还在美国没启程前来上海时,就已经看到了舞台设计和灯光设计的效果,设计师用VR技术让我提前感受到了舞台的最终呈现;中方的视觉设计师叶子乐也颠覆了百老汇版的服装设计,让整部剧全员穿上了高级时装,这在百老汇确实从未有人尝试过,这种想法疯狂、大胆却又极度鼓舞人心。”



该剧出品人、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从大剧院自身布局来说,这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成立后,要发展“商业戏剧”的必然,从音乐剧产业的大环境来说,“这更是上海乃至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至今的必然,我们已经成为国际音乐剧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当然希望能够在其中能够有更多的角色扮演。”


她说,22年前“在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音乐剧的时候”,上海大剧院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引进了英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那时候大家都等着看笑话,因为当时这部剧连赞助商都找不到”,到如今音乐剧已经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力量,“我们用22年的时间,走完了当时提出的中国音乐剧‘三步走’战略,即引进、汉化和原创。”


最近5年,中国音乐剧市场颇为“内卷”,上海大剧院决定再度“往前走一步”。“我们说我们要再做一个创新性的事,就是组建国际制作团队,由中外演员共同呈现全英文演唱的版本。我们学习百老汇的核心流程,同时也展示上海的制作实力和能力,”张笑丁说,“这是一种互鉴的模式,我们也希望这样一个模式,能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换一换思路,解锁另一种新方式。”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师玉诚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