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女模特吸毒后自杀三次 如今成为戒毒心理咨询师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卉

2018-11-16 10:11

“有人问我,你真的彻底戒毒了吗?我回答一句话:我会让你每年都在这里看到我。”陈盈(化名)在第二届上海“戒毒·共同参与”论坛上这样说。


2001年,陈盈从戒毒所出来,17年里,她再也没有碰过毒品。如今,她的身份是一名戒毒心理咨询师。


47岁的陈盈身材高挑,外形出众。15岁的时候,她成为上海最早的一批时装模特,收入颇丰。19岁的时候,陈盈交往了一名男友,有一次发现男友在吸食白色粉末。男友告诉她,这是有种有助于睡眠的“烟”。陈盈觉得好玩,就跟着吸了起来,从此在海洛因的魔掌里越陷越深。


吸毒之后,陈盈在8年之间掏空了自己和父母的所有积蓄,还卖掉了房产。在家人的苦苦劝说之下,陈盈终于意识到要戒毒,但戒了二十多次都没有成功。


“夏天的时候,三层被子盖在身上,但是身体一出汗碰到皮肤,就像在冰窖里面。”陈盈至今仍忘不了毒瘾发作时的痛苦,“就像蚂蚁啃骨头,猫爪子抓心。”



在极度的绝望下,陈盈自杀了三次,幸运的是,每次都被家人及时发现并抢救了过来。“第三次自杀未遂之后,我想老天爷既然不收我,那我就好好活着,勇敢面对这一切。”陈盈回忆。


2000年,陈盈被父母送进上海市女子戒毒所,在戒毒所里接受了一年半的治疗。出来之后,陈盈和母亲一起来到了上海阳光雨露戒毒指导中心,在专家、医生和义工的帮助下,通过家庭戒毒模式,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在大家的帮助下,陈盈在之后10多年里,再也没有碰过毒品,还成为了帮助其他人戒毒的爱心志愿者。2010年,陈盈加入上海阳光雨露戒毒指导中心。现在,她已经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陈盈(化名)做心理咨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十周年。目前,还有很多的吸毒者和戒毒者,正在经历着和曾经的陈盈类似的痛苦与挣扎。


11月14日,第二届上海“戒毒·共同参与”论坛开幕,来自国家禁毒办公室、司法部戒毒管理局、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戒毒管理局和全国各地的175名戒毒工作者前来参加。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所社衔接·预防复吸”,主要探讨了戒毒人员从戒毒所回归社会之后的戒毒工作,家庭戒毒模式是其中的重要议题。


家庭戒毒模式是以家庭为主体,以病人为中心,以预防复吸为目标的戒毒预防康复治疗模式。由医生、家属和病人三方共同组成工作团队,围绕病人的成瘾史、生理、心理、认知、行为、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一套个性化治疗计划。


“我们主要是通过面对面指导和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很多患者白天要上班,基本是晚上用手机和我们视频交流。我们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患者一旦出现问题和困惑,随意都会向我们求助,深更半夜来电也是常事。”戒毒心理咨询师陈盈说,“患者特别亲近我,因为我有过类似经历,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把吸毒成瘾人员当作病人和毒品受害者对待,用心关怀、帮助和指导他们。” 上海阳光雨露戒毒指导中心主任秦鸿明介绍,“不仅通过系统的药疗、心疗、理疗、食疗、体疗等技术方法对本人进行治疗,还注重家庭关系的修复,对家属进行戒毒培训指导,让家属成为戒毒者最好的医生或老师。”


秦鸿明和戒毒者手机视频


目前,上海市在家庭戒毒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上海阳光雨露戒毒指导中心的回访统计,20年来,接受过家庭戒毒治疗的1600个家庭个案中,一年以上不复吸的达到78%以上,三年以上不复吸的达到74%,五年以上不复吸的达到71%。



“要帮助病人掌握戒毒方法、树立信心,强调家属全程参与戒毒,让成瘾病人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树立 ‘我要戒毒,我能戒毒,为我戒毒,为家人而戒毒’的坚定信念。”秦鸿明说,“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让更多人了解,戒毒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卉 编辑:小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