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还百姓碧水蓝天——环境综合整治的“上海攻坚”

时讯

新华社记者 姜微 叶锋 陆文军

2016-06-28 22:30

成片违法建筑构成的“城中村”基本被拆平,常年黑臭的河道重现畅流和清澈,百姓生活和城市生产的隐患逐渐拔除……去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五违”(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和违法居住)等问题,上海凝神聚力“补短板”,一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正全线打响。


群众的痛点和呼声在哪里,整治的第一现场就在哪里。一年多来,从桃浦镇到青东农场,从许浦村到红旗村,城市管理者的足迹踏遍了全市16个区县的角角落落,一项一项抓突破,一件一件抓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补短板不是一项就事论事的工作,而是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海坚持人口、建设用地、环境、安全四条底线密切相关,与当好排头兵、先行者的同时推进各方面协调发展密切相关。



“越是难的骨头越要率先啃!”


6月下旬,记者走进普陀区红旗村。新年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韩正曾前来暗访。昔日高压线走廊下无证商贩成群、垃圾成堆、私拉电线密如蛛网的违法建筑群,而今不见了踪影,一片580多亩的平整地块重现天日。不远处,村民的安置房正拔地而起……此情此景,记述着一个城市洼地“新生”的故事。


仅仅半年前,“市中心最大‘城中村’”的帽子,还让红旗村羞赧难堪。36.2万平米的建筑中,80%是违法建筑;3.3万多常住人口中,97%是违法居住人口。环境、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等各类问题交织,让当地百姓和村镇干部仿佛坐在“火山口”。



普陀区委书记施小琳说,红旗村地块完成整治后,将按照城市更新的要求重新规划,突出生态、宜居、创新等功能,“要让这个往日的‘暗角’成为都市发展的‘亮点’”。


上海“西大门”长宁区,通贯全区的高架骨干线周边,巨大的商业利益导致违法户外广告林立。在整治中,长宁区集中拆除大型违法户外广告牌16块,拆除面积4238平方米。区委书记王为人说,“消除视觉污染,保障公共利益,阻力再大也不能手软。”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工作各有侧重。发展中的不平衡,容易使问题和矛盾逐渐积累、形成短板。繁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不容有“民生洼地”,“犄角旮旯”同样关系百姓福祉。


去年上海“两会”期间,有市人大代表表达了浦东新区合庆镇一位老妈妈希望改善环境的心声,引起包括市委书记韩正在内的许多代表的共鸣。不到一周,新区政府在合庆镇召开环境整治现场会。急基层百姓所急、解发展掣肘之忧,一场向“五违”开刀的环境整治攻坚战很快在全市打响。


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邓建平介绍,去年上海完成首轮11个市级重点地块的环境综合整治;今年,又确定了17个市级区块和240个区县级地块,涉及违法用地14000多亩、违法建筑1300多万平方米。


截至今年6月25日,17个市级地块已拆除违法建筑362.7万平方米,整治污染源594处,消除消防及生产隐患4024余处,有力带动了240个区县级地块的治理工作。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长忠认为,环境综合治理等“补短板”工作,是贯彻“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和生动实践。


“只有不留退路,才能闯出华山一条路!”


对经年累月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纠正,往往触及艰难复杂的利益调整。能否直面难题、补好短板,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重要检验。


在这场“五违”攻坚战中,上海市区两级不少整治项目都借势提速,自我加压“跑赢”既定时间表。


原因何在?除了市区两级政府周密部署、整治方案设置合理等因素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基层干部的担当。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干部带头拆,一碗水“端平”;推进过程遭遇阻力,果断“亮剑”;具体工作,落细落实,服务与整治双管齐下……上下同欲,无往不胜。


——普陀区将新一年里首个区委常委会开到了红旗村整治指挥部现场,研究整治方案,部署节点任务,一一排定进度,确保整治抢早半年完成。


“领导的担当有多大,我们的闯劲就有多大。”红旗村支部书记方星说,明知要啃的是一块多年啃不动的“硬骨头”,但村两委班子只用15分钟便下定决心:拆!


——紧邻外环线的闵行区华漕镇许浦村,村镇干部率先带头全部完成违建自拆,带动5个月内基本拆除全村违法建筑57万平方米,关闭各类非法生产经营企业256家,创造了领先全市的“许浦速度”。


“‘五违’能否整治,体现出是否对党忠诚、敢于碰硬,是否为人干净、直面矛盾,是否勇于担当、解决问题。”闵行区委书记赵奇说,如今全区上下都已形成共识。



——奉贤区海湾地区,在上海市市长杨雄的直接督导下,成立了4个“五违”整治的现场指挥部,确保“人员只出不进、企业只关不开、建筑只减不增”。预计今年10月,全面拆除区域内违法建筑,后续将启动生态修复工作。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说,敢于担当,就是不把问题留给后人,“只有不留退路,才能真正闯出华山一条路!”


“有群众支持,做什么都有底气!”


记者采访发现,面对硬仗,上海各级干部形成共识:只有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始终维护好最广大群众合法利益,才能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短板问题补上、补好。


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去年到张庙街道泗塘五村调研时,一度被当地百姓扯住袖子。村民劈头盖脸说:“我们的生活条件太差了,你这个区委书记可要管管!”


今年上半年,宝山对泗塘五村的“五违”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封堵破墙开门开店499个、拆违453处。拆出来的空间,建起了为老服务中心、社区事务站为等百姓办事的场所。


不久前,汪泓再度前往泗塘五村,有老百姓笑眯眯挽住她手说:“我在这里住了20年,数这半年变化最大!环境清爽了,人也开心了。” 她深有感触地说:“从扯袖到挽手,说明实实在在为百姓做的事,百姓都能感受到。”



黄浦区堪称上海的“心脏”,但高楼背后亦有盲区:一条一公里长的凝和路,违法设摊竟有500多个,污水横流、嘈杂混乱。针对性的治理行动,不但持续拆除违法建筑、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而且启动一系列措施防止乱象反弹,居民无不拍手称快。黄浦区委书记翁祖亮说,“社会治理说到底是服务民生。如果国际大都市精品城区还有脏乱差的‘死角’,老百姓怎么会满意?”


为了群众,更加需要依靠群众。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上海拆除的违法建筑,80%以上是在街镇层面完成,很多几十年拆不掉的违建一朝拆除,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在群众的支持声中,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展现。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没有退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下一步,必须咬住目标、鼓足干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把整治工作抓好抓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