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视频 | 40年·瞬间20:摆地摊摆出个“世界超市”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靳松 吕心泉 唐熙 夏鑫

2018-11-25 19:21



1982年9月5日,义乌湖清门小商品市场开业。它是义乌小商品城的1.0版,也是小商品交易从地下转入公开的第一代马路市场。



事实上,早在改革开放之前,义乌就出现了小商品交易的火苗。为解决温饱问题,一些农民会利用冬春农闲时节走街串巷,摇着拨浪鼓,用当地特产红糖换取鸡毛等物品,以此来获取微薄的利润。



不过在当时,小商品交易还被视为“投机倒把”。1982年春, 31岁的何海美在街上卖尼龙袜时,被工商部门抓了个正着,货物全部没收。走投无路的她干脆去了义乌县政府,当街拦住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提出开放小商品交易的诉求。

之后,谢高华用了几个月时间,对“鸡毛换糖”以及流动摆摊进行深入调研,并最终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而何海美也成为入驻的第一批商户。她向看看新闻记者回忆道:当时市场里也只是简单地搭建了水泥板摊位,但比起之前的地摊,环境显然好了许多。

市场的开放迅速释放出磁吸效应。短短3个月内,摊位数量增长了一倍。有些人甚至还放下了“铁饭碗”,半路出家到这里做生意。



方林妹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看看新闻记者,1992年9月份她来义乌做生意,到12月回家的时候,已经赚到了5万元,相当于自己当时两辈子的工资。

时过境迁,经过5次搬迁、11次扩建,当初的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哪怕每个摊位前只逗留3分钟,也要花一整年才能逛完。商户数量则增长到了7.5万户。何海美的服饰公司年营业额突破了千万大关,还把生意做到了海外。她不禁感慨,是改革开放成就了自己。




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越做越大,集聚效应越来越强,"买全球、卖全球"的格局逐渐形成,但义乌人不甘心只当搬运工,从中赚取差价,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义乌制造"、"贸工联动、前店后厂"的策略,让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有了更为雄厚的根基。

进入新世纪,电子商务崛起,义乌也因势而动,从"市上之城"迈向"云上之城"。2001年,义乌诞生了首家电子商务企业;2014年,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园区正式运营;2018年,国务院批复义乌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创业。租一套房子、引一根网线、买一台电脑,接入财富之路。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注册地在义乌的电子商务账户数量超过25万家,义乌电商成交额达2200亿元,已经超过实体市场的交易额。



回顾义乌的发展历程,它其实也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其总体特征,可以用“五六七八九”来概括。也就是说,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眼下,面对稳中有变的新形势,各地区、各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出台相关举措,全力民营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不会被弱化,而且还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支撑。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靳松 吕心泉 唐熙 夏鑫 图片编辑:袁俊 视频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