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视频 |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㉔元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

艺见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11-10 09:13

这是一件剔红圆盒,沉埋地底的尘土,难掩它的光彩。历经数百年岁月磨砺,它依旧灿然成纹,历久弥坚。



这件盒子是上海青浦重固镇任氏家族墓出土的一件元代的剔红制品。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包燕丽介绍,它是元代仅有的两件出土剔红器之一,雕刻的风格和制作的工艺都是独一无二的。



老者头戴风帽,身着袍服,策杖而行。仆童跟随其后,手捧一盆盛开的菊花。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做锦地,布满空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漆盒剔刻深峻,雕工娴熟,构图疏朗。雕刻斜刀入画,线条刚直流畅。用刀劲健老辣,山石嶙峋,如刀劈斧砍,此盒与元代典型的雕漆不甚相似,在剔红器中当属另类。



从漆色、漆质、构图,到人物的雕刻方法,制作工艺其实不一样。“它就像一幅写意画一样,在寥寥数刀当中,可以把人物的神态跟精神面貌表现得非常充分。”包燕丽介绍说。



“百里千刀一斤漆。”一位匠人,熟练掌握雕漆工艺至少需要十年光阴。包燕丽表示,在现代有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一天也最多能够上两次漆。如果漆层有1厘米厚就要上200层左右,需要100多天的时间。在古代如果没有恒温恒湿的环境,上漆的速度更慢。


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堆叠上百层,待半干时描上画稿,厚厚的漆层上,雕刻天地神人,尽显大漆之美。



雕漆纹样,很多源于唐代织锦纹样与宋代《营造法式》。锦地纹样更是变幻多姿,有回纹、云纹、水波纹、花卉纹等等,表示不同的区域与空间。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数十道工序,都依赖时间的沉淀。雕漆也被认为是真正的“奢侈品”。“那么多年以后它没有变形,还是能够自如地打开。经过时间的洗练以后,它的漆变得越来越坚硬,而且更结实、更耐用、更坚固。”包燕丽说。



漆彩飞扬,雕锦镂华。漆盒的主人早已逝去,盛放其中的物件也在时光中湮没。唯有它得以不朽,依旧绽放着绮丽莹润,灿然成纹的光彩。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审:邢维)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