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试刊号》——真假莫辩的时代,新闻界背后的那些“潜规则”

看书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 张舟

2017-02-22 16:28

翁贝托·埃科,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身兼小说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符号学学者、大众传播研究者、文学评论家、大学教授等多重身份。2016年2月19日,意大利作家、学者翁贝托·埃科去世,享年84岁。


提到埃科,中文版《试刊号》的译者魏怡说:“埃科是全世界知名的德国文学的领军人物,如果非要给他贴标签,那么埃科他就是符号学家和《玫瑰之名》的作家。”



《玫瑰之名》,是温贝托·埃科在48岁时发表的他的第一部小说,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总销售达1600万册,曾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梅迪西奖,后来被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影坛巨星肖恩·康纳利主演,创下极佳票房纪录,轰动全球,更一举囊括英国影艺学会、法国恺撒奖、德国电影奖、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奖等多项殊荣。同时也是因为这部小说使“温贝托·埃科”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

从开始写《玫瑰之名》开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学者范的大家,他在写书时首先都是大部头,故事情节时强时弱,书本的内容都是他之前几十年对学术的研究和他的一些思考和积累。由于他是中世纪的专家,所以书中有很多中世纪的宗教、哲学之类。因此,他以往写的书都是非常难读懂的。据说,《玫瑰之名》这本小说就有很多人读不完前一百页。也就是从《玫瑰之名》开始,埃科一直延续了“文学性较弱、难读”的学术性写书风格。

但他去世前的最后一本小说《试刊号》却一改之前的写作风格,在文学性和故事性上增强了很多,换句话说,就是有趣易读了很多。但是也因此,很多埃科的忠实读者都反映:是不是枪手写的?这本小说真的出自埃科之手吗?似乎,这本书除了名字,一点都没留下埃科的“痕迹”。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埃科舍弃了很多自己的风格,有点奇怪的别扭,也因实在不太像温贝托·埃科而失望。但还是有一部分读者指出,虽然埃科舍弃了以往巴洛克式的写作风格,但思想仍一脉相承。读者认为“第五章的观点来自《凯撒被杀之谜,第六章来自《可找到组织了》,第九章来自《手机用户面面观》......”



埃科似乎一直偏爱写小人物,在生前接受电台采访连线时他说:“他们的心理会更加复杂。而且这世上小人物比人生赢家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读者会从他们身上找到共鸣。”

其实《试刊号》中的角色又何止是“小人物”,甚至用“失败者”这个词概括都显得太过文绉绉了,最恰当的形容,莫过于现今网络上常用来自嘲的“卢瑟”(loser:失败者)最为合适。小说一开篇,作为第一人称叙述主体的“我”,即科洛纳的失败形象跃然纸上。他五十多岁,说好听点是自由撰稿人,其实就是无固定收入者。独居、妻子离他而去。有点像村上春树笔下的都市中年男子,但村上的人物好歹还有些独到的见解、为人也不失地道,而这位科洛纳,已经几乎处于自杀边缘。

还好,机缘巧合下他找到一份薪水不菲的肥差,编一份永远不会面世的《明日报》,并要把编报过程写成一篇小说——当然署的是别人的名字。这份虚构的报纸有个想借此出名的主编和另一个想以报纸内容作为要挟,混入意大利高层政治经济圈的影子资助人。科洛纳的同事也个个是卢瑟(loser:失败者)。布拉加多齐奥,是个狂热的阴谋论爱好者,一边幻想着要揭露一桩惊天大阴谋,一边却买不起一辆方便他开展调查的车子——更要命的是,他从不直接承认买不起车,而是反复强调所有豪车都无法满足他对车子的挑剔要求。玛雅是一个大学肄业的文艺女青年,为了谋生写过桃色八卦,却幻想靠写作改变世界,言语刻薄,还有自闭倾向。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埃科最擅长的阴谋论,借由布拉加多齐奥之口娓娓道来。客观而言,对于大多数不大熟悉意大利政治历史的普通读者来说,这个阴谋论里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未免有些庞杂,但其主线还是不难理解的。布拉加多齐奥偏执地认为,当年被击毙的墨索里尼只是一个替身,真的墨索里尼躲在梵蒂冈或是逃到了阿根廷,战后几十年来意大利的几次重要爆炸案,都是由他在背后操纵的。

当然,埃科是不会告诉你真相的,就在看似谜底就要揭晓的前一刻,布拉加多齐奥被人杀死。这看似坐实了阴谋论的存在,但小说的结尾却将这一切都消解了:就算布拉加多齐奥是对的又如何?在普通人眼里,这不过是和电视里那些神神叨叨的“还原历史”纪录片一样,靠七拼八凑的证据和勉为其难的逻辑支撑的自圆其说。更关键的是,“人们会说,啊,真的吗?很有趣,然后就转过身继续做他们的事情去了。”

造成这样的局面,日益丧失公正客观立场的媒体难辞其咎。这也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对于这部小说格外感兴趣的地方。

在《明日报》编辑部,几个“卢瑟”(loser:失败者)讨论、学习如何把几条无关紧要的新闻(哪怕其中几条根本不是最近发生的新闻)组合在一个版面上,暗示读者某种结论或观点;或者是如何把记者自己的观点巧妙穿插在文章里,就如同“专家观点”一般;或者干脆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巧言令色、颠倒黑白。

埃科写的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在1992年,他用这种戏谑的方式,揭露了打着“新闻自由主义”、“专业主义”旗号的西方媒体背后的运作真相。意在整治现在的报业等媒体,把新闻背后的东西都挖掘出来。但每一项其实都在反映当代的,从意大利出发的整个社会、世界的问题。而放在我国当前的媒体环境下,也不乏警示意义,那些靠子虚乌有的阴谋论、谣言,获得“10万+”阅读量的营销大号,走的也是类似的路数。

写到这里,不禁想,埃科写的真的是“虚构”的小说吗?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张舟 实习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